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研究与实践
2023-12-11杨健罗杰伟何育欣宋桂芹兰海涛张波
杨健 罗杰伟 何育欣 宋桂芹 兰海涛 张波
摘 要:医学教育作涉及医疗和教育两个重大民生问题,承担着维护人类健康和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实施“三全育人”工作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客观要求与重要举措。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教学科研育人基层单位,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是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第一战线和实施科学教育与仁爱教育的前沿阵地。该文以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为例,分析二级学院“三全育人”的存在困境,探索实施“三全育人”新模式,提出“三全育人”教育具体路径,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二级学院管理水平和育人格局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二级学院;实践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5-0150-05
Abstract: Medical education involves two important issues of people's livelihood: medical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It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maintaining human health and cultivating medical and health talents. It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and important measure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ree-wide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s the basic unit of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the secondary college is the important platform and main hand of "Three-wide Education", which is the first front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to implement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benevolent education. Taking the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and Forensic i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 of "Three-wide Education" in secondary colleges, and explores a new model of "Three-wide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path of "Three-wide Education", constructs a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all-staff, all-round and all-process, which promot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ducation pattern of the second-level college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secondary institute; Three-wide Education; practice mode; talent training
“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模式,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医学院校担负着为新时代中国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必须立足我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遵循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将医学教育和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两者应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及协同联动,才能发挥医学育人合力,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1-5]。
医学院校实施“三全育人”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响应,是医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院校的关键任务和根本要求。二级學院是医学院校教书育人的基层单位,作为培养医学领域人才的基地,一定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医学教育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三全育人”体系。二级学院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求拥有扎实医学知识、高超医疗技术、高尚医德医风,并且要能真正成为保驾护航人民生命健康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引得进、留得下、稳得住、干得好。二级学院如何破解“三全育人”的现实困境,推进“三全育人”取得实质性成果,构建与时俱进的“三全育人”体系,需要思考和不断探索育人具体实施路径,把立德树人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全员、全程、全方位贯通,各司其职、彼此联系、有机融合、齐头并进、形成合力,共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迸发新活力、新气象、新效果,才能最终实现医学高等院校最终的办学定位思想与人才培养终极目标[6-8]。
一 二级学院“三全育人”实践困境
立德树人本质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的环境复杂变化促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任务更加艰难,同时“三全育人”的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和交融性特点决定了育人综合改革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导致医学院校二级学院在实现“三全育人”转变过程中要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比如育人教育模式与育人环境变化关系、育人协同功能要求与人才培养重要地位关系、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与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关系等。据调查,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及育人工作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育人手段单一、方法陈旧,效率低下、效果不高等现象;呈现主体分化、育人定位偏差、教育环节统筹兼顾不足等问题;出现评价指标不健全、引导机制不明确、保障机制不顺畅和协同育人机制分离脱节等因素;显露认识上滞后、执行上弱化、实践上“缺位”行为,导致二级学院在“三全育人”方面人员协同不足、过程连接不畅、方位勾连不力的不平衡、不协调的育人壁垒,凸显其存在教育要求不一致、教育资源不共享、教育作用不突出等短板,二级学院“三全育人”很难落到实处,难以做到全员齐抓共管,全过程形成合力、全方位协同用力,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亟需构建新时代新的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发挥最佳的育人效能,实现医学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9-14]。
二 二级学院“三全育人”实践模式
医学院校新时代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的具体实施机构在于二级学院。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高校的基层单位,学院在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三全育人”纳入院系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由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负责统一规划、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现“三全育人”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三全育人”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构建了以全体教职工服务为支撑点的全员育人模式、以大学学习生涯为时间轴的全过程育人形式、以不同空间和多个维度为覆盖面的全方位育人方式,真正形成一体化育人机制体制和“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大格局,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实现高质量育人目标。
(一) “三全育人”考核量化建立
“三全育人”核心思想在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用力齐抓共管,学校必须给予大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协调,各职能处室积极配合。没有多部门基于职责的联合推动,不形成共同的教育合力,其关键是要激发制度活力,敢于突破,主动作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下功夫,用制度来盘活资源、提高效能。作为试点院系,把“三全育人”纳入个人年度考核、评优评奖、职称晋升等教师评价的各个方面,纳入课题申报、团队建设等集体评价的各个方面形成育人导向新机制。
(二) 课程思政改革深入实施
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全面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教材教案、教学大纲和学生考试内容,全面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通过固定时间和领导参与集体备课、教学示例引导授课、教学专家课堂督导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理论教学。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导师培训、基地评估、“实践第一课”将职业担当精神融入实践教学,通过做好学科传承、讲好医学故事、勇担治病救人医学使命将创新创造精神融入科学研究,形成了新时期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三) 科研竞赛实践形成合力
