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我国高校啦啦操教学改革初探

2023-12-12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丽华

内江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大学生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丽华

高校啦啦操课程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啦啦课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弱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啦啦课只有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文献资料法提出了互联网下高校啦啦课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打造“互联网+”啦啦操学习平台;提升体育教师的啦啦操技能和教学方法;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啦啦操的教学方式。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因此,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上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啦啦操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育美学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推翻了高校的围墙,使得大学生知识来源和能力培养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效果也更好。互联网下我国这传统的高校啦啦操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进行全面的改革。

一、高校啦啦操课程的教学价值

啦啦操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高校啦啦操课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审美意识,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活跃学校氛围,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大学生更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

(一)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审美意识。

和革命前辈相比,新时代的大学生存在着独立意识较弱、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啦啦操技术动作的掌握需要大学生付出很多的脑力、体力和时间,需要大学生克服许多困难,因此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高校啦啦操课程抓住青年学生喜欢舞蹈的特点,通过啦啦操课程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啦啦操动作优美、音乐感染力强,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高校啦啦操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大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尽情展示身体的美。

(二)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和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啦啦操没有身体对抗,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它让学生在欢快明亮的音乐伴奏声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释放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因此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高校啦啦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啦啦课程开设的时间还不长,教师还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高校啦啦课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啦啦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啦啦操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和反复练习。教学内容和音乐的选择重复单调,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啦啦课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陈旧。

啦啦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对啦啦操本身的研究还是推广的效果都比较弱。各个高校在啦啦操课程的开设上缺乏创新,教学内容都是沿袭以往的动作和规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不足。

(三)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弱。

啦啦操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结合性非常强的运动。因为啦啦操的起源本身就是早期部落为激励外出打猎或者打仗的战士们的一种舞蹈,即使在现代体育中啦啦操最早也是为美式足球呐喊助威或者中场休息时表演的一种活动。因此,啦啦操课程的学习理论和实践应该紧密结合起来。但目前,高校的啦啦不仅课时少,课程教学时间紧凑,部分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的讲解,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少,而且教师在课后也不会布置作业或者进行答疑解惑,部分学生即使没有真正掌握,也没有弥补的机会,课后不练习,仅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学习啦啦操是很难掌握好啦啦操的技术动作的。

三、互联网下高校啦啦课的教学改革

(一)打造“互联网+”啦啦操学习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甚至推倒了大学校园的围墙。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网上海量的教学资源打造“互联网+”的啦啦操学习平台,可以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啦啦操。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啦啦操的微课、短视频内容、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啦啦操的资料等发布到学习平台上供学生选择和学习。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啦啦操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放慢速度观看和练习每个技术动作的细节,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课后练习啦啦操后的体能恢复、放松运动以及饮食安排在啦啦操的课堂上是很少涉及到的,通过“互联网+”啦啦操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通过这个平台,教师还可以方便地对学生的实践作业,比如跳的啦啦操等进行点评,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啦啦操的技术。每次课前课后教师都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给学生留预习和复习的作业,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讲评作业等。通过“互联网+”啦啦操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花费很大时间和精力搜集到的国内外经典的高质量的啦啦操课程视频上传到平台,让学生能够共享啦啦操的学习资源。

高校啦啦操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通过扣扣、微信等构建课程交流群,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保障了啦啦操课程的完整性和学生的训练效果。

总之,“互联网+”啦啦操学习平台的建立方便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各种关于啦啦操的音视频、文字资料等可以在学生之间自由流动。

(二)提升教师的啦啦操技能。

互联网下,啦啦操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要建立在体育教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建立在体育教师敢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啦啦操是从国外引入的,在我国高校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很多一线体育教师也在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啦啦操技能和教学方法。互联网为啦啦操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共享啦啦操、相互学习的一个平台。很多高校一方面通过举办讲座、公开课、聘请优秀的啦啦操教师等方式提升啦啦操教师的技能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渠道,通过教师的自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和啦啦操的技能和教学水平。

(三)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啦啦操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用处不大,或者是没有练习啦啦操的氛围,体育教师要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结合起来,这里的实践不是指课堂上啦啦操的练习,而是指课外,鼓励学生自编自创啦啦操,到大型比赛现场进行表演,或者在现场通过表演啦啦操的方式为自己参赛的队伍助威。学生感受到了啦啦操的魅力,在学习时就会更加认真。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指学生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虽然我国对于啦啦操有标准的动作和规范,但是也给表演者很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表演者可以自主选择音乐,在熟练掌握标准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啦啦操的教学方式。

互联网下,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啦啦操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便利。体育课一般都是室外进行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太方便,但是啦啦操这种体操性质的运动是可以在室内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比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模拟比赛的场景和氛围,学生虽然身在教室但是很容易受虚拟的现场气氛的影响,跳起来就会更有激情,更能感受到啦啦操的魅力。另外,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微课教学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应用。比如在讲授啦啦操的竞赛规则时,就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比赛的方式边播放边讲解,比如哪些动作是触规和犯规的,该如何处理,这样效果会更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校啦啦课受到很多大学生的喜爱,但是目前高校啦啦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形式的单调,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弱等等,亟待进行改革。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为高校啦啦操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啦啦操课程比较适合在室内教学,多媒体、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仪器都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构建“互联网+”啦啦操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自主学习平台,微课、视频等将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总之,互联网下高校体育课教师要拥有“互联网+”思维,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啦啦操教学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大学生之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