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2023-12-11李大吉南京中励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李大吉 南京中励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确保企业财务稳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由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本质和特点,进而探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与财务相关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其涉及企业的资金状况、资产质量、债务水平、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财务风险反映了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经济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时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是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二)财务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1.加大资金压力与融资难度
随着企业规模和项目复杂性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财务风险的增加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可能导致资金短缺,难以满足项目的正常运转和资金需求。此外,财务风险还会降低企业的信用评级,尤其是在债务水平过高的情况下,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信用评级下降将使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债务融资成本上升,从而增加融资难度。
2.盈利能力下降
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偿债风险增加企业的债务成本,高额的利息支付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使得企业盈利受到压制。另一方面,市场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项目利润率降低,尤其是在市场需求不足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限制企业进行资本积累和再投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
3.项目推进受阻
财务风险增加将导致项目资金短缺,进而影响项目的进展和完工时间。建筑施工项目通常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并且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不稳定的现金流。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或无法及时筹措资金,项目推进可能会受到阻碍。项目推进受阻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增加项目风险和合同违约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业务合作。
4.市场竞争地位下滑
财务风险的存在可能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财务风险会影响企业的信誉,降低客户和供应商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客户可能担心企业无法按时完成项目,而供应商可能担心企业无法按时支付款项,进而影响业务合作。另一方面,财务风险可能使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竞标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财务担保,导致在市场中的地位下滑,错失新项目的机会。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
其一,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全面识别潜在风险,包括债务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影响企业自身的财务稳定性;其二,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这有助于准确定位主要风险和优先处理的风险;其三,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设定明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例如降低偿债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和保障项目推进等。这些目标将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其四,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有效的策略制定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各类潜在风险;其五,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包括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等,同时与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以此来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其六,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密切关注重要风险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信号。这可以帮助企业及早应对风险事件,防患于未然;其七,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资金运作,确保项目和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流动性风险;其八,企业需要合理规划债务结构,确保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的平衡,降低偿债风险;其九,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降低项目推进受阻的风险,进而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和成本风险。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盲目投标风险
首先,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盲目投标的情况,缺乏对合同评审的严谨性。一旦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评审中未进行充分的法律和商业条款审查,会导致重要条款约定不明确,将增加在项目执行中产生纠纷和争议的风险。这些纠纷和争议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其次,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设立分公司、引进合作人和承包人时,若未严格执行“守信用、懂经营、会管理”的条件要求,将导致企业难以有效地筛选出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承包方,无法胜任项目要求,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最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潜在项目的综合评定和尽职调查。在投标过程中,若企业未对潜在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将难以全面了解项目的潜在风险和商业前景。这样的不足可能导致企业选择了风险较高的项目,增加了项目执行阶段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二)施工成本控制风险
首先,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未能按计划跟踪核算责任目标成本,这也意味着企业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可能导致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的费用变动无法敏锐地察觉和迅速作出调整,使得成本逐渐失控。特别是在材料成本管理方面,如果企业未对其实施足够高的管控要求,可能使得采购、储备和使用材料等业务环节存在漏洞,导致成本的不合理增加。其次,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过多地开设分公司并快速扩张,导致人员队伍不充沛。同时,频繁采用分包和劳务分包形式实施项目,可能导致分包单位选择不慎。这使得现场的管控能力不足,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受到影响。或是企业未对分包单位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和监控,可能导致分包单位虚增成本,甚至存在违规作业和偷工减料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进而导致项目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三)竣工结算阶段财务风险
