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下岭南灰塑“科教产”融合设计与评价

2023-12-11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岭南文创融合

文/姚 丹,胡 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1 年3 月,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灰塑工艺作为优秀文化遗产,蕴藏着科学而睿智的思维构建方式,经典鲜明的东方审美意趣,充盈丰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灰塑是岭南地区典型的民间美术形式,是南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也是勾连港澳地区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然而随着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兴起,传统建筑砖木结构体系逐渐被钢筋水泥结构体系所取代,以传统建筑为载体的灰塑也日渐式微。直至2008 年6 月,灰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其为主题的研究逐年增长。近年来有相关学者对岭南灰塑的研究集中从工艺保护与创新、灰塑进校园、产业化与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切入,对灰塑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赵爱华、陈燕萍等人提出保护和继承灰塑文化的措施[1,2];苏铭清开阔了灰塑文化的传承环境[3];王明觉、薛茹月等人提出灰塑文化发展路径的创新。以上研究专注点以及参与主体都相对单一,虽为灰塑传承提供了新维度,但在灰塑传承参与主体的联动上尚未取得突破,同时面临着科研对实践支撑度不足、实践与生产脱节等一系列的问题,难以实现灰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灰塑“科教产”融合的探索过程与应用成果进行总结,探讨该框架下实现灰塑活态传承的可行性。

一、建构项目驱动下岭南灰塑“科教产”框架

自2017 年与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灰塑研究院)联合广东工业大学成立“广东工业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岭南灰塑”(以下简称“岭南灰塑”项目)以来,基地坚持以弘扬发展岭南灰塑文化与服务灰塑产业化经济为指导思想,以此为基础展开横向课题、纵向课题交叉构建“科教产”协同发展新框架(见图1)。将横向课题与专业课程、暑期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实践等教学环节有机融合,对纵向课题中的阶段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科研、教学与文化产业上相互支撑和共同进步的愿景。

图1 “岭南灰塑”项目协同发展框架

1.1 教学相长——岭南灰塑的科学研究

科教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性传承的第一要素。2017 年以来,笔者单位与灰塑研究院联合成立“广东工业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岭南灰塑”,承担了由广州市花都区文广新局委托项目“‘非遗’进校园——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岭南灰塑”项目还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面向工匠精神与设计文化的广州灰塑传承与创新研究”;《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民俗学视野下广州灰塑研究”;广东省社科共建项目:“面向港澳粤大湾区的广州灰塑文化研究”等一系列省厅级纵向项目。基于上述项目的执行与成果产出,承担了校级项目:“岭南灰塑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在此期间,辅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和校内外媒体权威杂志报道近20 次,围绕本选题发表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决策参考以及研究报告,加速了对灰塑文化的挖掘与研究。

1.2 知行合一——岭南灰塑的教学应用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台风肆虐,暴雨频发,高温、潮湿为主要气候特征。灰塑是对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自发回应,兼具美观的同时又可防风、防雨,平衡建筑内的温湿度,印证了古人造物讲究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思想观念。从实用性出发,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巧妙利用材质“灰”的属性,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协调统一,完美契合“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科学造物观,与现代的绿色有机设计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将灰塑作为案例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灰塑的科学睿智的制作技艺,顺应自然的造物观念、兼收并蓄的审美意识,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推动意义。

将“岭南灰塑”项目应用于各教学环节,邀请灰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老师参与课题,师生合作,实现灰塑进校园、进课堂、进专业,进而为灰塑的传播推广作贡献,2019 年6 月聘请邵成村老师作为客座教授,开启公选课“岭南建筑灰塑文化”和“岭南建筑灰塑技艺”;立足暑期社会实践,构建丰富多彩的科研与教学平台,自2019 年以来开始实践岭南灰塑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化设计调研活动;2022 年1 月以岭南灰塑传承为主题开展产学研课程活动,带领90余名学生赴灰塑研究院开展“认识实习”课程教育活动。最后,将岭南灰塑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增强其实践性与应用性,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的投入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灰塑文化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根植于实践,让学生充分领略灰塑的独特魅力,并引导学生将其提炼融入自己的专业范畴,实现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行动转化,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实现艺术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1.3 学以致用——岭南灰塑的产业化探索

