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

2023-12-12刘婷婷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3期
关键词:政和双高协同

■刘婷婷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作为“双高”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成为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培育高质量人才,培育高质量人才关键在高品质课程育人。如何通过高品质课程育人助力学生练就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对此必须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必须坚持强化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体制建设,打造高质量课堂育人主阵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逻辑机理

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不可偏废,统一于教学实践之中。这要求我们既要发挥思政课显性教育的功能,又要深挖蕴含在文化课、专业课和各教学环节中的德育元素,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显性课程,是通过旗帜鲜明、直接外显的方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明确提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2]。然而,显性课程未必能达到显性教育的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与其他课程不能形成呼应,存在内容上的割裂、形式上的断层,造成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冲突,反而会淡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隐性教育就是通过通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在教育中渗透、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元素,以间接内隐的教育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呼应,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就是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既坚持旗帜鲜明的立场,又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起来,更好地把握教育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规律,体现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核心课程,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发挥着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专业课程关键在于知识技能传授,倾向于培养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虽然思政课和专业课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职责。因而要在知识传授中深度融合价值观引导,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中去,推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课程思政主战场的作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英国著名教育家伯特兰·罗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实现知识和价值融合,培养具有理想品格的自由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就是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把思政教育价值引领充分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中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通过“基因式”融入、“潜入式”影响,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困境

当前在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增强了协同育人意识,但学校的协同育人机制、目标贯通机制、师资队伍协同机制、思政元素融合机制、多维系统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才能摆脱协同育人的困境。

(一)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双高”建设背景下,加强机制体制改革是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前提基础,为推动课程思政有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从目前看来,很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构建合理的机构运行机制。大部分高职院校统筹规划部门以教务处或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实施,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作缺乏必要的联动力,实施效果欠佳。因此,加强学校党委负责制,构建统筹规划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的多级联动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教务协同、二级部门联动等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多级部门联动运行机制,形成机制运行合力,为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缺乏层层传递的运行体系。大部门高职院校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往往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认为只需要做好学校层面的规划以及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即可,往往忽略专业乃至专业群的思政逻辑支撑,使得课程思政脱离主线、缺乏必要的专业思政氛围,因此,需从学校顶层设计入手,构建“学校—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层层递进、纵向贯通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二)目标贯通机制有待融通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尤其是在“双高”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的高精尖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更要培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极强的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课程思政育人要把握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宏观与微观的育人目标体系构架及如何层层贯通是当前高职院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构建体系不够完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分散不聚焦,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聚合的体系框架,导致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创新力不强,结构单一,难以突破。二是“学校—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五级贯通的体系构建未落实落细,虽出台有指导意见,但具体实施同样较为分散、形式单一,效果不佳,无法真正发挥五级贯通层层落实的文化育人理念的作用。三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度不高,课程、专业、课堂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不够、联系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来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目标人才。

(三)师资队伍协同机制有待提升

教师是育人的关键主体,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是“双高”院校建设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能否取得好的成效、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之间能否形成合力,其协同育人成效如何,关系着是否能担当起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否能用教师的教书育人本领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因此,要充分发挥好不同类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纽带作用。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协同育人的观念还需增强,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师不太懂专业知识,专业教师不太懂思政内容,难以达成思政目标和内容的协同。因此,要求专业课教师主动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同时,思政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的专业领域去,结合专业讲思政,帮助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的构建,破解思政教育的“孤岛”“鸿沟”效应。与此同时,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多元协同作用,除了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之外,还可积极引入产业导师及大国工匠、心理导师等进课堂,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四)思政元素融合机制有待加强

