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2023-12-12汝新勇

种子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病虫害玉米种子

汝新勇

(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河清分公司,甘肃 酒泉 735007)

玉米产量对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玉米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我国西部地区在玉米种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加强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同时需要探究和采取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实现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提升,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1 玉米生长阶段的基本特点

1.1 苗期生长特点

玉米苗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比较大。在苗期,玉米以根系生长为主,反而玉米茎、叶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根部的生长速度要明显超过玉米茎、叶的生长速度。

1.2 穗期生长特点

穗期是玉米叶片以及茎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叶片以及植株茎叶的生长十分旺盛,同时雌雄穗开始逐渐分化,这是玉米最重要的生长阶段,如果该时期玉米生长缺少足够的营养供应,必然会给最终产量带来影响,所以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1.3 粒期生长特点

玉米生长到花粒期,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开始迎来生殖生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玉米开始开花、散粉、吐丝、受精直到籽粒成熟。

2 玉米种植的现状

玉米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十分重要,但是从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来看,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给玉米种植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现阶段玉米种植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玉米种植品种单一,种子选择不合理

玉米种植品种单一是我国西部区域玉米种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受种植效益的影响,一些种植户为提高效益,多会选择高产品种,希望借此提高玉米产量。但玉米品种十分丰富,其中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多,但长期受种植习惯的影响,导致玉米种植单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此外,种子选择不合理是常见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没有根据当地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导致玉米的产量和收成均受到较大的影响。

2.2 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生产受阻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玉米种植方法也逐渐得到了改进和优化,但是很多地区的种植户并没有完全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导致新型种植技术得不到普及和应用,无法充分发挥新型种植技术的优势。机械化生产对于提高玉米种植产量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植技术比较落后,而且当前多数地区一直是小片区域种植,导致机械化生产也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2.3 管理方式不科学

传统的玉米种植中,在完成秋收工作后大多会进行灭茬,以便为开春后的种植奠定基础。但是现阶段在玉米种植管理中,逐渐提出粗放化的管理模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玉米种植步骤不断简化,灭茬这一环节也严重缺失。传统的中耕过程往往以人工方式去除杂草,而目前则会选择喷洒除草剂,但长期喷洒除草剂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甚至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2.4 病虫害问题较多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保证玉米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但在具体的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很多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较为单一,再加上先进的病虫害技术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3 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

3.1 选地整地

为保证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做好种植前的选地和整地工作十分重要。实际上,玉米对土壤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科学选地可以为玉米高产提供良好的保证。在选地过程中,首选疏松、透气的土壤,保证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并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远离污染区,避免影响玉米的品质[1]。土壤的pH 值在6.5~7.0,最好选择与小麦等农作物进行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完成选地工作后,还需及时做好整地工作以及土壤的深翻晾晒工作。翻耕深度控制在20~25 cm,同时要及时灭杀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保证土壤的通透性,进而为后续的玉米萌芽奠定基础。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杂草和枯枝败叶等,同时施入适量底肥,将肥料深翻入土壤,以便为玉米提供充足的营养。

3.2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选种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选种对玉米后续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做好选种工作十分重要。为保证选种的合理性,必须严格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应该结合当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水文、市场需求等综合考量,保证选种的科学性[2]。在选种过程中,建议首选抗逆性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如富农588、先玉125等。在完成选种工作后,还需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筛种。筛种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其中的杂粒、病粒、霉粒,保证种子的出苗率。二是晒种。建议在天气晴好且地势平坦的位置晾晒种子,晾晒时间为2~3 d,且每间隔2 h 要翻动1 次,保证晒种的均匀性。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水泥地晒种,避免影响种子质量。只有保证晒种的合理性,才能充分激发种子的活力,保证发芽率。三是浸种。将种子浸泡在50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为6 h 左右,而且在浸泡期间需要不断搅拌。四是拌种。用0.5%硫酸铜拌种能降低玉米黑穗病的发病概率,还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五是种子包衣处理。在播种前2 d,可以选择多功能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3.3 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一般适宜在土壤温度10~15 ℃时进行播种,西部地区可选择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以保证玉米成活率。同时,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玉米覆膜栽培法,合理利用覆膜栽培技术做好抗旱、保温、防冻工作,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还能有效预防杂草和病虫害[3]。

