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人才创新模式看江苏推动人才引领驱动的路径与方向
2023-12-12徐菲璠孙欣沛宣雨竹
徐菲璠,孙欣沛,宣雨竹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
0 引言
深圳放眼全球“引才”、不拘一格“用才”、搭建平台“育才”、用心用情“留才”,“来了,就是深圳人”让来自五湖四海、祖国大江南北的人都来到了深圳。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平常生活中、运营管理、生产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开放、与时俱进、宽容失败,体现出深圳“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瞄准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来到深圳就业的人群平均年龄为32.5岁。深圳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历史机遇,构建了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时,全市只有2名技术员,即1名拖拉机维修员和1名兽医。2022年,深圳全市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海外归国人员19万人,成为最有活力、最有创新氛围的城市。
1 深圳人才创新优势与发展现状
1.1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断创造新业绩、增创新优势,跑出“深圳加速度”,打造“深圳高质量”。深圳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展现。深圳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历史机遇,构建了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有效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市场机构密切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大格局。专设人才工作局,分别负责人才工作综合协调、政策研究及人才引进、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在全国率先设立正局级事业单位——市人才研修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研修培训、体检疗养、学术交流等高品质服务。
1.2 精准有效、保障充足的政策体系充满活力
深圳以《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出台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将人才评价决定权交还给用人主体,出台新版“鹏城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形成多重人才政策体系,辅以各项配套实施办法及具体操作规程,从而形成了高低有序、递进互补、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同时,设立4个海外人才联络处和7个海外创新中心,帮助企业引才和就地用才超2 000人次。目前,深圳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达100亿元,另有超139亿元的科研项目资金,为各类人才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在“破四唯”方面,突出用人主体作用和市场激励导向,重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以职业的特色属性和各类岗位的要求为基础,构建“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体系,分领域、分赛道,公平公正评价“高精尖缺”人才。深圳提出岗位评聘论水平、政策待遇看贡献、城市礼遇看成就,不简单以专家评审论英雄,探索以人才市场价值作为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降低了引才门槛。
1.3 更加注重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圳自主创新形成了一个显著特色,就是“6个90%”现象,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深圳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各项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圳“创新密码”的基本逻辑,广大企业要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雁”[1]。一是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深圳全社会R&D经费投入中,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其他4个执行主体分别为94.0%、3.7%、2.1%、0.2%。仅华为一家企业2022年研发费用支出就达1 615亿元,占其全年收入的25.1%。近10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 773亿元。二是企业成为技术攻关的主体。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领域,深圳围绕龙头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卡脖子”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共性需求开展攻关,并通过“里程碑”式考核、“项目经理人”制管理等创新机制严格把控,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标志性成果。2022年,围绕光通信、超高清视频、高端数控机床、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深圳企业实施技术攻关重大项目17个、重点项目147个、面上项目205个。三是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深圳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创新性打破“从0到1再到10”的产业孵化时间壁垒,建立“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扮演”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迈瑞医疗、汉诺医疗联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共同合作研发的我国首台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获批上市,是产学研医相关创新主体联合开展有组织技术攻关的重要实践。四是企业成为人才引培的主体。当前,深圳近九成研发人员在企业,超七成高层次人才在企业,引导企业成长为遍地开花的“梧桐树”,通过激发市场的活力来释放人才活力。在引才用才方面,深圳让企业唱主角,构建“企业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评价新模式,有成熟人才管理体系的企业可以建立与政府标准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这种高饱和的人才集聚可以快速将人才“第一资源”加快转化成创新的“第一动力”。
1.4 更加注重平台赋能
建设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重大平台载体和顶尖科研院所是吸引和滋养人才的最佳沃土。深圳坚持“引凤”筑巢+“筑巢”引凤双轨并行,聚力打造高精尖人才高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面向海外遴选和引进顶尖科学家,再为科学家量身打造定制创新创业平台。深圳建成落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科学城等3 000多家创新载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系统,依托创新平台吸引和培育顶尖高端人才。迅速打造鹏城实验室、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人才载体,进一步辐射提升人才吸引力。大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对接港澳和国际先进办学资源,不断丰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一事一议”引进颜宁等一批战略科学家以及94名中外院士,逐步形成了由青年科研人才、杰出青年科学家、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共同组成的多层次人才梯队,聚天下英才用之的方法成效显著,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1.5 政策引才逐步迈进环境引才、文化引才