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中教师不知如何有效融合思政元素,存在意识、能力、资源载体等方面的障碍,存在挖掘不深、不广、不透等问题。一是教师德育意识不够。专业教师对主动融合思政元素往往重视不够、理解不透、责任意识不强,主动学习和提升育人效果的动力不足。二是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不足。高职院校部分老师课程设计呈现格式化、形式化的现象,缺乏职业教育学科特点,不能满足与产业人才需要相匹配的素养精神,融入思政元素时缺乏深入调研和系统谋划,简单地“硬融入”国家大政方针或过于随意植入思政元素,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导致难以养成良好认知行为和难以形成价值引领体系[4],须加强思政教育的学习,强化思政话语方式和授课方式的学习,加强“术”与“道”的和谐共赢。三是课程思政资源共享机制不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应建立系统的资源库,有利于思政老师和专业老师发挥各自的智慧与特长,共同探讨资源的融合,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借鉴与融合,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效率。

(五)多维系统评价机制有待提升

建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检验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重视度较低,未形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单一。“谁来评价”的主体因素关乎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的公平性。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对象,毋庸置疑,是最主要的评价主体,但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唯一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单一则会影响课程评价质量,需建立学生、企业、同行、家长等多元主体评价机制。二是评价内容不够丰富。“评价什么”即评价主体借助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课程思政内容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育人效果的完成性。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维度的设计往往要考虑全面系统性,针对思政内容、育人目标、学生反馈、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确保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三是评价方式不够科学。除了设定评价标准及权重系数以外,不能一味“唯分数论”,应强化学生的增值评价,通过循序渐进的隐性教育,逐渐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实践表现、社会行为的变化,以此作为重要的考核要素。四是评价激励政策不够。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同时如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显化,应加强在业绩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高效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三、“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

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目标体系融通性不强、师资队伍协同性不高、思政元素融合不够、评价机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联动机制构建、纵向目标贯通、“五师”队伍协同、互融教学融合、多元增值评价等方面提出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实践路径。

(一)上下协同:构建多元联动机制体系

为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破除零散、无序的课程思政实施局面,高职院校要统筹构建“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协同育人体系,以形成党建引领培根铸魂、上下协同齐抓共管格局。首先,发挥党委统筹领导作用。坚持党委统筹领导,强化顶层设计,指导出台学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方案,党委领导班子带头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专题讲座,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次,利用平台赋能改革创新。联动教务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与专业课融通作用,打造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立思政课程资源库和课程思政资源库,为培育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团队、课程赋能。最后,强化团队协作攻坚能力。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群配有不同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优势在于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思政教师团队其优势在于具有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要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要让各二级学院专业群教师团队与思政教师团队互相强优势补短板,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及课程教学团队群策群力的作用,通过教师说课、教研室评课、学校赛课和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专题教研会等各类活动,着力攻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深等难点和集成创新等重点,抓实思政教育主阵地、思政课程主渠道和课程思政主战场。

(二)上下贯通:构建“五级”贯通目标体系

为克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育人目标不到位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明确产业链目标需求,着力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自上而下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目标体系。首先,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文化体系,运用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逻辑理念,逐级形成“学校—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目标路线,马院与各二级学院协同,将学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专业群中。其次,在学校专业对接产业的过程中,思政教研室与各专业群协同,把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目标定位,系统梳理形成专业群文化体系,将课程思政目标贯通到专业与专业间的共性与个性的逻辑链分析中,着力培养契合不同产业链需求的专业群文化体系,在工科院校中,培育“精益求精、科技强国”智能制造与汽车专业群文化,“恪尽职守、精诚服务”轨道交通专业群文化,“鲁班文化、工匠精神”建筑工程专业群文化,“强国之芯、科学精神”信息工程专业群文化等。再次,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企业导师、大国工匠教师协同,充分梳理专业与课程构建的逻辑关系,将德技并修、培树精神的专业目标融入课程目标中,遴选思政元素、优化教学策略,形成“一课一策”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最后,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思政教师、心理导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协同,精准实施每一堂课,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时政解析、热点分析,建立“目标—实施—考核—反思”闭环,实现课前启迪、课中内化、课后深化,层层落实育人目标,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审美气质、树立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增强科技报国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课程思政改革更有深度。

