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探讨

2023-12-11邱文君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16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水体

邱文君

(乌苏市环境监测站,新疆乌苏 833000)

0 引言

水污染一直都是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水资源问题的重视,对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管。从水环境监测等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水污染防治方式进行创新。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污染监测能力与污染防治力度不强,在防治技术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我国生态治理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当前,水环境监测已经成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更是优化生态环境的主要工作之一。水污染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水平,并且水体环境还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若其出现了严重污染,就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出现用水安全等问题。比如,城市周边的湿地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可以抵御洪水、调节径流,具有调节气候等作用。同时,良好的湿地水体环境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景观环境[1]。但是,湿地水体的质量发生变化,会对城市河流水体带来影响,若不进行有效治理,还会对饮用水源造成影响。因此,要认识到定期监测水环境的重要性,注重对水污染的有效防治,对现有的监测与治理环节进行完善,提高水环境质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2 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防治中的问题

2.1 水污染监测意识不强

在具体的水体检测与防治工作中,监测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水污染检测能力和意识不强,并不重视此项工作,造成监测的数据缺乏一定的真实性,降低了监测的质量,增加了后续污水处理工作的难度。

2.2 水污染监测机制不完善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可以发现,一些地区的水质监测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部分地区一般只有简单框架,没有结合监测与防治的内容制定完善的水环境监测体系。虽然近年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大部分的地区对原有的监测技术进行了创新,但是监测技术与水质监测环境之间并不是非常适配。另外,地方水环境监测部门没有及时引进完善的监测制度,影响了各项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

2.3 水污染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不强

在大部分的水污染监测工作中,受到地质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影响了所获取数据的真实性,水环境监测的结果直接影响污水防治与处理的效果。

3 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3.1 3S 技术

3S 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在计算机或者通信技术基础上,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处理。3S 技术除了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监测以外,在监测速率与效果方面也具有非常好的优势,具有成本低、经济适用性强等特点。但是,3S 技术在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我国地幅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区的水质存在显著差异,难以充分发挥3S技术的作用。因此,可以促进3S 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的有效融合,扩大水环境监测范围,提高整体的监测效果。

3.2 物联网技术

新时期,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关键技术,基于通信网络技术或者射频识别技术衍生出来的追踪性技术,这种追踪性技术可以对水质环境进行全方位与立体化监测,深入探测监测区域不同的水质状况,帮助监测人员全面掌握河流断面水量情况,通常不会对流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水质进行监测,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收集,确保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对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水质数据获取的真实性,为后续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强化水质监测工作的效果,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3.3 生物监测技术

使用生物监测技术对已经被污染的水资源、水源流域进行监测,这种技术能够监测水资源的实际污染程度。由于造成水污染的因素比较多,水质会受到微生物的影响,并且水资源在污染后出现水质变化。因此,合理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对不同水源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全面监测,如微生物的实际现状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水域被污染的程度,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3]。此外,生物监测技术还可以对水源环境中不同生物的生长或者活动变化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整理形成健全的水质机制,为后续的水质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4 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的措施

4.1 加大水污染监测与防治力度

(1)给予充足的资金,积极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对现有的环境与水资源监测系统进行完善。(2)相关监测部门要对监测权限进行合理分配,建立责任制,明确不同阶层的责任,提升自身的监测能力,充分发挥岗位的作用和价值。(3)通过现代技术对水污染防治与监测系统进行改善,实现水污染相关工作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互联网了解水况,进行实时观察与记录,整合数据报告,强化水污染的监测效果。(4)提高样品采集质量。对水污染中的样品进行采集时,要注意对样品数量的控制,确保其合理性,注意样品的广泛性。同时,还要控制好采集的质量,确保样品采集的有效性。特别是一些重点位置,在采集后需要对样品进行科学分类,实现编码标注,注意保存[4]。如果对同一区域的样品进行采集,需要多次采样,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区域的样品情况,最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将其作为检测点。此外,在对样品进行采集前,要对取样的容器、工具等进行检查,如温度计、计量器与取样器等,这些设备都需要满足我国的监测标准。完成样品采集后,在对其进行运输时,尽量使用密封容器,需要保存在特质的采样箱中,避免样品出现质变等情况。

