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3-12-11李琳沈纯琼
李琳 沈纯琼
摘 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挑战。本文从新文科背景出发,探讨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为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他们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新文科;外语教师;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31
1 新文科建设的背景和内涵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培养规格作了以下要求:“外语类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应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外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2019年3月23日至24日,“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提出,高校要建设新文科,做强大外语。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就是要培养精通一门外语、会用多门外语沟通交流,掌握一种专业、具有多种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在探索如何推进“新文科”改革。部分高校通过课程开发、教师培训等方式,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有高校通过设置创新课程和实践项目等方式,倡导学科内涵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文科”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文化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新文科”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语言能力方面,外语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可以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外语进行各种实际交际活动。文化素质方面,外语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对外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社會、政治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此外,外语人才还需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能够将外语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拥有较强的跨学科和综合素质。外语人才还应当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将所学外语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此,高校外语教师应当审时度势,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响应国家政策,顺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2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外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2.1 专业素质
外语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外语学科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只有扎实、广博的知识基础,才可能把教师专业做得出色。首先应当具备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顺畅地进行对话、演讲等交际活动,能够在语用和语调方面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还应当具有熟练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听懂各种语速、语调、口音的外语,能够理解不同语言环境和语境下的表达方式。精通的阅读技能也必不可少,教师应当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各种外语文献、教材和相关资料,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外语教师在实践中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用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场合和学生需求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所掌握的外语技能进行跨文化交流。
2.2 文化素养
外语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敏感性和自我调节机制。同时需要掌握广泛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实例和案例,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另外,外语教师应该具备跨学科视野,能够将外语学习与其他领域学科相融合,以适应不同学科领域的需要。外语教师还应该具有教育事业使命感,能够在教学工作中传递文化价值,帮助学生成长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2.3 教学能力
外语教师应当具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能力,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准备;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法、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具备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的能力,避免学生出现学习误区和学习障碍,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另外,外语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设计并实施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案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团队合作中,外语教师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团队建设,协调和沟通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团队内部的融洽合作,并在教学工作中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2.4 研究能力
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能够对多种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理性评估,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研究成果作出有效决策。良好的学术写作和表述能力也必不可少,外语教师应当能够撰写规范、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学术论文和报告,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能够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应当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和研讨会,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教育研究合作中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在科研中,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能够从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挑战,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教育和外语研究作出贡献。
2.5 国际视野
外语学科涉及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因此,外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习俗,能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能够在跨文化情境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要具备开展多元化教学和学习策略的能力,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出发,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技术和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6 创新思维
外语教师应当具备探索多元化教学策略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课程和教材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有趣、富有挑战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可以从国际前沿科技、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出发,制定新颖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当创新,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例如利用互动式评估方式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或是鼓励学生团队协作并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以确保学习成果。另外,应当具备开展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发现并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并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也可将其作为教育政策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
2.7 师德师风
外语教师需要具有严谨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得体的行为举止。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努力塑造正确的教育影响力。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责任心、教育服务意识和事业执着精神,注重精心设计教材和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培育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3 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
3.1 缺乏职业晋升机会
高校外语教师的数量往往较多,晋升机会相应减少,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中,教学质量是晋升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但教学效果难以量化,不同学院、学科甚至不同评审委员会对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存在差异,造成了晋升标准不公。外语类专业的科研成果往往难以突出,难以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或高水平论文发表机会,对于科研层次较低的教师,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很多高校外语专业并没有完善的师资培养机制,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使得教师职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职业发展要求。
3.2 教学压力大
高校外语教师需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如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考核等,工作压力大,难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教学效果。在授课、备课、实训、监考、阅卷、论文指导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任务繁重。外语学科需要进行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教学,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教师具备高质量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教学评价制度缺乏科学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反映教师的全面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加了教师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3.3 收入偏低