为应对现代社会对灰塑传统形式的挑战,将灰塑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采取“产学研”协同模式,利用设计专业学生优势、文化持有者的传统技艺,加以企业平台的市场推动,多方合作共建灰塑的生产性保护。2019 年11 月,广东工业大学挂牌“广州邵成村灰塑艺术有限公司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签订文化素质基地共建协议。2020 年1 月与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建成“岭南灰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并签订共建协议书;同年4 月与广州邵成村灰塑艺术有限公司签订校园灰塑景观建设协议书加强校园景观建设,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建设;同年5 月与广州民俗博物馆签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并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签订中华传统文化基地(岭南灰塑)共建协议书;同年6 月与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签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岭南灰塑产业化的探索,一方面为学校师生灰塑“非遗”学习活动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保证了高校的研究优势、人才与技术资源直接服务于岭南灰塑的产业化发展,促使科研成果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科学研究为岭南灰塑的产业化探索提出了智力支持,教学应用为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案例。

二、岭南灰塑“科教产”融合下的实践应用

2.1 科研深入,实现文化传承

以岭南灰塑为对象,立足艺术学学科知识体系,从民俗学视角入手,对其展开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岭南灰塑传统工艺与制作特色的研究。经过多次访谈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大师,记录传承人制作工艺程序,对灰塑传统材料与工序进行整理。岭南灰塑的制作原料十分具有岭南特色,将石灰、稻草、糯米粉、糖、盐、玉扣纸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制成草筋灰、石灰油、纸筋灰,作为灰塑工艺的用料。灰塑的制作有着复杂的工序,通过构思、搭骨架、草灰做底、纸筋灰定型和塑色、上色、干燥等几道基本工序完成灰塑制作,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需要深厚的技艺才能把握。

其次,从民俗学视角入手,研究岭南灰塑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对岭南灰塑的造型元素与色彩特征进行研究、整理和分类。同时结合民俗文化解析了岭南灰塑各元素的特定文化与符号寓意。如狮子在传统民俗文化中作为智慧和力量的化生,寓意吉祥、繁荣、生生不息。岭南灰塑元素类型丰富,多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次,灰塑色彩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纯净天然的自然色彩、浓烈醇厚的吉祥色彩以及纯粹明亮的原色,有着民间浓烈的喜庆热闹气氛。

再次,对灰塑传承人口诉历史的收集和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揭示了岭南灰塑不仅仅作为岭南地区的装饰艺术,更是通过材质“灰”的属性实现防风、除湿、降温等功能,以缓解当地的极端天气。同时,探究灰塑的当代价值,旨在构建粤港澳地域传统文化的通融与交流机制。

最后,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和竞品分析,全面了解市场对灰塑文创产品的需求,基于对灰塑自身充盈的艺术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尝试将灰塑元素进行提炼与重构,创意性的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试图与现代经济发展契合,实现创新转化。

2.2 科教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通过科教融合将灰塑科研资源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教协同育人,全面推动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5]。灰塑作为极具岭南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为实现其有效传承,灰塑研究院将其从祠堂寺庙顶端“请”下来,进行创意性转化,使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坚守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着力研发极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城市旅游纪念品。基于前期对灰塑文化和文创产品现状展开调查,了解到目前灰塑文创产品种类丰富,但产业影响力不大。面临着品类多样性稀缺、形式独创性不够、传播渠道不足的问题。因此,学生们多次走访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度访谈灰塑传承人后,尝试从灰塑的传承性、连结性、地域性等多个角度,将灰塑与现代生活建立联系,通过突破以往的惯性生长范式的实践路径开拓灰塑的文化产业。