3.4 肥球育苗

在育苗前,合理选择苗床很重要,要选择地势平坦的苗床,且具有便捷的灌溉和排水条件。在播种前30 d,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配制营养土,一般来说,选择壤土杂肥1 000 kg/hm2、草木灰10 kg/hm2以及过磷酸钙10 kg/hm2,充分混合后捏成团,以落地能散为标准。然后将配好的营养土,使用肥球成形器将其制作成圆柱形肥球,每个重量控制在200 g左右即可,最后播种、覆膜,将已经完成催芽的种子放在肥球播种孔中,每个肥球中放1 粒精选种子,在完成播种后用泥土填充空隙,并覆2 cm 左右的土,喷洒适量清水,随后起拱、盖膜即可。

3.5 移栽定植

苗床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若膜内出现干燥缺水的情况,要及时浇水。若幼苗长出2 片叶时,可选择在晴朗的天气揭膜降温,17:00 左右盖膜,在连续5 d 后,可以将膜全部揭开,让幼苗自由生长。在玉米种植时,可以选择大小行播种的方式,大行控制在93~100 cm,小行为33~40 cm,应结合不同区域的情况合理选择种植密度。除此之外,在移栽期间需要对时间和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当幼苗长出3 片叶时适宜移栽。在具体的移栽过程中,若是属于紧凑型品种,移栽48 000~54 000 株/hm2;对于平展型品种,移栽42 000~45 000 株/hm2即可。

3.6 做好田间管理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保证,还能提高玉米产量。对田间环境进行优化,在早期利用药剂拌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后续的田间管理中需要定期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同时需要做好查苗、补苗以及间苗等工作,并对发育不良的苗种以及杂草进行清理。玉米结穗后,要结合玉米的长势对浇水和施肥等工作进行合理调整,保证玉米生长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应该根据玉米的实际需肥情况合理施用肥料,若条件允许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这样能够保证有机肥以及无机肥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便更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在施加底肥过程中,要注意施用量,以便更好地促进种子萌芽,玉米长出6 片叶后,还需及时补肥,补肥建议选择复合肥,必要时可适量淋施尿素和粪水。

4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病害防治

4.1.1 锈病

锈病是玉米生长期间的常见病害,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上会出现浅黄色小脓疱或者褐色卵状小脓疱,一旦脓疱破裂,还会出现铁锈色的粉状物,随后还可能会出现长圆形凸起或者黑色圆形凸起,裂开后会有黑褐色孢子。防治锈病时,要在播种前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能力的品种,同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锈病发病初期,可以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4]。

4.1.2 黑粉病

黑粉病是玉米生长期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为了防治黑粉病,必须重视选种工作,应挑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在玉米抽雄期可以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治黑粉病。

4.1.3 纹枯病

纹枯病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有较大影响,一旦染病就会严重影响玉米对水分的吸收。纹枯病发病初期,可在发病的位置喷洒5%井冈霉素100~150 mL/hm2,或者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 g/hm2兑水5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

4.2 虫害防治

4.2.1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是防治虫害的有效手段,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选种以及种子的处理工作。要选择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种子,剔除种子中的病粒、霉粒,做好后续的晒种、浸种、拌种等工作,以便更好地防治虫害。二是选地和整理。加强土壤深翻晾晒工作,能有效灭杀越冬的害虫,每隔3年要深翻1 次土壤。三是加强覆膜栽培法的应用,合理控制播种时间、密度。四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灌水追肥等,以构建良好的田间环境。

4.2.2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应用的原理是根据害虫的趋性,可以选择以下防治技术。

一是灯光灭虫。可在田间设置黑光灯、太阳灯诱杀害虫,灯距离地面的高度在2 m 左右即可,按照每公顷设置2 盏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雷雨天气不可开灯。二是色板杀虫。主要是在玉米田间悬挂黄板或者蓝板,按照每公顷设置25 张的原则,保证色板高于玉米顶部30 cm,以便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蚜虫等害虫,同时要及时更换色板,保证虫害防治效果。三是性诱剂杀虫。该措施主要是设置诱捕器,按照每公顷设置2 个即可,诱捕器与地面的距离控制在1 m 即可,能诱杀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四是食物诱杀。可以在玉米田内设置糖醋液,将其放置在捕虫器中,每7 d 更换1 次,防治效果良好。

4.2.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的优势是安全、无害、无污染,可以为玉米的品质提供保证,对于促进玉米种植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利用虫害的天敌,减少施用化学药剂,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如瓢虫、食蚜蝇等,从而发挥以虫治虫的作用。也可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要注意释放量。二是植物源农药以及生物制剂防治,可以选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进行防治。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做好玉米栽培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选择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保证。目前,传统的种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探索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病虫害玉米种子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