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诱情启动时间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3-12-11吴丽艳王勤华韩金凤杨雪松

猪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头胎受胎率后备

吴丽艳,王勤华,韩金凤,杨雪松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但仍以母猪的外观体型及产仔数据为主,忽视了母猪重要的潜在繁殖性能指标:初情期。初情期指母猪具有第1次可观察的发情表现,排卵并随后持续和规律性发情循环间隔的时间。粗放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以及不成熟的初情期诱导程序常常导致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同时增加不适宜的后备母猪进入生产母猪群,这些种猪在后期淘汰比例高于其他母猪,导致母猪更新率升高,无形中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良好的初情期诱导程序对后备母猪的培育至关重要。

诸多研究表明,影响后备母猪初期启动的因素包括饲喂营养、光照、诱情方式以及适宜的诱情启动时间等。饲喂营养方面,主要体现在猪的生长速度,体重快速增长的猪比生长慢的猪会更早启动初情期。Tummaruk以及Beltranena等人认为后备母猪在育成期时生长速度应维持在600~700 g/d较为适宜,因为后备母猪在育成阶段的生长速度为550~800 g/d时对初情期影响不大,生长速度低于550 g/d时会显著推迟初情期的来临,高于800 g/d时则会使后备母猪在初配时体重过大。 Hacker等人的光照试验发现,延长光照时间能显著影响初情期的到来。于俊勇等人研究发现,设置诱情专区的BEAR法,后备母猪210日龄内发情的比例比与传统诱情方式高14.68%。Hughes(1982)研究表明,母猪到达初情期的范围有很大变化,从105日龄到350日龄不等。Tummaruk等人认为,根据品系不同,一般在6~7月龄,100~109 kg体重和11~14 mm背膘厚时可启动初情期。有研究发现,早启动初情期的母猪具有较低的发情间隔和较高的分娩率,较早启动初情期的母猪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情期循环比例、年产胎数及窝产活仔数。诸多研究表明,初情期启动越早的母猪具有更高的终身繁殖成绩。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的诱情启动时间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到来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诱情日龄与初配日龄、初配背膘厚以及初配体重等各繁殖性能的相关性,为后备母猪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培育繁殖性能优异的后备母猪,提升母猪终身繁殖性能,降低畜舍使用空间、饲料投入及人工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及饲养管理效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择体态外观、精神状态良好、日龄一致的60头后备母猪进行试验,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每个处理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诱情公猪要求体态外观良好,性欲旺盛,性情温和且泡沫丰富,善于交流。

1.2 试验方法

按不同的初期情诱导启动时间将试验猪群分为A、B、C三组,A组为180日龄启动诱情,B组为160日龄启动诱情,C组为140日龄启动诱情(具体分组见表1)。按要求将公猪驱赶进母猪栏内,混栏诱情5~10 min左右,每天进行两次诱情,上下午各一次。查情人员每天记录母猪的行为和表现,所有试验组除启动诱情日龄不一样,其他所有操作均一致并按公司规程进行。

表1 后备母猪诱情启动处理组

1.3 观测指标

记录试验猪群的初情期日期以及配种前最后一次发情日期、发情次数、初配体重、背膘厚,随后利用KF系统跟踪记录试验猪群头胎及后续两年内的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产仔数据、健康状况及繁殖表现(返情、流产、难产、乏情等)、淘汰比例及原因。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试验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初步分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头胎诱情与配种情况

表2数据显示,不同处理组母猪在初配日龄、初配背膘厚、初配体重等各指标上差异显著,相较于A组和B组,C组母猪的初配日龄分别减少26.5 d和30.7 d,差异显著(P<0.05),诱情启动时间越晚,初配日龄越大;B组母猪的初配背膘厚显著小于A组和C组;C组母猪的初配体重显著高于A组和B组。

表2 不同处理组诱情、配种情况表

2.2 头胎妊检、受孕及分娩情况

表3 数据显示,A 组母猪初配返情率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A组母猪初配流产率最高,为8.7%,B、C组母猪流产率均为0;A组母猪配种受胎率最低,为86.96%,B、C组母猪配种受胎率均为100%;A组的配种分娩率最低,为73.68%,B组次之,为91.48%,C组最高,为100%。

