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融通创新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

2023-12-12孔佳徐生菊

中国商论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科技创新产业链

孔佳 徐生菊

摘 要:融通创新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新范式,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VOS viewer 和Cite Space梳理融通创新研究文献,绘制该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融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阶段,对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创新链的横向融合创新;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通创新的“畅通”机制。最后,本文对影响因素、衡量指标、创新模式、实现路径以及研究方法的未来研究重点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融通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融通创新;科技创新;创新模式;产业链;创新链

本文索引:孔佳,徐生菊.<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23):-15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12(a)--05

1 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既有的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整合式创新难以改变大企业创新活力不足,中小企业创新资源不够的现状。同时,中国正面临全面技术封锁与遏制的创新技术发展困境,“卡脖子”技术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融通创新是从协同创新发展而来的,相较协同创新从单个主体角度评估创新成果,融通创新更强调创新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将整个创新领域内的所有参与者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回答如何促进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发展问题,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效率。

现阶段,很多企业纷纷采取资金融通、技术和人才融通以及生产和服务融通等多种形式激发企业创造力。融通创新日益成为创新主体的一种自觉。同时,《携手行动》提出要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然而学界对其研究现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例如,在融通创新模式方面,学者们对不同模式的创新主体的作用存在差异。部分学者认为应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控作用,因为政府可以帮助创新主体间建立信任。但有的学者认为,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制约企业创新活力,不利于创新效率。此外,在融通创新影响因素方面,知识流动性、外部支持水平等都会影响企业创新的效率。同时,企业规模、企业数量等也都会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影响。整体而言,融通创新作为一个新概念,现有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方法为:主题=“融通创新”,文献类型=“学术期刊”,共检索文献题录302篇,将其导入Endnote去重,并经过人工研读删除不相关文献、会议通知、政府文件等,最终获得有效文献68篇。每条题录包括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发表年份、期(卷)等。

2.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VOS viewer和Cite Space软件对中国融通创新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归纳出融通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并展开述评,进而揭示中国融通创新的研究进展。

3 融通创新总体研究进展

图1、图2直观映射出融通创新的主流研究方向和热点。陈敬全等(2018)从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阶段入手,2018年首次提出融通创新,指出科技创新重在推进“五个融通”。从图2中的关键节点关键词分析可知,最显眼的是共性技术、专精特新、产业链以及创新链。刘众(2022)从融通创新平台搭建角度入手,强调共性技术是链接基础技术、研发部门与企业用户等创新主体的重要节点,是对融通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中薄弱及空白部分的补充和完善。最具代表性的是陈劲(2021)发表的《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指出现有的整合式创新在面对“卡脖子”技术都存在不可避免的重大缺陷。融通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科技创新方式,通过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互补和相互支撑,能够为当前中国“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可能。在此基础上,针对融通创新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林泽炎等(2022)认为民营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专精特新”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成长目标。此外,随着学者们对融通创新的创新模式以及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研究聚焦,对融通创新影响因素、衡量指标相关的实证分析逐渐升温,并出现了一系列代表性文献。例如,黄晓杏(2023)基于融通创新对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水平的驱动效应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实证分析。张树含等(2020)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数字化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并构建了企业融通创新指标体系。综上,融通创新研究的文献演化脉络显示,有关融通创新的影响因素、衡量指标、创新模式以及实现路径等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4 融通创新主流方向与热点

4.1 融通创新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类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影响因素对融通创新主体的作用,本文根据内外因素论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目前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仅有阳银娟(2020)从实践层面提出,企业自身的敏捷性、企业技术的专有性有利于促进融通创新。与此同时,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較多,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自主创造力来促进企业融通创新。华若筠(2020)认为中介机构和知识自由流动是构建融通创新生态的重要基础。方莹莹等(2020)从传统的企业“闭门造车”创新模式分析,指出高额研发费用是企业最大的负担,而通过知识共享形成知识自由流动可以帮助企业低成本获得创新动能,避免企业因研发费用负担过重导致经营风险。崔维军(2021)通过实证分析政企关系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发现政治策略程度对企业融通创新成倒U型影响,政府干预程度对企业融通创新存在U型影响。张树含等(2020)基于融通创新的特征入手,提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拓展企业融通创新的边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

4.2 融通创新衡量指标

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融通创新衡量指标,但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有的学者根据融通创新主体类型不同划分衡量指标维度。崔维军(2021)首次构建了企业融通创新的衡量指标。通过设置“0”“1”虚拟变量,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企业间协作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三个角度赋值,衡量企业是否开展了融通创新。黄晓杏(2023)在此基础上填补了政府作为创新主体的部分空白,将融通创新分为政策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合作创新三个维度,并构建融通创新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量表。基于融通创新的内涵与运行机制,张树含等(2020)以企业为核心,从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间的开放程度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流动程度两方面出发构建融通创新指标,包括创新成果融合、资源融合互补、创新主体融合、创新要素流动、科技创新协作、创新成果转化六个方面。