4.2 做好地表水环境监测,实现全程质量控制

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时,通常以采集水体样本这种形式开展,所采集的水体样本要进行水体污染的综合性分析。水体样本中的物质成分非常复杂,若只对此样本进行整合与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在此情况下,需要去除样品中的干扰,必要时还要提取浓缩样品,确保样本与水体分析的有效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5]。通常来说,不同环境中的水样来源存在差异性,物质的组成成分也不同。因此,在对样本进行处理时,需要结合其特点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当然,对地表水的环境样品进行监测,除了要及时发现其中的有害物质,还需要分析水环境质量,监测样本中的物质组成成分,获取更准确的监测数据。同时,还需要清除阻碍或影响检测结果的物质。将样品融入水环境检测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有利于对结果的准确分析。

4.3 加大水污染防治宣传力度

大部分企业对水污染防治工作并不重视,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影响了污染监测的效果,不能全面反映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污染监测工作的重视,除了要提升水污染的防治水平,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借助讲座、微信、广告牌等不同的方式,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资源的保护,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水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治理,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

4.4 分析水污染样品的准确性

在水污染的监测过程中,对样品的分析是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水污染的监测效果。完成水样采集后,要分阶段对不同的样品进行分析,确保人员、设备与分析环境的统一性,消除影响样品分析准确性的因素,重点控制温度与湿度等因素。同时,水样检测中要注意试剂的配制工作。例如,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若校准线出现了变化,则要增加一些测试环节,根据不同浓度适当增加不同强度的溶液。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与以前的曲线进行对比,确保样品获取的有效性。

4.5 重视信息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需要明确水污染监测流程,获取精准的数据信息,为后续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水污染监测中相关数据的精准性直接影响水污染预防和治理的效果。因此,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确保水污染监测的有效性。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前,要仔细核对各项环节,确保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规范开展,不能随意更改监测到的数据。结合得出的数据与分析结果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找出污染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时,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判断。

4.6 加大监督力度

健全的监督制度是当前预防水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属于监督水污染的主体,需要积极履行对水环境的监督职责,加强对水污染的预防。要想加大水生态环境的监督力度,不仅需要深入基层进行宣传, 还要与媒体积极合作,借助互联网、电视等方式强化人们的监督意识,保证全民可以投身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强化水污染防治效果。此方式除了可以规范企业和居民的用水行为,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乱排、乱放等行为,督促企业对水资源进行正确处理,科学合理地排放污水。同时,还要规范农民的行为,引导其科学应用化肥、合理控制农药的应用量[6]。各地区行政部门要对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加大对水污染的防治力度。当然,地方政府需要健全奖励制度,对于表现好的人员与企业要及时进行表彰,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出现不规范的用水问题。

4.7 健全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防治效果,相关部门之间不仅要积极合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现有的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注意对水环境风险的预防,实现对水污染问题的有效处理,确保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此过程中,还要将水污染防治放在水环境处理工作的关键位置,在监测的同时,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并且对区域中的水生态环境进行协调管理[7]。对水资源进行持续应用时,也需要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对各类污染物的有效处理,避免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产生破坏。此外,完善的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理难度,有利于提高整体水环境的预防与治理效果,确保水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优化整个水体生态环境。各地的政府部门要带领群众与企业投入水污染防治等环保事业,最好将水环境监测和防治任务作为工作的要点,结合当前的水资源管理情况,制定完善的防治规划,从根本上提高水污染的防治效果。

5 结语

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已经成为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水污染监测工作中,要注意有效应用不同的监测技术,科学分析水体样本,找出导致水污染的原因,从不同角度出发加强对水污染情况的有效预防。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水污染监督与监测机制进行完善,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水体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欧盟将禁止八种水体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