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前世今生
2023-12-11邱益莲王义倩
邱益莲 王义倩
说起“义”,我们会联想到正义、道义、义气等。那么,“义”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呢?
因“义”的本意是重大活动时祭祀杀羊,后来就引申为一种庄严的道德准则,成为与“利”相关联的观念,如“义,利之本也”。从此,“义”常常与“利”结伴而行,从而形成“义利”之说。
据文献所载,早在夏、商时期就形成了“义利”的概念。《尚书·盘庚》有“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之说。《高宗肜日》中亦有“惟天鉴下民,典厥义”(上天考察下民,根据的是他们是否按义理行事)的说法。这时的“义”就是一种道德准则。《尚书·洪范》中明确提出了“遵王之义”的原则。周代就是遵“义”来治国的。
春秋时期,对“义”的探讨,思想家们更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义以生利”,也有人将义、利对应起来,认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既然义与利相伴而行,面对义与利,该如何取舍呢?老子认为,对待义、利应“少私寡欲”。老子之后的庄子,他干脆用对义与利的态度来区分世俗的君子、小人。他说:“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
对“义”论述最多的,莫过于孔子儒家。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亟须用“义”的规则来匡正人的思想,《论语》中光“义”字就提到过24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这些论述,几乎成了儒家影响后世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尽管儒、道两家对待政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老庄主张无为而治、遁世远人;而儒家则主张积极入世,明知不可而为之。可是,在对待“义”的态度上,儒、道有着惊人的相似,面对义与利的冲突,都主张重义轻利。这说明不管哪个思想流派,对作为社会人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良俗,是约定俗成的。
自从秦代焚书坑儒,士人的思想受到了钳制,再到漢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国的文化主流就是儒家文化,以致有人评价,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所以,后世文人学者,对“义”的内涵的阐述,基本是在儒家的框子内打转。
直到东汉曹操,他对“义”的理解仍是与儒家一脉相通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曹操《蒿里行》),在曹操的心里,犯上作乱就是儒家所说的不义,那么讨伐作乱之人的人,就是代表正道的“义士”。就连女流之辈的蔡文姬,也是把铲除“不祥”的人当作是义师,“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汉·蔡文姬《悲愤诗》)。曹、蔡对“义”的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同时代生活在同一个大环境下的人的认知是差不多的。这或许就是道德的同一律吧。
延续到唐代,凡是符合国家主流利益的行为,就被称作义举,这时的“义”已经是“道义、正义”的代名词了。如抗击外族他国或平定国内叛乱的军队,因他们的行动代表国家主流意愿,被称作“义师”,李白在《越中览古》中就把参与灭吴的战士称作“义士”,“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这里的“义士”就是越国的军人。
把“义”当成“正义、道义”,并非个案。唐人杜甫、许浑都是这样认为的。“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冬,唐军跟安史之乱的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这些平乱的军队,他们是正义之师,所以,杜甫称他们为义军,以此表达对平叛之师的敬意。镇压叛乱的义军全军覆没,作者感到无限哀痛,于是,他把主观之哀情通过描写天地辽阔、空濛凄清、寂静肃穆的环境,以天地同悲来沉重悼念“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悲惨事件。
在许浑的眼里,义,就是得道、有道。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当他穷奢极欲为所欲为时,最后被唐军所灭。“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许浑《汴河亭》)。作者借用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的典故说明隋灭陈是有道之军,而唐灭隋的时候,唐是有道之军。作者实际是讽喻晚唐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也会被有道之军消灭。
到了宋代,“义”已经从道义、正义向情义、侠义演变了,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情感色彩,江湖义气重了,国家大义退隐到历史的长卷中。宋人廖行之的“诗豪气侠负家传,平生重义不重钱”(《和汤无邪》),就刻画了一个诗豪气侠、重义轻财的侠士形象。苏轼也说:“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为了朋友之义气,就是千金都可以忘却,可见古人对情义的重视。
一部《水浒传》,更是把江湖义气渲染得淋漓尽致。燕青对主人卢俊义尽忠尽义,就是卢俊义被官府抄家发配,大难来临,他还是暗中保护,并射杀董超薛霸。在梁山英雄眼里,犯不犯法不是要考虑的,但江湖义气是不能不考虑的。当江湖义气凌驾于法律之上时,恰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混乱,社会成员的愚昧无知状况。
由于“义”走向了私人领域,有关“义”的成语更是不胜枚举。人们把重感情懂恩义并敢于为正义而奋斗的人,称为“多情多义”“大仁大义”“深明大义”“义薄云天”“舍生取义”的人;而对只为自己打算、不顾他人的人,就会用“薄情寡义”“无情无义”“见利忘义”“不仁不义”“背信弃义”等词来形容。一个“义”字,打上了丰富的感情色彩。
“义”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重大的使命,它沿着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一直走来,不断演绎,含义越来越丰富。由当初的杀羊祭祀,慢慢发展为义理、准则,再到道义、正义,乃至情义和江湖义气。每个历史阶段,它都有浓墨重彩的故事。在法制健全的今天,义,不再是江湖侠气了,它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正义、道义。
不过,无论“义”的前世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它的今生就是浩然正气、凛然正义,铁肩所担的道义,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捍卫法律的尊严!
可以说,义的前世今生,是一部社会进化的历史大剧。
[本文系省规划课题《将汉字结构分析运用到古诗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编号22PTYB07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