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意识,在古诗词深处漫溯
2023-12-12苗菁
苗菁
什么是语文意识?一言以蔽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自觉关注。语文课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而是要明白自己要“教什么”。一线教师一定要带着语文意识,明白语文教学是要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是学语文而不是学课文。
下面,是笔者对江苏省特级教师孙洪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一课进行的赏析与思考。
一、以“读”激趣,打好语言基础
古人学诗词,讲究“涵泳读取百来遍,方见得那好处”“读诗全在讽咏得熟”,而“讽”就是诵读。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具有天然的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哪怕是不求甚解的反复诵读,学龄前儿童都能做到熟读成诵。
一首诗词,一般短短数十字,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初读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这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教师该如何设计“初读”教学环节,让学生劲头十足、甘之如饴地反复诵读品味古诗词呢?
【教学片段一】
师: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而且是竖着写的。(出示竖排版无标点的《长相思》)
(生正确读出)
师:古人写文章用的是繁体字,换成繁体字,你还会读吗?
(一生勉强正确读出)
师:虽然有几个字不认识,但是你还是读出来了,很不容易。谁再来读?
(另一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出)
师:还敢继续挑战吗?(PPT出示没有标点、竖着排列的大篆版《长相思》)
(生大声齐读)
师:这些字若是单独排列,大家不一定认识,但是组合起来,大家都能顺着读出来。能把大篆版《长相思》读得这么好,很了不起。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中华文化就是如此博大精深。把文章读到这种程度,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认识这篇文章的作者了。
【赏析】在学生已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前提下,孙老师用去标点、竖排版、改简体字为繁体字的方式,甚至到最后,让学生读大篆版《长相思》,学生兴致高涨,越读越兴奋,越读越熟悉文本。这样的“读”,不仅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二、重视会意,着眼语言表达
学习古诗词,要注意“诗无达诂”。我们很难对诗词做出非常明确的注解,因为诗词的文学表达方式比较含蓄,有时候是“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诗歌鉴赏的多样性,切不可为了应试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巢宗祺教授说:“有的教授特别注重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教师‘讲课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忽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这只应是语文课堂的一小部分,小学语文课堂还应该重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片段二】
师:营帐里的纳兰性德那夜睡着了吗?(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生: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什么把他的心聒碎了?
生:外面嘈杂的风雪声。
师:人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心碎?
生:伤心、失望……
师:此时此刻的他在想什么呢?他会对父母说什么?还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生:他会想念自己的亲人,对父母说:“孩儿好想你们啊,不知道京城的雪大不大,家里取暖的炭够不够。”
生:他还想对自己的孩子说:“父亲不在家,也要好好学习功课,听妈妈的话。”
生:他想念在家有妻子、孩子陪伴的美好時光,想知道他们在没有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也在思念着他。
……
师:请你读出纳兰性德的心碎。
(生读)
师:词中有一句话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的故园是北京。难道北京就不刮风、不下雪吗?
生:山海关是关外,可能风雪比北京大。
生:我不赞同。这里诗人想表达的应该是北京虽然刮风下雪,但是那里是自己的家,不是在他乡,所以感觉不一样。
生:因为他在家乡跟亲人在一起,根本不会在意这大风大雪。
……
师:此时营帐里就只有他一人,亲人远在故乡。此时此刻,外面嘈杂的风雪声搅得他不能入眠。
(生齐读)
【赏析】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表达能力是在丰富的语用实践中得以锻炼提升的。在高年级的课堂,有的学生反应快,应答如流,无论是语言建构,还是语言运用,都能顺利地得以落实。而有的学生要么不敢举手表达观点,要么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很多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
在此教学片段中,孙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与词人对话,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诗词背景展开想象以及入情入境地诵读等途径,让学生自主进入词人所描绘的情境,勇敢地表达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充分感知词人所传达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语言建构。孙老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大量灵活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加强语言的表达。
三、切换角度,探究语言奥秘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言一语总关情。有时候,一句话、一个标点,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开启语感大门的密钥,便是课堂上教师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引导他们多角度体验、对比、回味,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使“语文味”向语文课堂深处延伸。
【教学片段三】
师:1682年2月,御前一等侍卫纳兰性德作为护驾,陪同康熙从北京出发前往吉林祭拜先祖。他们一行七万人,队伍绵延三个省,前后往返八十多天。
师:关注资料中的数据,再读词的上阕,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人数很多,行军很艰难。
生:军队白天跋山涉水,行军艰难,晚上都点起了灯火。
师:请你读出行军的不易。
(生读)
师:“夜深千帐灯”,结合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山海关那边环境艰苦,将士们一路跋山涉水,很疲惫。
师:他们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生:遇到猛兽。
生:爬山的时候腿被荆棘划破。
师:一边是行路艰难,一边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为什么夜深了,灯还不熄呢?