2.2.1 年轻化 年轻客群是新事物的探索者、趋势的引导者和潮流的追随者。文创产品的年轻化和互动性满足了当代青年人的好奇心,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6]。因此,聚焦年轻客群打造符合年轻用户情感契合点的灰塑文创可促进灰塑的广泛传播。例如从年轻一代追捧的IP 形象设计入手,结合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热门科幻元素和机甲元素,根据灰塑原材料“石灰”和经典动物元素进行相应的IP 形象、机甲武器设计(见图2a)。再如,把灰塑构思成一个年轻人,结合古丝绸之路路经五国元素,力求传统灰塑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文化潮流融合,创造出具有古典韵味又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艺术作品(见图2b)。元素的跨界融合,体现了灰塑文化的创造性与包容性,呈现出新时代美学风尚,也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力的深刻表现。

图2 年轻化路径灰塑文创设计

2.2.2 时尚化 随着“国潮热”“国货热”的兴起,“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国潮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从当代视野切入重新构架灰塑语境,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场景和功能需求相融合。从文化创新视角出发,提取岭南灰塑代表性的动物装饰题材,提炼其艺术特征并融合现代潮流元素,进行品牌IP 形象设计,塑造差异化的潮流品牌,旨在为灰塑注入更多的生命力(见图3)。作品均基于灰塑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结合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衔接,用自己的智慧使得传统文化变得一种时尚。

图3 时尚化路径灰塑文创设计

2.2.3 在地化 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凸显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7]。在进行文创产品构思过程中,选取岭南灰塑的代表——广州灰塑作为切入点,融合广州当地著名建筑为设计灵感,采用当下流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现代文创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8]。一提及广州,人们必然联想到广州塔、五羊石像、孙中山纪念堂等知名建筑,然而灰塑却鲜为人知。因此,将插画设计作为出发点,挖掘灰塑文化中的深厚内涵,提取经典元素,与广州著名景点融合,打造出更加新颖的文创产品。例如,将岭南灰塑经典元素与广州五大代表建筑巧妙融合,作品富含浓郁的地域特征(见图4)。五羊石像与鳌鱼相结合,反映人民积极健康向上的乐观精神;陈家祠与蝙蝠结合,寓意幸福和祝福之意;孙中山纪念堂与麒麟相结合,寓意着平安吉祥、聚财富贵。

图4 在地化路径灰塑文创设计

2.3 产教融合,实现资源互补

产教融合实现灰塑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企业获得了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产业主要通过提供创新服务和产品的方式来实现。结合数字手段构建灰塑文化体验平台,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的搭建推动了科产教融合和大众的知识共享和文化参与。另外,对灰塑的制作工艺和传播形式进行革新,探索合适、新颖的灰塑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促进灰塑文创产业链的形成。

2.3.1 搭建“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科教融合自身并不能成为目标,必须达成产教融合方能形成一个闭环[9]。依托“岭南灰塑”项目,2020 年4 月建立“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是形成闭环的有效手段。数字化平台系统性地记录下了岭南灰塑知识图谱,为灰塑文化产业提供全面完整的素材,同时增添了学生作品展示板块,展示了学生基于对岭南灰塑文化学习进行再设计的创意作品。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更新了旧式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影音结合,显著增强了大众的文化体验感,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创新手段和传播手段。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的交汇,将灰塑以更易于理解的直观方式传递给公众,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方式[10]。

2.3.2 打造灰塑文创产业链 结合市场需求,探索灰塑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灰塑文化活态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景。设计院校作为文创设计创新的有机成分,依托毕设等教学环节的成果产出,实现灰塑产业化探索。这种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推进灰塑文创产业链的运作。灰塑产业化十周年成果展现场展示了各种以灰塑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系列文创产品,如雨伞、水杯、手提包等,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迎合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广东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举办的插画衍生作品展中,部分文创产品就是由学生毕业作品“灰塑蝙蝠题材插画设计”延伸而来的(见图5)。通过这种模式将科研项目、毕业设计、企业项目融为一体,让毕业学生的研究成果实现高效的产品落地输出,使得学生的探索有所积淀。