(三)内外兼修:构建“五师”协同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效能,尤其是职业领域的技能大师的引领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要充分结合不同类型教师特长进行结构优化,除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有机融合之外,积极推动产业导师及大国工匠、心理导师进课堂,构建思政教师、心理导师等具有思政育人性质的教师团队,以及专业教师、产业导师、大国工匠等具有专业育人性质的教师团队,打造“五师”协同课程思政育人结构化师资队伍。针对课程育人的重难点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效能。一是思政课教师发挥思政优势,与专业教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以思政课守正创新带动课程思政创新发展,为课程思政把好政治关、提供方法指导[6];心理导师以打造积极心理学试点学校为载体,广泛开展积极心理学培训,引导广大教师育积极之人、更积极育人,着力培育学生崇德向善、求真务实、科学思辨精神气质;产业导师将产业文化、行业动态、企业文化等植入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考核要求,植入“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开发环节;大国工匠以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时代楷模讲党心”“大国工匠说匠心”“企业高工展职心”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的科学家精神,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课程思政育人团队合力。其次充分发挥“五师”协同集智攻关作用,合理设计政治理论、专业理论、生活实际中的教学要素,着力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融什么、怎么融、融多少、什么时候融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实现融合自然、踩准节点、难度适当、效度明显等目标[5]。再次,“五师”共同强化课程教学设计,有机提炼课程思政“切入点”“动情点”“融合点”,促进思政元素和学科内容的契合,触动学生灵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加强专业教师思政学习主动性,厚植政治底蕴,提升“党言党语”的意识,始终做到“在马信马言马”,增强思政话语体系的系统化,强化话语自觉和自信。

(四)点面结合:构建互融共生的教学体系

为破除传统零散的“点状思政”的局面,高职院校在建立系统的“体系思政”方面要下功夫,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内容的耦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首先,找准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根据学科特性和专业特点进行思政元素融合,以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入的方式,建立内在的契合关系,挖掘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与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思政基因契合的专业资源,做到“基因式”融合[6]。自然科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思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工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点在于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以及城市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的伟大抱负;通识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点在于人文素养、以美化人、以劳育人的理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强化思政和专业融合的手段方法。依托“产业学院”建立课程思政资源池、红色案例库,利用VR、AR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思政虚拟仿真沉浸场域,开展情景教学和“体验式”育人活动,及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优秀企业文化,开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以及基于企业真实案例的微思政课,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思政的热度。最后,强化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系统融合。以示范课程为引领,强化课程之间协同作战、系统挖掘,开展启发式、经验式课程思政分享活动,将专业层面的目标分解到课程群中,使课程思政形成同向同行的合力。

(五)多维协同:构建增值多元评价体系

为解决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构建不系统的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可量化的多维多元增值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主体方面,要充分运用“多元”主体实施评价。评价主体包括思政教师、心理导师等具有思政育人性质的教师团队,还有专业教师、产业导师、大国工匠等具有专业育人性质的教师团队,联动建立“五师”协同评价机制。“五师”协同队伍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构建机制的过程中,强化育人效果的评价机制,思政育人教师团队评政治意识、家国情怀、积极心态、健康人格,专业育人教师团队评职业素养、行为规范、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促进评价机制的公平性。其次,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多维内容评价。高职院校要协同“五师”共同细化评价体系,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育人标准深度融合,以育德能力为基本导向,出台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围绕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等六项指标分析评价、对比衡量,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内容融合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育人效果的完成性进行评价,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贡献度。再次,在评价个性方面,实现增值性评价。通过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过程性的量化分析,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渐进式的对比研究机制,科学设计评分权重系数,分时间、空间进行科学测评,形成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增值性测评机制。最后,在评价保障上,优化评价激励政策。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评价保障机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坚持成果导向,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实施“双高”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行动,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坚持“党建引领”是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根基;建构“学校—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纵向贯通目标路线,以及推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产业导师及大国工匠、时代楷模、心理导师进课堂,构建互融共生的教学体系和增值多元评价体系,是抓好思政课主阵地、课程思政主渠道的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政和双高协同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方政和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