深圳坚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面向全球引进符合深圳产业发展特点,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人才和团队,着力打造多层次、多渠道科技人才引进通道,聚焦重点领域“一技一策”解决“卡脖子”问题,支持头部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攻关专项体系。2022年,深圳高层次人才累计超2.2万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落地,鹏城实验室、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科研平台高标准启动建设,人才平台承载力不断增强、人才落脚支点不断抬升。坚持数字赋能,打造线上招聘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直播”联动送岗的模式,借助大数据实现“双向匹配,精准邀约,靶向引才”。建立健全科技关键技术项目悬赏制,吸引全球人才“揭榜挂帅”,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用全球大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促进双方交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项目共赢。分领域分类别绘制全球华人院士人才地图,拓宽以才引才新渠道,强化顶尖人才引领效应,充分发挥顶尖人才朋友圈、学术圈优势,聘请具有海外背景的人才担任“人才大使”,推进形成“滚雪球”式引才效应。利用欧美同学会、海归协会校友圈等引才方式提升以才引才精准度。深圳已由原来的政策引才,逐步向环境引才、文化引才转变,在资源要素供给中,重点突出政府的先导性作用,统筹带动市场、社会和用人主体的多方力量,形成了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乃至城市整体品质提升的有机融合。
1.6 加大科技金融力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市场化运作是深圳充满活力的奥秘所在。“市场”不仅决定着产能和创新要素的配置,更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提供了公平、开放的竞争空间和大环境。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深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政府其他保障”整个过程创新生态链的经验做法,其中,科技金融和人才支撑有力保障了深圳科技创新成果的加速转化落地。在科技金融方面,2018年,深圳市政府牵头成立第一支天使引导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目前基金规模100亿元,是全国第一家100%投向天使期的母基金,5年来对子基金出资额超62亿元,子基金已投项目754个,成功培育独角兽企业5个、潜在独角兽企业127个,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跨越“死亡之谷”。背靠深交所优势,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行动,搭建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在人才投入方面,深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机制,撬动腾讯设立100亿元科学探索奖,新基石基金投入100亿元,形成人才投身科研的强大支撑。此外,深圳于2017年设立人才集团,承担企业人事代理、高端猎头、人才活动举办、人才政策兑现、毕业生服务等职能,从规模上看,深圳人才集团注册资金达到2亿元,资本实力较为雄厚。专注“人才资本”和“数字科技”转型方向,成功实现了服务的跨地区输出。目前,已实现年营业额50亿元,成为深圳服务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强大支撑。强化资源整合,探索人才集团建设。组建以政府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集团,是突破人才工作“体制化”模式,建立健全党管人才、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人才工作体系的有益实践,有助于全面推进人才治理优化升级,更好推动人才引领发展。
同时,市场机构、社会力量都充分参与人才工作体系,活跃度和积极性都比较高,如: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是以企业化的方式在运作,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没有校区的开放式培训机构,学院周边的酒店都是合作单位,可有效解决学院住宿紧张的问题;深圳的企业、院所、机构都是学院的合作伙伴,为学院现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7 富于创造性,坚定改革创新担当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是深圳始终保持较强人才竞争力、发展引领力的重要支撑,“双15%”税收优惠等做法被多个省市学习推广。比如,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明确赋予职务发明人长达10年使用许可,团队可享受不低于70%收益。在人才评价方面,建立重大项目专家库,实行人才项目小同行评审,明确3名主审、6名现场评审机制,提升评审科学性。在人才场景方面,打造“人才日+人才公园+人才集团+人才研修院”服务场景,营造爱才敬才城市氛围。
2 结合江苏人才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与不足
与深圳相比,江苏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江苏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但对标广东等地还有一定差距。江苏有一大批优质企业,但与广东等省份相比,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仍然偏少,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仍需提升。2022年,江苏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66亿元,仅为广东的一半,在全社会研发支出的占比达4.5%,较2021年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但低于广东,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民营企业前200强研发投入总额为924亿元,仅占华为公司一家研发投入的60%左右,与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与深圳、上海等地相比,江苏省在科技金融等方面仍需加大工作力度。比如,江苏私募股权基金规模1.1万亿元,仅居全国第5位。江苏“高尖精缺”人才需求缺口依然较大,招引有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三是江苏省与先进地区相比,吸引支撑顶尖人才的高能级平台载体还有短板,尤其是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科研院所、高水平医院等高能级人才平台载体不够多,人才工作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与江苏经济大省、教育强省的地位还不相匹配。比如顶尖人才引进机制不活、支持力度不大,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不够,重大科创平台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存在企业主体作用激励不够、市场化手段运用不多、重引进轻培养等不足。四是在政策执行上也存在人才标准不够统一、政策发力不够精准、政策宣传不够到位、落地成效不够明显、人才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综上,面对不改革就落后、不创新就落伍的发展形势,人才工作不进则退,各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巨大压力,同样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基于深圳人才工作经验,可借鉴深圳人才发展模式,建议以强政策和机制之效、聚政府和市场之力为抓手,强优势、补短板,持续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持续打响“人到江苏必有为”工作品牌,不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