表3 不同处理组妊检、受孕情况表

2.3 头胎产仔情况

表4 数据显示,不同处理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和窝均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相较于A 组和B组,C组窝均产死胎数分别减少0.78和0.84头,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

表4 不同处理组头胎分娩产仔情况表

2.4 试验母猪累计繁殖成绩

从表5可知,A、B、C组在配种分娩率、头均年产胎次、头均年产总仔数、头均年产活仔以及死淘率等各项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C组母猪配种分娩率、头均年产胎次、头均年产总仔数及头均年产活仔的均值均高于A组和B组,且C组配种分娩率有显著高于A组母猪配种分娩率的趋势(P=0.066)。

表5 不同处理组母猪两年内累计繁殖成绩情况表

2.5 诱情日龄与母猪生产繁殖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6数据显示,母猪诱情日龄与返情、流产、初配背膘厚、窝均产总仔数及窝均产活仔数等指均无显著相关性;母猪诱情日龄与初配日龄、初配体重、是否受胎及窝均产死胎数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初配日龄和窝均产死胎数呈正相关,与初配体重和受胎率呈负相关。

表6 诱情日龄与母猪头胎生产繁殖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试验猪头胎的配种、受胎情况

综合试验猪头胎的配种、受胎情况可得,140日龄组母猪初配返情率、初配流产率及初配妊检阴性率为三组最低,且140日龄组母猪初配受胎率和分娩率为三组最高。

3.2 各组母猪的头胎产仔情况

从各组母猪的头胎产仔情况看,三组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活仔数无显著差异,但140日龄组母猪的窝均产死胎数显著低于160日龄组和180日龄组母猪。

3.3 各组母猪两年内的累计繁殖成绩对比

通过各组母猪两年内的累计繁殖成绩对比可得,140日龄组较160日龄和180日龄组表现更好,其平均配种分娩率有显著高于180日龄组的趋势,且140日龄母猪的头均年产胎次、头均年产总仔数及头均年产活仔等各指标均值均高于160日龄与180日龄。

3.4 返情率、流产率和妊检阴性率

返情率、流产率和妊检阴性率代表着母猪在生产配种环节中的性能,返情率、流产率和妊检阴性率高则会导致生产中的栏舍和物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反之,初配返情率、流产率和妊检阴性率低,则能减少栏舍和物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受胎率和分娩率是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综合指标,受胎率、配种率越高,则越能提高生产中的效率和效益。按照表5中数据计,初情期启动早的140日龄组母猪相比启动晚的180日龄组母猪,每头母猪1~5胎的总产活仔数,前者比后者要多出10头左右。因此综合头胎及后续两年的各组母猪繁殖性能指标可得,140日龄组母猪表现为三组最佳,生产效率与生产效益最好。

3.5 诱情日龄与各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

另外,通过诱情日龄与各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可得,母猪诱情日龄与初配日龄、初配体重、是否受胎及窝均产死胎数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初配日龄和窝均产死胎数呈正相关,即诱情日龄越大,初配日龄越大,且窝均产死胎数越高;而诱情日龄与初配体重和是否受胎却呈负相关,即诱情日龄越大,初配体重越小,受胎率越低。该结果表明,后备母猪诱情启动时间是一个综合性影响因素,其对初配日龄、初配体重等相关指标上的影响均不容忽视。

4 小结

通过探究不同的诱情启动时间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可以初见适宜的诱情日龄在后备母猪培育上的重要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后备母猪诱情宜早不宜晚,从三个日龄比较来看,140日龄开始诱情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初情期启动早并不意味着尽早配种,其意义在于体现后备母猪性成熟的发育程度或是繁殖性能,以及尽早开始后备母猪的专门饲养管理,通过营养等技术调节,使其在适配日龄拥有适宜的初配体重及体况,以维持其终身的高繁殖性能。

总之,后备母猪的培育涉及诸多方面,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综合考虑营养、光照、诱情方式等,采取合理的培育措施培育出良好的后备母猪群,因此,一定重视并做好后备母猪培育工作,为挖掘母猪繁殖性能奠定好基础。

猜你喜欢

头胎受胎率后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提高肉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二孩家庭存在的教育困境与有效策略研究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
头胎没奶水不代表二胎也没有
生二胎和生头胎有啥不一样吗?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