首先,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可能导致竣工结算风险。一旦企业前期未能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和论证,可能导致企业在承接工程时无法合理评估资金垫付的风险,选择了垫资比例过高的项目,进而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对逾期支付未实施充分的惩罚措施,可能导致发包方在竣工结算过程中未按时支付款项,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回笼。这些问题在事前管理中未得到有效解决,使得企业在竣工结算阶段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其次,竣工结算阶段的财务风险还受到发包方主观原因的影响。例如,发包方可能面临资金紧张、拖延审计或决算、恶意拖欠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发包方可能不认可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的产值或结算金额,引发争议,导致未支付款项的拖欠。此外,如果发包方出现破产等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应收款项无法结算。这些主观因素增加了企业在竣工结算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后,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未形成制度化的分包管理模式可能导致分包方工程结算风险的产生。如果企业在与分包方的合作中未建立完善的分包管理机制和流程,可能导致对分包单位工程进度和签证数据的审核及把关不到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分包方的工程进度滞后或产生变更,进而影响工程结算的及时进行。此外,未形成制度化的分包管理模式还可能导致对分包方履约能力的判断不充分,从而增加了与分包方工程结算相关的风险。
(四)涉税管理阶段财务风险
首先,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的不当操作可能导致税负风险的增加。例如,企业可能采取虚假交易的手段来套取利润,从而导致企业未能真实反映增值税进项和销项税额。由于未能真实反映交易额,企业的税负可能不平衡,最终使得风险产生。这种不当操作可能出现在企业为了逃避高额税负而采取的非法手段,从而导致企业在涉税管理阶段面临风险。其次,企业的管理水平薄弱可能导致未能充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增加了企业的税负。税务筹划是企业在合法范围内利用税收政策的优惠措施来降低税负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不足,可能导致未能充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这使得企业未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政策的优惠,增加了企业在涉税管理阶段面临税负增加的风险。最后,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一些特殊材料无法取得发票,以及劳务分包的发票税率较低等因素,也会导致企业整体税负提高。对于一些特殊材料或劳务,可能由于特殊情况无法取得相应的发票,这使得企业无法将这部分成本纳入税收抵扣范围,从而增加了税负。
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投标阶段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首先,企业应加强项目前期的实地考察和合同评审工作。通过实地考察,企业能够全面了解项目所处地域的市场状况、政策环境和竞争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在合同评审方面,企业应仔细审查项目合同的各项条款,确保合同内容明确、权责清晰,避免合同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其次,为避免承接垫资过高的工程,企业应有选择地承接项目,提高源头预防能力。对于垫资比例较高或风险较大的工程,企业应审慎评估和考虑后再决策,避免因项目风险导致资金紧张和财务压力增大。此外,企业应对投标决策采取灵活的报价方法,不盲目追求低价投标,而是充分考虑项目成本、风险和预期利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报价策略。再次,在投标前期,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对业主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通过对业主信用的了解,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项目合作的风险,避免因业主的信用问题而导致合同履行和收款的困难。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人员培养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投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确保投标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公平,避免信息失真和造假行为。最后,为降低施工项目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项目发包人资格审核制度,并完善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在项目承接阶段,企业应对发包人进行资格审核,确保其合法合规,并与发包人充分沟通,明确双方权责,降低合同风险。
(二)施工阶段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制定项目经理成本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并设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确保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成本预算方面,企业应细化成本预算,并对项目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偏差,避免成本失控导致的财务风险。其次,在选择分包方时,企业应审慎选择,确保分包方的资质和信誉良好,并建立完善的分包方管理制度。对分包方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加强对分包方工程进度的审核,确保分包方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通过有效的分包方管理,降低分包方带来的施工风险,提高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最后,企业应实行集中化资金管理,建立规范的资金审批和支付流程,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作。在支付款项时,企业应按规定扣留风险金,作为应急备用款,以应对突发情况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监控和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风险,确保项目的资金供应和运转顺畅。
(三)竣工结算阶段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竣工结算工作,建立完善的结算机制,确保结算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在项目竣工前,企业应严格审核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进度与合同要求相符,避免因工程延期或不达标准而影响结算进程。同时,企业要定期进行工程款对账和结算管理,确保结算金额准确,防范结算风险的发生。其次,企业应建立完整的文件存档体系,及时保存和整理与竣工结算相关的各类文件和资料,为结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建立规范的结算文件存档流程,确保结算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避免因文件遗失或混乱而影响结算结果。最后,企业应加大应收业主工程款的催收力度,确保结算款项及时到账。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清欠管理部门,制定清欠规章制度,跟踪并掌握应收款项的清欠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和业主,采取有针对性的催收措施,确保催收工作的高效进行。同时,可签订考核责任书,对清欠管理部门进行考核,激励其加大清欠力度,推动结算款项的催收工作。
(四)涉税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首先,企业应加强税务筹划和账务处理工作。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能够合法合规地降低税收负担,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账务处理制度,确保企业的账务记录准确、清晰,并及时申报税款,避免因税款申报不及时或错误导致的税务风险。其次,企业应严防涉税风险,特别是空转走单和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建立严格的发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对发票经办人进行培训和考核,要求其提供真实业务承诺书和相关支持文件,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于发票的使用和归档,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规定,避免因发票管理不规范而引发的税务风险。最后,为及时协调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企业应建立工程项目税务台账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台账,企业能够及时掌握涉税信息,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税务风险,确保税务事务的规范和透明。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涉税政策的研究和了解,及时调整税务筹划和经营模式,以适应税收政策的变化,减少涉税风险。
结语
当前,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时,建筑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只有有效识别和应对风险,建筑施工企业才能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