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才

2023-12-11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功名科举考试秀才

秀才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原本并非属于科举功名的范畴,也不特指读书人,而是相当于现在的“俊才”“英才”。

汉武帝时期,朝廷推行官员选拔制度,秀才与孝廉一起成为地方官员举荐的两种优秀人才。东汉光武帝时期,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秀才改称为茂才,三国曹魏时期,又改回秀才。至隋朝科举制度开科取士,最初也称为取秀才,这时的秀才成了考中功名者的称呼。唐朝初期,科举考试中设立秀才科,刚开始时秀才科第最高,因为要求非常高,很少有人敢于问津。后来,秀才科被废除,秀才一度成为读书人的统称。宋代时,凡是参加科举府试的人,无论考中与否,都称为秀才。

明清之际,秀才的意思逐渐固定下来。这时的秀才有了一定门槛,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经过院试,取得入学资格的生员才可称为秀才。考中秀才之后,可以说是十年寒窗初步获的成果。进,可以去考取举人,一旦考中,便正式进入为官的士大夫阶层;退,则可以开设私塾。

秀才虽然没有国家俸禄,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于是秀才这个最低功名成了明清两代出身贫困的读书人科举考试的“歇脚所”。他们往往一边通过教书获得经济来源,一边继续考取功名。

猜你喜欢

功名科举考试秀才
明在“知不足”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趣读篇
“科举考试”
剪纸大师齐秀芳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吟诗误功名的孟浩然
病后弃政从文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