4.3 融通创新模式

对于融通创新模式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有的学者根据融通创新主体类型划分,分为企业融通、政府融通以及高校融通。有的学者根据融通要素划分,分为技术融通、知识融通、服务融通、资金融通以及人才融通等。本文依据融通创新主体是否在同一产业链创新链,将其分为纵向融通创新、横向融通创新以及区域融通创新三个方面。

融通创新是基于协同创新,通过融合和畅通机制而形成产学研、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协同创新的跨组织合作创新模式。袁伟等(2020)提出建立以政府主办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效连接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共同体网络,实现互融共通。崔维军等(2021)在陈劲的基础上,将外部创新主体纳入框架,强调企业在融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企业内部自主研发创新、企业间协作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三种主要模式。陆颖(2021)通过对柏林科技创新快速发展过程分析,提出建立产业集群、构建国际科研网络、产学研合作融通创新模式助力上海科技创新发展。刘众(2022)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助力大型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沈佳坤等(2023)对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模式进行多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三种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模式。针对如何加快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陈劲等(2023)又提出搭建以中央政府统筹统控、头部企业核心引领、中小企业与各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深入融合的战略共性创新生态体系,以及以地方政府主导协调、地方优势企业为核心、创新集群内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的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综上,融通创新模式及其分类如表1所示。

4.4 融通创新实现路径

融通创新强调各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之间更深度的互动合作。融通创新聚集“融”“通”两个关键。融是指“融合”,将多元主体链条各环节、各要素紧密联系起来,使多元主体之间构成一个整体。通是指“畅通”,强调多元主体间要素流通,使主体间资源利用和创新效率最大化。本文根据创新主体类型的不同以及融通创新的关键点,从三个维度(政府、高校及研究机构、大中小企业)两个视角(融合、畅通)对融通创新的实现路径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政府层面。基于畅通视角,徐彬等(2020)通过对双创示范基地的研究,提出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华若筠等(2020)从畅通政府与企业之間的知识流动入手,提出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创新企业服务地图、企业数据库等实现路径,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蒋长流等(2023)强调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可以畅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通道,突破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流动性限制。建立健全研发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开发共享。基于融合视角,徐彬等(2020)强调要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三批56项改革举措推广。陆颖(2021)提出区域政府间应积极合作,构建联合创新战略。刘众(2022)认为建立合作制度或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可以形成利益分享及补偿机制,让所有创新主体实现共创共享共赢。李瑶(2022)提出要打造全省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内部融通能力。

第二,高校及科研机构层面。陈敬全(2018)根据中国创新链与产业链存在断层的现状,提出要建设一批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畅通成果转化通道。王钰慧(2020)认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知识、技术体系融通,激励政策、产学研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校反哺人才培养。陆颖(2021)通过对柏林应用转化体系分析,指出高校应设立科研成果转化的促进机构,增加与衍生公司、创业相关的咨询服务和教学活动;科研机构应设立专业的知识与技术转移机构;依托大型科学装置开展国际合作。

第三,企业层面。卢现祥(2021)剖析中国大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提出大企业应该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构建新型产业创新生态;中小微企业应该在“专精特新”发展模式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回流大企业,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为大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其发展活力。同时,企业间可以相互交换股权来获得信任,进一步推动企业间创新要素流动。大中小企业还发挥在聚集创新资源、支撑自主创新、转化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为企业创新做好基础研究技术准备和创新成果转化准备。

5 未来研究展望

如何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一直是科技创新管理研究的重点。现实中,大量的创新主体也在积极开展融通创新实践。然而,由于涉及的相关影响因素繁多、衡量指标角度多维、创新模式及实现路径复杂,该主题的理论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在现有研究进展与成果基础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融通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拓展融通创新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外部因素层面,内部层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在仅有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中,学者通过文献演绎探讨了企业自身的敏捷营销、敏捷人力资源管理、敏捷研发体系能够有助于企业开展融通创新。此外,内部影响因素可能存在更为广泛的影响作用。未来研究还可以探究员工创新水平、企业价值观等方面对融通创新的影响。在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以往学者主要侧重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对融通创新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地理位置、市场需求、数字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深化融通创新衡量指标。现有研究主要从创新主体类型以及运行机制两种角度衡量融通创新。从创新主体类型角度来看,融通创新的衡量通常定义为以企业为核心。企业要同时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和政府开展合作交流,才认定该企业进行了融通创新。这种衡量方式将融通创新的范围缩小,同时仅以是否开展合作来判断,对合作程度,即融通创新程度也难以衡量。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融通创新的界定范围以及针对不同主体如何衡量融通创新程度的指标设计。从运行机制角度来看,强调 “融合”和“畅通”机制,采用定量方法衡量融通创新,探究融通创新程度。但现有的量表只包含各个方面的单一维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缺少对各个方面的权重分析。此外,动态知识共享属于资源融合互补还是科技创新协作需要进一步分析。未来的研究应着力开发具有可靠信度的成熟的融通创新量表。