依托基础医学创新实验平台、南充市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育人平台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依托创新思维与医学技术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学科技能竞赛培训,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基础医学创新研究与实验设计、全国生命科学等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一院一品“健康童年”“先锋助长、朋辈领航”“励志青春、榜样领航”学习经验分享等品牌育人活动,打造文化育人平台;通过“暑期三下乡”等社区实践活动,宣传医疗卫生政策,延伸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学生无我奉献、卫戍健康的职业精神。通过科研平台、竞赛平台、实验平台、管理平台和社区平台五大平台,建立具有医学特色的“科研-竞赛-实践”育人体系。
(四) 学业精准帮扶全程贯通
组建教师、优秀校友、在校优秀学生三支稳定的学业服务力量,梳理和答复了同学们在课程学习、科研学术、毕业升学和专业选择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为解决学生的共性困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注重潜移默化全程融入,以学业规划为契机,与学生就选择中的价值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抓住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在专业导读、转专业等关键节点,深化专业与行业认知教育;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朋辈课堂”“头雁领航”等工作项目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支持,构建了“预约登记-识别分类-在线答疑-反馈评价”的精准学业服务模式。
(五) 校内校外阵地协同联动
坚守课堂阵地,坚定政治方向,做到授课有纪律、政策讲到位、评教全覆盖;坚守网络阵地,做到讲座必报、活动必督,常态化开展舆情监控和意识形态研判,构建线上线下同心圆,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学科专家利用专业优势,通过科普宣传、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等方式,在课堂、学习强国、公众号和学校网站等线上线下平台对重大医疗事件舆论正确引导,广泛宣传主流价值。通过校友访谈、校友风采展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彰显校友成就、成长经历、人生轨迹,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开拓全员育人的新途径。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与在校学生座谈,对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职业生涯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利用川东北红色教育基地和医学实习基地开展多层面的社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从时事形势、社会热点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并通过研究性课题调动学术氛围。
(六) 基层党建引领提质增效
党建融合院系中心工作的“党建+”模式初步形成,通过创建党建引领“1+N”工程,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增强领导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和经验做法。大力打造“课程+”“团队+”“导师+”“实践+”等育人模式,探索打造党建精品项目、精品工程,促进党建、思政与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创建省级“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特色党建品牌,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领导更加有力,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顺畅和规范,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使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成效明显。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利用微信平台、公众号等新媒体,做好各种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完善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三会一课”制度,构建支部“微课堂”、推送“微视频”、进行“微学习”,增强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推动党建工作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促进,提供交流平台。
三 二级学院“三全育人”实践路径
“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中心在“育”、重心在“全”。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祖国医护工作者的重任,即要满足学生对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時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在求学期间出现的学业指导、思维能力、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和就业帮扶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及要求。作为高校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工作,二级学院如何发挥育人合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模式,并在所有教育教学环节中贯彻和落实下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学院坚持“教育以育人为中心,教师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师资建设为支撑和以人才质量为根本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医学与人文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学院在教育与培养过程中,深度聚焦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和组织等育人功能多维度有效衔接,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了高效运行十大育人体系。
(一) 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学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与育人保障功能,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落实了党员领导班子联系党支部制度,督促和指导党支部深入开展支部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在学生支部实施了“先锋助长”工程,全方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采取了量化考核方式,坚持政治标准严把关党员发展质量。按照“双带头人”标准要求,完成了学院教师党支部班子调整补充工作,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成员,力求实现党务和业务同向发力、联动提升。学院荣获中国思政会医学分会先进个人1人;四川省优秀党员1人,四川同心·服务团活动先进个人1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4人。
(二) 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内外兼修,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近年来,学院全力引导教师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提升课程趣味性和吸引力,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全过程,涵育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全方位实施课程内容改革,将新思想、新技术、新经济和新需求等融入课堂教学,深入开展研讨型教学、翻转课堂、PBL等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功能。认真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已立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17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2门。
(三) 着力加强科研育人
学院重视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学院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把科研引入教学各环节,明确科研育人功能,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和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深入开展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想品德;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训练,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加大对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和科研兴趣小组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争取做到学生在校期间人人进团队、个个有收获。每年定期在学生中开设有关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近年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60余项,完成开放性实验250余项;学生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约20余篇。
