关于推进河北省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的建议
2023-12-13王玉芹阎立波
王玉芹 阎立波 胡 栋
(1 河北省科学技术普及和信息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21;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1 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现状及优势
1.1 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开发潜力大。河北省是一个盐碱地面积较大的省份,有盐碱地1 000 万亩左右,占全省耕地总面积10%以上。主要分为滨海平原盐渍区、低平原盐渍区和坝上高原盐渍区,其中盐碱耕地近800 万亩,占盐碱地面积的80%,盐碱荒地约200万亩,占20%。除保定、邢台两市外,其余区市均有分布。进一步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改造提升力度,有效拓展藏粮于地(技),对于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 治理经验较丰富,科研队伍日渐强大。对于被称之为地球“顽疾”的盐碱地,国家层面,1973 年即建立了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开启了“改土治碱”事业,之后又建立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等站点和科技小院。河北省从“十一五”到“十四五”,先后实施了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盐碱地生态治理、耐盐植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多个国家、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如培育了一批耐盐碱植物新品种,研发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改土降盐新技术,形成了一支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科研队伍,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乡土人才,有力推动了河北省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
1.3 政策机遇多重叠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2014 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盐碱地治理的指导意见》。2021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强调“18 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 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2023 年5 月11 日,总书记在沧州考察时强调“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为盐碱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2 河北省盐碱地治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2.1 治理进程到了“瓶颈”期。河北省盐碱地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治理,中轻度盐碱地大多已经治理或因地下水位降低盐碱危害减轻,剩余的盐碱地含盐量较高,治理难度加大。在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方面工作力度不够,耐盐碱植物种植改土技术、微生物土壤调理制剂控盐技术、生态排盐技术、生态型的土壤改良调理技术等配套技术集成度不高,推广措施不足,覆盖面积不大。
2.2 盐碱地开发利用理念存在偏差。没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着眼,多重视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一味强调开发改良盐碱地,不重视保护性开发。对盐碱地形成规律、机理、特点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把盐碱地看成是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化改良利用。由于开发技术的局限性和盐碱地治理的复杂性,过去一些取得盐碱地治理成果的地方,局部出现了开发田撂荒、盐碱化重现的问题。
2.3 农民对盐碱地生态化利用技术接受程度低。一方面是因为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在选择新技术时更重视利润,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有些技术要求程序多,获得利润不占优势或利润回报缓慢,所以难以推广。另一方面,多数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盐碱地知识培训,对新技术认识不深,积极性不高。
2.4 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盐碱地利用无论是采用工程技术,还是采用生物技术,多数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长期以来盐碱地利用的投入大多以项目款为主,资金都来自于国家和省市级财政,当地自筹资金很少。当大项目结束,资金链断裂,盐碱地改良利用也就难以坚持下去,导致局部出现了开发田撂荒、盐碱化重现的问题。同时,一些地方在盐碱地利用上有盲目性,存在投资多、效果不佳的情况。
3 推进河北省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的建议
3.1 完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谋划治理方案。河北省盐碱地分布在不同地区,由于不同地区盐碱地的主要成因、盐碱化程度、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都不同,因此治理盐碱地要根据不同类型盐碱地特点因地制宜,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盐碱地资源化分类利用。2021 年底,河北省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对全省盐碱地的类型、数量、不同区域的盐碱分布及修复潜力比较清晰,为治理盐碱地提供了数据支撑,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精准施策、明确路线图提供了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河北省应组织开展盐碱地开垦潜力评价分析,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分区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等,形成同市场、社会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盐碱地大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3.2 整合现有资源,提供耐碱品种和技术支撑。一是全面梳理近年来耐碱作物品种培育及推广情况,进一步开展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蔬菜、药用植物和牧草等优良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的创制、品种选育和耐盐碱植物适生种植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为生态化利用盐碱地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在相关区域积极推广旱碱麦、张杂谷、燕麦、苜蓿等作物的抗盐碱品种。二是通过实施不同类型盐碱地生态治理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项目,系统集成一批盐碱地改良利用能力提升、咸水安全利用、耕作制度改善等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配套技术体系。以生态化先进技术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实现盐碱地农业生产的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走可持续、生态化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三是利用国家和省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科技驿站、科技小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综合治理为主攻方向,通过工程、植物、微生物、微咸水和耕作制度改善等方式,推进高效节水、精准控盐、土壤修复等绿色关键集成技术,为盐碱地改良发挥重要作用。
3.3 顺应自然规律,推进多重目标协同治理。盐碱地本身就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每种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实现盐碱地生态治理、有效保护等多重目标的有效协同,促进生态的有效保护和生产的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一是针对土壤状况,优先选择当地具有可利用价值的耐盐碱乡土植物。二是在水土保持上,选择当地具有保水效果的土壤替代化学保水剂涵养水源。三是通过构建“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和谐发展的自然景观,促进盐碱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4 加大财政投入,打通多元资金投入渠道。一是围绕河北省盐碱地修复利用总体布局,以解决盐碱地生态系统问题为导向,找准财政投入的重点相关项目和龙头企业,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以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为支撑,激活释放政策红利,增加盐碱地特色产品供给能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河北省盐碱地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治理的协同共进。二是借鉴先进省份经验,打通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采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盐碱地开发利用。
3.5 加强科普宣传,助推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为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释放“科普生产力”,以科学普及驱动科技创新,建议加大对相关政策、品种和技术的科普宣传力度,加强对盐碱地区域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因地制宜推广创新品种和技术,扩大覆盖面,使这些品种、技术在盐碱地改良上开花结果,落地见效。挖掘、打造一批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盐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