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创新思考

2023-12-11罗瑞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课程思政高校

罗瑞荣

摘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从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体现“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出发,结合“两个结合”对经管课程思政的实践要求,从理论内容、案例挖掘、传播等方面探讨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创新思路,有效推进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开展。

关键词:两个结合;高校;经管课程;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认识的重要体现,对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校经管课程是通过“两个结合”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有效载体。本文从高校经管课程体现“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出发,联系“两个结合”对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开展的实践要求,探讨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创新思路。

1 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体现“两个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经管课程受众面广、以西方理论体系为基础,涉及价值观众多方面,其课程思政中需要充分体现“两个结合”的科学理念。

1.1 高校经管课程受众面广,受众学生正处于价值塑造的关键时期

高校经管课程受众面广。经济管理是高校普遍开设的大类专业。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数据,2021年中国大学普通本科在校生总数1893万余人,其中经管专业占据全部在校生总数的20.81%。同时,經管课程也是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课程群体包括高校众多非经管专业学生。

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相对年轻,辨别能力有限。以“两个结合”为引导开展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帮助高校各专业学生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形成的经管基本思维、掌握反映中国现实的经管基础理念,而且能促进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应用技能。

1.2 高校经管课程内容多从西方国家引进,亟待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经管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多源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活动,难以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发展要求。高校经管课程缺乏中国特色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内容,会削弱经管课程对现实发展的解释能力和指导作用,严重影响经管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蕴藏了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国长期的经济管理实践也积累了有效实践经验。以“两个结合”为引导,在高校经管课程内容中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从理论、文化高度和发展实践中深刻感受中国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演进的内在逻辑,培养了解中国现实、能解决中国经管现实问题的优秀经管人才,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1.3 高校经管课程涉及人文历史、价值观各方面,亟须“两个结合”的科学引导

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受到文化、历史、环境的影响,涉及政治、人文、哲学、法律、宗教等多方面内容,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联系紧密。高校学生大部分没有充分接触社会,经管课程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历史、价值判断等内容进行认真辨析和科学验证,学生就极有可能不加辨识地接收哲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不良思潮,在观念、文化冲突中迷失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道德观、义利观、大局观、组织观等内容与经济、管理课程内容交相呼应。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成果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以“两个结合”为引导开展高校经管课程思政,有助于及时修正经管课程内容中西方思维体系所带来的价值观冲击,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经济管理发展的深刻认同。

2 “两个结合”对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实践的要求

“两个结合”的科学理念也对高校经管课程思政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

2.1 “两个结合”要求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中充分融合中国本土案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中国高校不少经管课程源自西方,加上中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部分高校科研引导偏向等原因,以中国经济管理实践为基础的中国实践教学案例开发不足。真正能用于国内高校经管课程的中国本土教学案例数量相对有限,导致高校经管课程大量采用西方企业案例,甚至全盘采用西方案例。

西方案例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缺乏对西方案例中企业、文化等的直观认知,以“抽象对抽象”的西方案例教学无法促进经管抽象理论的理解。基于西方政治、文化、法律背景的西方案例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完全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西方案例也不利于实现理念认识与文化认同的高层次教学目标,甚至在价值观塑造、制度认同等方面形成误导。

“两个结合”要求高校经管课程通过开发大量中国本土案例,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脱单一的西方案例。以反映中国经济、管理发展现实的丰富本土案例为主导,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中,直观体验并深入理解中国经济现实与管理实践,培养其解决经济管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有效实现高校经管课程的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目标。

2.2 “两个结合”要求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中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丰硕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

新媒体传播平台采用过滤算法进行信息推送,信息迎合催生并强化了“信息茧房”效应。高校学生作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受众,通过新媒体所获取信息存在显著的信息窄化问题,部分学生难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丰硕理论成果,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演进发展迫切要求它与中国发展现实相联系。经管课程理论与实践案例能真实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管理发展中的应用,是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管理现实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两个结合”要求高校经管课程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并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丰硕理论成果及其在中国经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新媒体传播中“信息茧房”效应引发的传播内容窄化问题的影响,维护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而且有助于科学提升高校学生解决中国经济与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创新思路

以“两个结合”为引导,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课程思政内容,立足“新四史”创新开发中国案例,依托“融媒体”拓展创新课程思政传播,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3.1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结合西方经管经典理论方法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创新丰富发展体现中国特色的高校经管课程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实践,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与中国经济管理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积极创新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内容,在经管课程中傳播中国经管思想与理论,促进“中国、历史、文化”与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交叉融合,创新高校经管课程思政内容,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3.2 以“新四史”为素材,创新挖掘高校经管课程思政案例

“新四史”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涵盖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方面发展历程,是新时代青年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最鲜活的教科书。目前高校经管课程中国本土案例不足,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管理现实。从“新四史”中创新挖掘中国经济、管理案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结合中国国情理解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培养提升学生应用理论进行社会实践的思考和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近现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深入思考中国问题,培养学生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实现高校经管课程思政的高层次价值塑造引导目标。挖掘整理“新四史”中经济、管理本土案例,创新经管课程案例来源,将“新四史”学习充分融入高校经管课程案例,是开展高校经管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3.3 以融媒体多平台为依托,全方位创新扩展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传播

创新课程思政传播内容与方式,实现“两个结合”与高校经管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融合。针对背景迥异、受众面大的课程接受群体,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全程个性化信息和技术支持,采用大数据筛选功能,对不同学生个体推介不同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个性化”交互方式创新;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词、曲、赋、古文、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环境背景、电子教案、案例讨论等当中,实现经管课程思政形式创新;系统设计传统课堂面授、教学平台、社交媒体公众号等不同渠道的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传播内容,促进经管课程思政传播渠道的拓展创新。

通过全方位创新拓展高校经管课程思政传播,深入挖掘经管课程内容中隐含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实践思考,在文化内涵传承中实现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4 结语

在“两个结合”的引导下,丰富课程理论内容、挖掘中国“新四史”案例,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的思政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经济、制度发展脉络,结合党情国情,培养深入思考中国经济、管理中的新常态和新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https://news.xmnn.cn/gnxw/202210/t20221025_45769.html.

[2]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214.

[3]王根芳.基于“中国化”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6):182183.

[4]普通本科分学科门类学生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1/quanguo/202301/t20230103_1037969.html.

[5]李红坦,谭思玲.“信息茧房”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传媒,2023,(07):7173.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课程思政高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