高校外语教师收入往往不高,工作量大但报酬低,难以满足生活需求和个人发展。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外语学科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多,导致外语教师招聘竞争激烈,薪资待遇不高。外语教师在学校的学科地位相对较低,难以获得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待遇。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普遍偏重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了教师教学贡献无法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影响到教师的收入水平。
4 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4.1 教育政策和法规
教育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例如考核教学效果、听课评教等。这种评估机制促使外语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国家的政策导向对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產生重要影响。例如,政府强调“创新创业”“语言服务贸易”等政策,外语教师需要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推动自身职业发展。另外,教育部门的课程改革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外语教学从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逐渐转向实用性和交际能力的提升,要求外语教师不断开展教学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制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教育部门倡导外语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同时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这些都是促进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4.2 专业技能
外语教师专业技能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专业技能,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评价。同时,良好的专业技能可以帮助教师开展更有效、更富创意的课程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加地实用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推动教师职业发展。外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增强他们在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外语教师将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领更有利的地位。
4.3 学校管理和文化
学校管理机制对外语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学校是否建立并实行了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这将影响到外语教师的职业晋升和评级。另外,学校采用何种管理模式、管理理念都会对外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影响到外语教师职业的发展。学校文化也是影响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宗旨、传统、氛围、风格等。如果学校文化重视教师的发展和培训,为外语教师提供相关支持和资源,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如果学校文化存在否定教师成长的因素,会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学校资源也是影响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教育设施、图书馆、实验室、培训机构等。如果学校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配套条件,外语教师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促进职业发展。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对外语教师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学校通过各种形式举行学术研讨会、论坛、讲座等,这将促进外语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促进与同行的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职业发展。
4.4 教师职业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外语教师通过职业规划,可以认清自己所处的职业阶段以及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外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职业规划,才能更加自觉地为实现职业目标作出努力,也会时刻保持警惕,不断优化自己的职业规划,以适应行业和市场的变化。职业规划需要考虑从现在到未来每个职业阶段所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设置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目标,都能够为外语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引,使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有的放矢的发展。通过职业规划,外语教师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找到自己的短板,加以改进,提高职业竞争力。
5 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路径
5.1 提高教学能力
优秀的外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技巧,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课程培训、在线课程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外语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与学生和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提高教师的交际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反思和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和同事的反馈、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改革,通过撰写教育论文、参与教学项目等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5.2 拓展学术视野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动态。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者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共同推动学术进步,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典名著,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挖掘其中的深层次意义和启示;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探索研究课题,可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为教学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获取更深入的学术认知;参加学术培训,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新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在教学领域中运用最新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提高个人职业水平;建立与其他学者的联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学术平台等,搭建的学术网络,拓宽学术视野,教师通过互联网可以得到本地学校不能提供的高质量的在线专业发展机会,可以与专家及同伴开展合作,进行持续的交流和磋商,与异地教师进行沟通、开展合作,共享资源、经验和成果。
5.3 加强跨学科合作
积极参加各种跨学科研讨会,了解其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更好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与其他领域的专家一起开展科研项目,不仅可以共同探索学科交叉的问题,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和视野,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例如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习惯,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参加各种跨学科培训,可以了解其他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与其他领域的教师共同申请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可以共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教学经验,提高职业发展水平。
5.4 提高外语教育技术能力
外语教育技术能力是指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外语教育技术是一门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加强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新时代的外语教育应当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外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简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外语教育技术是实践性技能,需要在教學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应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法和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积累教学技巧和方法。参与专业培训是提高外语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语教师需要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学习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技能和管理理念,增强运用外语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5.5 改善外语教师的发展环境
外语教师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保障,教育政策应完善外语教育的管理制度,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教师的学术研究,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不仅要注重教学成果,更要注重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定期的学习机会和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机会,完善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另外,宽松的学术环境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当为外语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术文化。
本文主要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探讨了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具体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师在新文科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本文对新文科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其次,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师当前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和挑战。接着,提出了高校外语教师在新文科背景下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参考路径。
总之,高校外语教师在新文科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深化自身对教育、语言学科领域的认识和研究,加强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并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4).
[2]吴岩.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02):37+90.
[3]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35(06):8190.
[4]赵建华,姚鹏阁.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1(04):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