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颗粒剂对土壤中茶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
2023-12-12李慧玲刘丰静李良德李金玉王定锋
李慧玲,刘丰静,张 辉,李良德,李金玉,王定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5000)
0 引言
【 研究意义】 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Voss 是茶园重要的食叶性害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茶叶象甲、花鸡娘。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其幼虫栖息土中,取食有机质和须根;在福建茶区每年4~6 月成虫出土为害茶树叶片,常聚集蚕食新梢叶片,咬食叶缘,呈许多不规则缺刻,严重时茶园残叶秃脉,叶片仅留主脉,损伤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1-4]。【前人研究进展】近年来在我省局部茶区为害逐渐加重,当前对其防治一般采用人工捕杀和化学农药防治成虫,但因成虫具有假死性,出土不统一和发生期较长等,常导致对其防治效果不甚理想。而化学农药使用不当不仅杀死大量天敌,而且极易造成茶叶农残超标,从而破坏茶园生态平衡[5-10]。白僵菌是一种分布最广、应用最多的杀虫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登记的白僵菌农药产品有20 余个,主要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等[11-14]。白僵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较广的寄主范围,在田间适应性较好,对蜘蛛、瓢虫等天敌昆虫侵染攻击能力较弱,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15]。【本研究切入点】利用生防真菌防治茶丽纹象甲的研究报道主要是室内研究[16-20],但防治土壤中茶丽纹象甲幼虫、蛹的研究鲜少报道。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室内试验白僵菌Bb338 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栖息土壤中的茶丽纹象甲幼虫和蛹的防治效果未知。【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白僵菌颗粒剂对茶园土壤中茶丽纹象甲幼虫、蛹的防治效果,为今后茶丽纹象甲的田间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与处理
白僵菌颗粒剂(100 亿孢子·g-1),为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到的对鞘翅目昆虫高毒力白僵菌Bb338菌株,利用大米发酵而成[21]。
试验茶园所种植的品种为‘福云6 号’,树龄15 年,树冠高度0.80~1.00 m,遮荫度85%左右。2022 年3 月初,将颗粒剂按1∶10 比例拌土后,按照不同用量均匀撒施在茶树茶蓬下方地表和茶行间,施药后轻微翻土覆盖。每个处理设置6 行茶树,其中边缘2 行为保护行,中间4 行为调查行,每处理3 个重复,每重复茶行长度为15 m,每小区面积约180 m2。
试验设置4 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7.50 g·m-2,高剂量组);处理B(3.50 g·m-2,中剂量组);处理C(1.50 g·m-2,低剂量组);处理D(空白对照,CK)。
1.2 虫口调查方法
挖取靠近茶树基部边长33 cm、深10 cm 的表层土壤,置入边长1 m 的正方形塑料膜上。逐一剥查记录土壤中丽纹象甲幼虫和蛹的数量,调查完毕后把土回填原取样点。每小区每次调查取样点6 个。施药前分别调查各处理区土壤中丽纹象甲虫口基数,施药后每隔10 d 调查一次幼虫和蛹的数量。
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n=6)表示,应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丽纹象甲幼虫、蛹在土壤中的发生动态
从图1 可知,对照区3 月初茶丽纹象甲主要以幼虫形态在土壤中,到3 月中旬调查的土壤中幼虫达到最高峰,后土壤中幼虫数量逐渐降低;到4 月初,土壤中未调查出丽纹象甲幼虫。各调查时间土壤中幼虫数量差异极显著(F=5.185,P≤0.01)。3 月初土壤中还未监测到丽纹象甲蛹,3 月中旬蛹开始出现,到3 月底土壤中丽纹象甲蛹的数量最高,后逐渐降低,各调查时间土壤中蛹的数量差异极显著(F=3.242,P≤0.05)。
图1 丽纹象甲幼虫、蛹在土壤中的种群数量Fig. 1 Counts of M. aurolineatus larvae and pupae in soil
2.2 白僵菌对土壤中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