3 打造江苏创新人才品牌建设,取长补短再登高峰
3.1 与时俱进优化举措,更加自觉加强系统性谋划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发展生态的竞争,核心是人才制度体系的竞争。无论是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协同融合工作格局,还是“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或先进技术研究院“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深爱人才观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化集成化的政策体系、平台体系、服务体系是深圳人才竞争力的关键支撑。面对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仅靠给票子、拼实力、拼待遇,不仅边际效益日益递减,而且各地趋向雷同,竞相攀比,水涨船高,也难以形成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必须打造系统集成的体系竞争力,才能更好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流入杭州的人才来源城市中,南京、苏州分别位列第3、第5,这也反映出江苏省人才磁吸力、竞争力还不够强。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更加注重产业特色和环境特色的组合、政策资源与服务资源的整合、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融合,更加注重分析解决协同关键环节、重要节点的堵点问题,以高质量的“三服务”工作助力人才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3.2 更加注重未来产业培育的“引领”作用
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1]。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主导产业。深圳在未来产业培育上动作早、抓得实、成效初显。一是明确主攻方向。深圳构建20(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8大未来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4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已初具规模,5~10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4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规模较小,10~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深圳市制定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及《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构建梯次成长、接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建立工作体系。深圳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即坚持一个产业对应一份重点企业清单(共有企业154家)、一份重点项目清单(共有项目146个)、一套科技创新体系(共有创新载体和平台161个)、一张境内外创新资源分布表(列出境内外机构、企业和人才452个)、一套政策金融工具包(市级层面5个政策专项及各区9个相关专项政策,6支未来产业领域相关基金)、一份战略咨询支撑机构清单(支撑机构36家)。
3.3 对标找差,为基础研究源动力添砖加瓦
一是长短结合。坚持近期“解决问题”与长期“战略部署”相结合,研究制定江苏省基础研究三年、十年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二是政企结合。一方面,学习借鉴深圳做法,从机制上确保财政科研经费用于基础研究的占比,围绕前沿基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探索5~10年的长周期资助模式,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对企业基础研究进行直接支持,特别是针对有市场前景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可探索“政府+企业”、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激励与考核,引导企业进行前瞻性部署,从源头激发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2]。三是软硬结合。夯实基础研究“硬条件”,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省产业急迫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同时,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软环境”,加强高等院校基础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落实基础研究工作激励政策,切实提升基础研究人员待遇。四是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创新型企业集群。五是在省级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支持。积极鼓励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承担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六是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领域,大力推进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测试平台、验证平台建设,增强对企业的服务支撑能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七是加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定期组织重点企业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对接活动,推动更多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八是筹划定期举办产业科技创新论坛。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借鉴北京中关村论坛、上海浦江创新论坛等做法,筹划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体现江苏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论坛,搭建交流合作和人才引进的平台。
目前,未来产业并无明确定位和口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江苏省未来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要认真学习借鉴深圳、上海等地做法,抓紧前瞻布局,下大力气培育[3]。
4 结语
在以文辅政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党中央人才工作部署为依据、以江苏人才工作实际为依托,“吃透上边的,摸清下边的,形成自己的”,少画“上下一般粗”的延长线,着力解决“有高原少高峰”、人才体制机制不够活等问题,不断争创更多比较优势,推动人才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解难题、破新题,在人才服务工作上真正“参”在关键处、“谋”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