图5 学生毕设作品产业化探索

三、总结与展望

岭南灰塑“科教产”框架的构建形成了以问题制出发的教育模式,融合的核心是要解决问题,即在深入挖掘灰塑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如何赋予灰塑以全新的时代语言与形式,使其融入现代生活?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实质是科研,以科研触发教育最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有众多的创新可能性[11]。近几年的科研工作储备了较为丰富的岭南灰塑一手资源,成为了文创实践的理论基础和体系保障,同时转化成为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平台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着重探索了灰塑传承路径、发展方式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但在灰塑文创实践的创新程度上仍存在局限,“科产教”之间的协同、互动、渗透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突破。

3.1 文创设计实践重“形”轻“意”

在开展灰塑文创设计实践时,试图从灰塑的文创市场的消费主体、时代语境以及地域环境切入,为灰塑文创市场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然而本文所展示的实践案例仍太依赖于对物质形态的创新,而忽视了“非遗”以人为本的核心技艺、知识体系以及精神价值的传播,因此造成了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精神层面上互动的缺乏。文创设计的意义不仅在于设计产品本身的外观与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物质载体传达给人们一定的精神内涵。

基于前期科研工作,我们了解到灰塑不仅有装饰房屋、缓解当地湿、热、风等极端天气的作用,还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是很多当地居民的启蒙老师[12]。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使者。聚焦于年轻客群进行“非遗”年轻化设计,并不代表只针对年轻用户进行创意设计,也不是采用简单的年轻化的美学特征、符号贴图。灰塑作为先人崇德向善品质与精湛工匠技艺的载体,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美学思想,将其运用于文创设计中,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导向,增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从而引领青年们延续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力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以及“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等,这是灰塑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传承的价值所在[13]。同样,将“非遗”时尚化不仅仅是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文化进行拼接,使其异化为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柳冠中先生评判时尚并不是设计,而是商业。文创设计不应当以商业目的为导向,而是解决我国“非遗”在现代语境中被新兴事物逐渐取代的难题。设计师应当重新整合资源,依托文创设计实现非遗的现代化转型,达到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商业价值的共赢局面,创造属于当下的中国文明。

3.2 产教融合形式表层化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模式化、合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教育目标与产业需求尚未统一导向,岭南灰塑目前在各教学环节的应用不够系统化、立体化。应以学生为主体,科学构建具有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例如针对就业学生,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教融合一体化模式[14]。首先,搭建校企联动的灰塑项目实践教学平台,联合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模拟实际项目运作的开发环境进行课题训练。其次,学生的成绩考核不再是项目成果进行单一的评价,应基于传承人、高校教师以及企业等多维度对学生设计实践流程各环节和思维模式进行系统化考核,激发学生的反思。最后,将优秀作品进行打板制样,强调学生对文创产品开发全流程的整体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开发流程和生产管理的感知能力,使学生通过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培训、灰塑文化的深度理解和企业实际项目训练等环节,提升学生的设计项目的全局那控能力,深化学生对企业各环节协同运作的认识,以便更快的接轨企业内部设计生态。深化产教融合,将高等院校、生产企业、“非遗”传承人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实现科产教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3.3 “多主体联动”模式有待拓展

“政产学研用媒金”协同创新模式为设计赋能“非遗”文化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生态,比起传统的科产教融合,其更强调地方政府——政策(含资金支持政策)的推动能力,更重视目标用户在设计创新中作为受益者和设计文化氛围营造者的反馈信息[15]。运用“政产学研用媒金”新模式,集合多领域资源,形成多主体联动的协同体,实现由政策驱动,资金支撑,技术与创意为推动作用,开拓“非遗”设计产品市场。打造全新的“非遗”文化设计创新生态链,这必将对实现灰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依托院校研究优势,积极调动高校、企业、传承人等多方主体共同协作,一方面使岭南灰塑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和活力,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创新发展[16]。同时助力于高校办学多样化、特色化的形成与发展,提升教师科研转化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对学生学科基础研究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丰富实践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岭南灰塑的研究成果、教学实践和应用生产、校企对接等方面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但通过近几年的致力探索,岭南灰塑“科教产”框架的构建为项目驱动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一个实际可操作的思路和参考,这既是有序开展科研工作和提供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也是实现岭南灰塑系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岭南文创融合
忆岭南
陶溪川文创街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雨岭南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融合》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