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观赏牡丹种植管理要点
2023-12-12冯邹荣
1 观赏牡丹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地
牡丹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适宜生长在松软、肥沃、排灌能力强的土壤中。在种植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土壤酸碱度,始终保持土壤酸碱度中性,这样牡丹才能健康生长。此外,在大规模栽培前,需要对当地土壤和环境进行试验分析,以提高牡丹成活率。由于牡丹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通过培育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保证土壤和环境满足牡丹生长需要,需要根据当地气候选择科学的种植期。
1.2 选种与种子处理
牡丹种子通常在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此时成熟的种子外表呈香蕉皮黄色,需在阳光下晒干并多次翻动。当果实由黄绿色变为棕黑色、出现干裂时,即可播种(不能及时播种,可湿沙贮藏)。在播种前,应用选水法选择饱满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48 h 或用常温水浸泡3~4 d,每天换水1 次,最后使用1 000 倍稀释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2 h,对种子进行消毒。
1.3 栽培季节
在栽培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生长季节,以促进牡丹健康生长,且不受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宜川县观赏牡丹栽植适宜在秋分至寒露时期栽培,最佳种植时间是九月下旬~十月初。此外,在栽培过程中,要适时种植,充分保证栽培合理性。要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苗木的监测,可在种植区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牡丹生长情况。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对异常天气进行预警,在出现异常天气前,必须快速保护种植区域,使牡丹免受不良天气影响[1]。
1.4 施肥管理
在牡丹种植过程中,需要采用深耕细作的施肥方法。 种植前30~60 d,要对每个土坑进行单独施肥。 为了实现适当密封,芯径深度应控制在0.5~0.8 mm。在施肥过程中要控制施肥量,避免施肥过多,造成牡丹根系腐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保证牡丹获得充足养分,促进牡丹生长。
1.5 根系处理
为保证牡丹健康生长,需要对牡丹根系进行适当处理,及时去除病根,对有病害根系进行药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合理配置药物。一般来说,需要将药物进行稀释。例如使用甲基托布津,则必须正确配制甲基异磷乳油并将种子浸泡其中。 另外,浸泡处理时,必须将根部浸泡在15 mL 溶液中。 种植时,必须将其从药液中取出并挂上泥条。 为了有效增加牡丹根系活力,需要挖1 个50 cm 深的栽培坑,将牡丹放入坑内,用细土回填处理。 栽培结束后,适时浇水,同时进行保温处理,使牡丹顺利过冬。
1.6 嫁接管理
在牡丹嫁接过程中,应合理分配种植时间。 了解牡丹生长规律,获取足够养分。嫁接是牡丹种植过程中的主要方法,首先,在实际嫁接时,需要控制好嫁接时间。牡丹正常嫁接期为8~9月,需选用3~4年生牡丹根系。其次,在牡丹接穗过程中,可以利用当年生牡丹的芽、枝直接埋盆或种在园区里,保证温度和湿度。
1.7 分株处理
观赏牡丹分株处理可在九~十月进行。在分株处理过程中,要分析种植地气候、温度等,确保牡丹生长环境良好。还要根据牡丹根系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分离处理,使每株单独生长的牡丹可以形成3~4 个不同分枝,当牡丹根茎生长到20 cm 时,其根系应该已经达到7 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