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觅良方
2023-12-11杨崇辉
杨崇辉
[摘 要]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采取有效策略,则是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班主任需要学会“望”家庭教育背景,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学会“闻”家庭教育方法,分别从教师和家长的角度多元化地获取指导方法;学会“问”家庭教育需求,注意家庭教育咨询的形式、内容和相关的期望;学会“切”家庭教育症结,分析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供有效解决策略。文章例析一线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采用的“望、闻、问、切”策略,为广大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7-0087-03
《古今医统大全》中有言“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好比一名医者为患者寻求治病良方,也需要做到对学生、对家长的“望、闻、问、切”。
一、“望”家庭教育背景
学生人格的形成同其原生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家长因为经济条件、社会关系、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有所不同。故此,班主任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首先应该准确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氛围。
一次暑期家访过程中,笔者重点走访了班里两个经常迟到的学生的家庭。经过实地探访发现,这两个学生虽然经常迟到,但是迟到的原因却大不相同。学生A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因属“老来子”,父母从小对他较溺爱。无论他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由于赖床和起床过程拖拉,学生A经常上学迟到。父母出于心软,对学生A的行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同样是迟到,学生B则同学生A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B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但因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策略等多方面原因,学生B的成绩总是难以显著提升。父母为了学生B的成绩能有所提升,开启了“熬夜模式”。每天高强度地学习让学生B倍感压力,同时难以获得充足的睡眠,以致经常迟到。
从上述两则案例中不难发现,虽然同是上学迟到问题,但因为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氛围的不同,其产生的原因是有所区别的。基于此,班主任应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在“望”家庭教育背景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望”学生家庭的“形”。中医的“望形态”是指望患者的形体和动态。班主任在观察学生家庭背景时,要留意学生和其家长的动作神态。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和微表情,班主任可以获得最为真实的信息反馈。其二,“望”学生家庭的“神”。“行”为表,“神”为里,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班主任应关注这一家庭的氛围和家风。了解家庭氛围甚至家庭文化,实质上就是在把握家庭内在的“神”。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好长期规划,要关注家庭环境的动态变化。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就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对指导的内容进行有效调整。
二、“闻”家庭教育方法
所谓闻其道,授其业。“闻”即“听”,这对于班主任而言是基本功,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更是寻找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给予家长合理的家庭教育建议,靠的正是平时班主任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并给予家长建议。
(一)“闻”教师之言
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或者是“单打独斗”。近年来,随着各学校班主任共同体的构建和各类论坛、座谈会的开展,教师之间共享家庭教育方法的机会越来越多。首先,班主任可以从其他具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处获取家庭教育方法。例如班主任可以从定期举行的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座谈会,或者由专家开展的专题讲座中汲取养分。其次,班主任要重视任课教师给予的建议。班主任在工作当中难免有盲区,而任课教师在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學生在家庭之中的不同面。针对任课老师的建议,班主任要及时汇总整理,并反馈给家长。最后,班主任需要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家庭教育方法的凝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积极开展自我反思。教学需要反思,家庭教育指导亦如此。自我反思其实也是一种“闻”,“闻”过去的经验,明确接下去的工作方向。当然,班主任也可以将实践经验总结、撰写成学术报告或者学术论文,将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沉淀下来。
(二)“闻”家长之言
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实质上也是班主任和家长相互吸取经验,共同成长的过程。值得关注的是,班主任在家访或者电话访谈时,也能汲取到优秀的教育方法。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开展得较为优秀的家长,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方法。
笔者班里的学生C就拥有较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和学生C母亲的沟通中,笔者了解到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方法,像是设立“家庭银行”,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开展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进行家庭打卡活动,养成孩子端正的行为习惯。
长期以来,因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家校联系时常遇到各种难题。现阶段,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建立“同侪互育小组”。“同侪”指代同辈,“同侪效应”能激发家长之间的教育凝聚力。例如,班主任组织家委会成员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引导家长集中讨论家庭教育的方法,以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的兴趣。班主任也可以适当进行引导,将家长的闲聊内容变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班主任可以协同学校,推动家长互助小组的建构,利用家长结对、互助、互育的三位一体模式,向家长传达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充分配合“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解决学生的成长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问”家庭教育需求
“问”基于“闻”,指询问、咨询。相较于“闻”,“问”的内容更注重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侧重于他们动态的表达、需求。家长和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源自他们的需求,在“问”的时候,班主任既要关注形式,又要关注内容实质,还要问出家长的期望和学生的困惑。
(一)“问”之形