第三,区分创新模式使用情境。尽管已有不少研究对创新模式进行了解读,但对融通创新创新模式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对实践现象的解读上。基于实践现状与主观经验进行情境化推定,揭示不同情境下创新模式多样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创新模式的情境适用性以及是否存在模式依赖性。同时,由于缺少理论视角的提炼,各个创新模式的讨论零散、难以形成联系。因此,未来研究重点可以放在对创新模式共性因素分析上,探究不同创新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拓展理论的同时促进融通创新的实践发展。

第四,丰富融通创新实现路径。尽管现有研究成果为融通创新实现路径提供了诸多选择,但仍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地方。现阶段,融通创新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畅通机制,侧重创新主体间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协同与共享,属于简单性的融通创新实现路径。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应关注融通创新的融合特性,探究如何将创新链条上各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创新主体间的边界壁垒,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间的融合。

第五,拓展融通创新研究方法。既有研究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以及文献演绎等理论分析方法对融通创新进行研究。融通创新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仅依靠理论分析难以挖掘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机理。同时,对于融通创新的探究不能仅停留在表达主观性的论述,更主要的是挖掘具有普遍性的、客观性的规律。由此,后续的研究可以考虑拓展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扎根理论、结构方程模型、因子分析、比较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吴欣桐,梅亮,陈劲.建构“整合式创新”:来自中国高铁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1):66-82.

辜胜阻,余贤文,杨嵋.优化“双创”生态与实现“双创”升级的制度政策选择[J].财经科学,2018(5):56-66.

宋力昕.关于“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思考[J].科学与社会,2020, 10(4):12-14.

陈劲,阳银娟,刘畅.面向2035年的中国科技创新范式探索:融通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2020(10):7-10.

卢阳春.数字化赋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四川省情,2020(6):61-62.

袁伟,高继平,于薇.融通创新模式及其支撑体系构建:荷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7):1-8.

崔维军,孙成,陈光.距离产生美?  政企关系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6):81-101.

华若筠,龙海波. 推动融通创新要把握两个关键[N].经济日报, 2020-03-02(011).

Wang X ,  Li B ,  Yin S , et al.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integrated innovation network amo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alytical and simulation approaches[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1(16):162.

張树含,李晓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边界视角的作用机制分析[J].软科学,2020(9):1-12

陈敬全,庞鹏沙,谷敏等.立足新时代大力推进融通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12-17.

刘众.融通创新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4):29-35.

陈劲,阳镇.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J].社会科学,2021(5):58-69.

林泽炎,林晨阳子.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逻辑及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2022(6):57-64.

黄晓杏.融通创新对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水平的驱动效应: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23,36(1): 101-105.

阳银娟,陈劲,项杨雪.如何驱动企业融通创新:基于数字伙伴视角的探讨[J].创新与创业管理,2020(2):1-7.

方莹莹,刘戒骄,曹若楠.开放式协同创新系统中企业融通创新的演化机理:基于知识共享的多个进化博弈模型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0(9):171-180.

阳镇.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J].创新科技,2023, 23(1):14-24.

王福胜.三螺旋模式下高校继续教育协同治理机制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2):90-96.

陈劲,阳银娟,刘畅.融通创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J].创新科技,2020,20(2):1-9.

陆颖.柏林科研创新透视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8):32-39.

沈佳坤,张军,吴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动中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关村科学城典型项目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1):87-99.

陈劲,李振东,张月遥.融通创新视角下央地联动共破“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理论框架与长效机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2(1):141-152.

徐彬,刘华益.融通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J].中国中小企业,2020(9):33.

蒋长流,张娇娇.融通创新共富效应的实现路径:基于价值取向和全民参与视角[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92-97.

李瑶.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研究[J].经济师,2022(9):135-137.

王钰慧.“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东北大学的融通创新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0(6):35-38.

卢现祥,李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学习与实践,2021(3):30-44.

朱克力.企业融通共享创新[J].上海企业,2022(7):71.

余峰,陈婧,童磊,等.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陶瓷薄板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链融通创新对策研究[J].中国陶瓷,2020,56(11):39-43.

赵艳丽.融通创新视角下山西省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338(11):53-55.

周伶俐.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多主体融通创新模式与案例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3,40(8):9-13.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科技创新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