从表1 可以看出,在3 月初,土壤中丽纹象甲主要以幼虫的形态存在,施用白僵菌颗粒剂10 d 后,高剂量处理区虫口减退率为36.84%,其余处理幼虫数量均有增加,其中空白对照区虫口增长量最高为100%,药后20 d,高剂量处理组虫口减退率为84.21%,4 月上旬后各处理区均未见幼虫。由表2 可知,各处理区3 月初均未见丽纹象甲蛹,高剂量处理区4 月上旬比3 月中旬虫口减退率为41.18%。到4 月份土壤中各处理丽纹象甲均以蛹的形态存在。
表1 白僵菌颗粒剂对丽纹象甲幼虫虫口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B. bassiana granules on larvae of M. aurolineatus 单位:只
表2 白僵菌颗粒剂对丽纹象甲蛹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B. bassiana granules on pupae of M. aurolineatus 单位:只
从表3 看出,药后10 d,高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为60.23%,中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为46.41%,低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为7.07%,不同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F=3.082,P≥0.05);施药后20 d,撒施白僵菌颗粒剂7.50 g·m-2,防治效果59.19%,撒施白僵菌颗粒剂1.50 g·m-2,防治效果为39.95%,不同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F=0.701,P≥0.05);施药后30 d,撒施白僵菌颗粒剂7.50 g·m-2,防治效果达73.68%,撒施白僵菌颗粒剂1.50 g·m-2,防治效果为18.18%,不同处理防治效果差异显著(F=4.328,P≤0.05);施药后40 d,施高剂量白僵菌颗粒剂防治效果为71.93%,中剂量白僵菌颗粒剂防治效果为68.63%,低剂量白僵菌颗粒剂防治效果仅为27.27%,不同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F=0.955,P≥0.05)。综上表明,高剂量处理防治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
表3 白僵菌颗粒剂对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Table 3 Control effect of B. bassiana granules on M. aurolineatus 单位:%
3 结论与讨论
茶丽纹象甲是茶园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主要以成虫取食茶树叶片为害。目前茶园防治对象主要是针对成虫,而对其生活在土壤中的幼虫、蛹关注较少。龙同等[8]研究10%虫螨腈悬浮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治效果为90.05%。曾明森、李慧玲、王定锋等[22-24]分别研究表明,植物源农药0.5% 苦参碱水剂、0.5% 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粉剂、化学农药2.5%联苯菊酯乳油、15%唑虫酰胺对茶丽纹象甲的室内效果均较好。曾明森[25]等研究表明1.2%苦参素水剂1 500 倍液处理茶丽纹象甲,药后7 d 累计死亡率100%,但田间防效持效性较差。茶丽纹象甲成虫期的田间防治,生物农药效果不理想,化学农药易造成农药残留及杀伤天敌。此外,该虫具有陆续出土为害的特点,也大大增加了成虫田间防治难度。对栖息土壤中的丽纹象甲幼虫、蛹进行防治,与成虫期防治比较,相对安全、经济又有效[19]。在秋冬季节利用茶园开沟施肥,把白僵菌颗粒剂混拌在冬季基肥中施用,能降低翌年茶丽纹象甲的虫口数量,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26]。本研究选择在3 月初施用白僵菌,此时丽纹象甲老熟幼虫大部分在根际周围土壤表土层0~15 cm 深度[27],易于辨认和调查;同时3 月温度和湿度也较易于白僵菌的寄生。
茶丽纹象甲幼虫、蛹田间分布型为负二项聚集分布[27],本研究调查每处理土壤样方虫口数量并不均匀。3 月上旬土壤中丽纹象甲主要以幼虫形态存在;3 月中旬到3 月底,土壤中以幼虫和蛹两种形态存在;到4 月份土壤中主要是蛹。施用白僵菌颗粒剂后20 d,高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达59.19%,低剂量区防治效果为39.95%;施药后30 d,高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达73.68%,低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为18.18%。综上表明,高剂量处理区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在成虫出土前,施白僵菌颗粒剂可以有效防治丽纹象甲,把成虫扼杀在出土为害前。本研究发现高剂量的白僵菌颗粒剂防治丽纹象甲效果优于中低剂量,该结果与王定锋等[16,17]研究球孢白僵菌Bb1-1 和布氏白僵菌Bbr1552 对丽纹象甲毒力试验,随着白僵菌接种浓度的不断增大,成虫的累计死亡率不断增高,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