生:将士们夜里想家睡不着觉。
生:康熙皇帝在,亮灯是为了加强防御。
师:有七万人的队伍随行,那营帐会有多少呢?
生:多得数不清。
师:场面——
生:壮观、宏大、浩大。
(生齐读上阕)
【教学片段四】
师:再看词的下阕,从写法的角度和上阕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对仗工整。
生:上阕写的场景,下阕抒发情感。
师:从内容的角度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上阕写军队跨过了很多座山,越过了很多条河,说明行军很艰苦。
生:下阕的“风一更,雪一更”也说明了行军的不容易。
师:我们读书就应该像这样深入到文字当中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不就是“山水一程”“风雨一更”吗?
生:这样说就体会不到将士们的艰辛,以及风雪之大了。
师:那再改一改。(PPT出示:山水一程又一程;风雪一更又一更)
生:这样也不好。感觉山水变少了,风雪刮了一会儿就结束了,行程变得很轻松。
师:(出示原文)加上逗号,我们再读一读。感受怎么样?
生:行路缓慢,还很艰难。
师:不要小瞧这个逗号,它的作用非常大。逗号把两个词隔开,我们读起来能感受到队伍行军速度之慢,而且条件艰苦。像这样有长句子,又有短句子,所以词又叫作“长短句”。
【赏析】孙老师在备课时查阅了大量文献,背景资料中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更是显现出孙老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自己已装满了“一桶水”。学生得到的信息是老师化繁为简后的知识的凝练。其次,孙老师以创作背景铺路,让学生结合图片,发挥想象,从而让学生自然理解上阕的意思,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词的下阕时,孙老师从写法的角度和内容的角度让学生将其与上阕进行对比,谈谈自己的发现,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带着语文意识教学。教师引路,学生掀起头脑风暴,从语言文字的细枝末节处比较、咀嚼,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当中去,从而有效地提升其思维能力。
四、对比《乡愁》,凸显语文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
【教学片段五】
(课前活动中,孙老师背诵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尝试复述,直至能全文背诵。)
师:《乡愁》中的邮票、小船、坟墓等都是具体事物的名称。在纳兰性德的眼里,乡愁是什么?
(生填空)
乡愁是(山水),山一程,水一程。
乡愁是(身体),身向榆关那畔行。
乡愁是(千帐灯),夜深千帐灯。
乡愁是(风雪),风一更,雪一更。
乡愁是(乡心),聒碎乡心梦不成。
乡愁是(故园),故园无此声。
师:词人句句没写乡愁,却句句都在说乡愁,你觉得这样的写法好吗?好在哪儿?
生:委婉含蓄。
师:国学大师王国维是这样称赞纳兰性德的写法的:“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学生齐读)
师: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我们一起欣赏歌曲《长相思》。
【赏析】本课的教学开头与结尾呼应,环绕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孙老师课前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为引,从起初自己背一句,学生重复一句,直至学生将全诗背诵出来。到课堂末,用“在纳兰性德的眼里,乡愁是什么”设问,让学生和听课老师顿悟,大呼妙哉。现代诗歌和古代诗词跨越时空,在这节课中进行了一个完美的连接。最后,孙老师又用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注解结尾,让学生体悟词人的表达之妙,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提升了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要想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教师应该立足语文意识,提升教材解读能力,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着眼语言表达、探究语言奥秘、落实审美教育。教师只有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携语文意识走在一线教育之路上,才能唤醒文本之心,带领学生漫溯诗词最深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