“问”是一种沟通,如果想让沟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那么班主任必须在“问”的形式上下功夫。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注意沟通的态度、语气。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发现家长存在焦虑情绪,尤其是谈论有关孩子逆反心理的话题时,家长会显得格外急躁。此外,学生有时会因紧张缺乏和班主任的有效沟通。这一现象在家访时更为明显,父母在场时,学生更加不敢和班主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想要提升沟通效果,班主任要熟练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平复家长和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注意沟通渠道多元化。除面对面访谈外,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问卷调查等渠道,直接或间接进行家庭教育咨询。
(二)“问”之道
形式和内容应相统一。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为家庭教育的核心。重形式、轻内容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是有害的。指导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一次家长会结束后,一名家长同笔者提到最近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每天出门前总是找各种理由,希望父母替他向老师请假。对此问题,笔者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对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做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并进行了相关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生平时有慢性肠胃炎,早上起床时容易干呕,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孩子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身体的不适,但父母却认为孩子是在找借口不去上学。在同家长交谈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其实家长真实的需求是希望孩子能够养成克服困难、不轻言放弃的品格。针对双方的需求,笔者向家长和学生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让父母能够更关心孩子的身体情况,让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要注意内容指向的准确性。班主任在指导时切忌言语含糊不明,有些情况下更是要直切主题,点明问题。
(三)“问”之期
家长和学生的家庭教育需求总是在动态变化,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预见性,要带有预判性地“问”,“问”出家长和学生的期许。笔者班内的学生D学习了很多年的计算机编程,参加过多次省、市级竞賽。虽然学生D有诸多参赛经验,获得不少奖项,但其父母却从来没有关心过其是否真的喜欢计算机编程。同学生D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D对天文非常感兴趣,私下也阅读了很多科普天文知识的书籍,而对计算机编程似乎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学生D希望父母能够支持自己所喜爱的,从而花更多的时间在天文学习上。在和学生D的父母沟通后,其父母也逐渐理解了孩子的兴趣所在,选择支持自己的孩子。从上述案例中不难发现,在家庭教育中,班主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问”的核心正是让父母和孩子双方知晓彼此的真实需求,并寻找满足的条件。
四、“切”家庭教育症结
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切”,强调找寻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切”问题
中医领域中,切脉只是“望、闻、问、切”四诊之一,有些病变不是单凭切脉就能做出诊断,应该与“望”“闻”“问”合参。“望”“闻”“问”是让潜藏在家庭教育当中的症结显现,而“切”则是对问题定性,找出问题根源。例如前文提到的学生A和学生B的迟到问题。迟到只是这两个学生问题的表面。学生A的问题实质上是父母溺爱,学生B的问题实质上是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如果只是单纯地对迟到问题进行处理,那只能治“标”不治“本”。在直面问题本质后,班主任才能进行有效处理。
(二)“切”原因
寻找到问题本质后,还需要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面对家庭教育问题,班主任切忌轻易地下结论给出方案,而应当先多角度分析。例如造成学生D与父母冲突的原因是综合的。其一,学生D本人性格较为内向,平时和父母沟通较少,在父母面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二,父母对学生D有较高的期望,希望他可以通过竞赛考取理想的学校。其三,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学生D的成长有所疏忽。学生D的父亲从事外贸行业,平时出差较多,孩子的教育更多是由母亲操心,而学生D的妹妹还小,其母亲有时会略有些分身乏术。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症结总是由多因素引发的,班主任对此要有所重视。
(三)“切”方案
“切”方案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之前的一切分析和准备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出方案。“切”方案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方案要具体、可操作性强。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容易出现“一刀切”问题。班主任在进行指导的时候,要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给每个问题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其次,方案要有动态性。家庭教育问题总是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班主任需要有长远的眼光,能对其进行动态分析与追踪。最后,方案需要有明确的对象。家庭教育涉及父母和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案,服务的对象应当是明确的。由于家长和学生的视角不同,同一个方案也要相应做出调整。此外,针对学生的方案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针对家长的方案则要更加注重思想沟通、行为内化。
总之,家庭教育指导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细心判断,巧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做学生家庭的“良医”,为学生的家庭教育寻觅良方。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卫秀.班主任沟通心法之“望闻问切”[J].江苏教育,2018(87):14-15,18.
[2] 邵莉. 刍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一).[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23:436-438.
[3] 刘逢彦.班主任家校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2):114-116.
[4] 徐辉.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2(21):56-57.
[5] 刘会平.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途径及方法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38):68-71.
[6] 胡林霞.班主任管理的“望闻问切”[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3):11.
(责任编辑 农越华)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生成长指导”课题“‘同侪互育’模式下的青少年内驱力培养研究”(编号CD22006)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