(四) 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学院拥有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1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满足学生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等需要,积极开展“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賽、“创青春”创业大赛、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等专业赛事,已连续举办了15届学生解剖技能大赛;15届学生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14届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9届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技能大赛;9届病理学实验技能大赛;9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7届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另外实验中心每学年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和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学生提供全天候开放培训。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依托周边地区、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近年来,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80多项、省级大创项目300余项,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挑战杯”四川省赛一等奖,以及各类全国技能竞赛和省级技能竞赛获奖70余项。
(五) 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引导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如2020年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四史”讲述大赛获得三等奖。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发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引领作用。长期坚持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典礼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围绕中华经典、传统节日等主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2019年,2名学生因“公交车救人”先进事迹被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力大。
(六) 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学院积极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和QQ群等新媒体载体,聚焦基层一线,面向师生,关注“学生成人成才”“教师成名成家”。通过议题设置、回应热点、强化服务、引导舆论,营造清朗、健康和文明的网络文化。强化紧贴实际、具有特色的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持续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工作。比如利用学院官方媒体医学常青藤,定期推送思政内容,把医学常青藤打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结合文化育人,利用网络多形式的推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七) 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学院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比如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和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同时积极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利用学校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和谐、幸福校园生态。通过主题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结合网络育人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八) 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学院结合学校“放、管、服”,完善二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提交岗位认知,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动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面对面接触学生、关爱学生,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制定班子成员分包一个中心、联系一个班级、引领一名学生党员和关爱一名困难学生的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制度,形成院领导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讲座及进网络的有效机制。党委负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不断优化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年均有数十名教师当选学校“三全育人”先进个人。
(九) 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学院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的师生座谈会,班子成员每位学期与教师谈心谈话一次,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积极简化学生办事流程,实施学生事务首问负责制,建立学生工作值班制度。主动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和加强监督考核,坚持与教务、后勤、图书和保卫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部门互联互通,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
(十) 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学院抓实师生资助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借助校园信息化建设,开展精准认定、精准预警、精准帮扶,实现精准资助,已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社会资助、勤工助学、校级奖助学金为辅助,以临时困难或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补充的资助体系,激励受助学生积极进取。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做强“有潜力”的社会资助,打造资助育人的文化品牌,凸显全方位资助育人成效,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返乡服务,在服务中锤炼专业技能,服务家乡、回报社会。
总之,“三全育人”是强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学校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二级学院则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学校从办学定位、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人才培养等环节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二级学院需大力实施“课程育人、心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资助育人”等育人工程,将职业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丰富育人实践的内容、载体,整合育人资源,凝聚育人力量,把立德树人贯穿育人全过程,在“关键细节”下功夫,在医学实践环节实现知行合一,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才隊伍建设水平,积极推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波.高校“三全育人”多位互动协同机制构建探讨[J].高教研究,2021(5):176-181.
[2] 赵鑫,李翀,王羚鸿,等.“三全育人”背景下内蒙古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隐性课程建设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2(19):141-144.
[3] 张猎,王涵,杨帆,等.构建医学生“三全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19,5(2):190-194.
[4] 闫献伟,杨阳,刘忠平,等.高职高专院校三全育人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2-96.
[5] 林舒.“三全育人”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现代交际,2021(9):88-90.
[6] 李婷婷.“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协同育人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7):148-149.
[7] 刘晓宇,王杰,余德平,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二级学院“1516”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31):57-61.
[8] 张恩祥,陈雄,鹰霍罡,等.“三全育人”理念下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四位一体”育人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4):8-16.
[9] 覃丽燕,邓砚,李丹,等.地方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2(22):7-9.
[10] 杨松涛.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探索——以亳州学院音乐系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2240(5):116-120.
[11] 汤海涛,王涵,杨帆,等.医学高等院校“三全育人”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1-5.
[12] 王小飞,丁维光,刘巍.医学院校“一主线三结合五维度”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4):41-45.
[13] 施博书,李旭东,秦雪,等.“三全育人”体系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升学工作路径研究——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23(3):145-148.
[14] 杨丽娜,王维,蒋春婷,等.“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职业认同培养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