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铅山河口明清古街古建筑门头装饰审美与保护研究

2023-12-11李有为江西服装学院

天工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古街会馆药店

李有为 江西服装学院

古建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修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铅山河口明清古街的很多建筑仍保存完好,被称为商业建筑的博物馆。铅山县因历史上产铅而得名,明中期,铅山因手工造纸业发达,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手工业区域,也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清代,河口镇发展达到鼎盛,各地商家云集,创业定居,形成了九弄十三街的基本格局。主街沿信江而建,东西走向,各色商铺鳞次栉比沿街而立。惠济渠贯穿河口镇,会馆、民居建筑沿惠济渠两岸有序排开,十座石桥把巷子连接起来,接着主街一直通到铅山河。一江一渠的规划丰富了街巷的空间布局,矗立着五千余家商店,还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涉及人们的吃、穿、住、行、教育、娱乐等。根据古镇的历史特点,大致可分为公共建筑、商铺建筑、纯住宅建筑三大类。公共建筑有会馆建筑、厂坊建筑、码头建筑、教堂建筑和寺庙建筑等;商店有纸号、茶行、布号、药店、书局、文具店、五金百货、南北杂货以及手工作坊等;住宅建筑主要包括长期居住的商人及家属和一些服务业人员的居所。不同地域的人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样式,需要我们精心研究学习,合理保护和宣传,以提高其文化价值。

一、河口镇古建筑风格分类

河口镇的古建筑风格,以“赣东北地方手法”为主,又融入“官式手法”,融合赣、皖、闽、沪、浙等地的建筑风格,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主要有当地传统式样的阁楼式、门罩式、楼廊式和门楼式。[1]

1.阁楼式一般为两层,底层为店面,楼层较高,便于商品展示和存放,立面大多用木材制成铺面,店门可全开,平时可根据需要开放,调整进出空间;二层为储物阁楼,层高较小,开有小窗,便于通风和采光。

2.门罩式多用于民居,建筑立面造型对称,比例合理,给人以开阔大气的感觉。大面积铺设青砖墙,中间设一个木质双开门,两边设小窗,窗格、匾额及门罩为木质的,与大门相契合,石门的门梁、门枕、门槛使用青石制作,与墙脚相呼应。整体繁与简、大与小结合,显得大方得体。

3.楼廊式建筑是传统阁楼式与西方建筑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建筑立面形式。单开间为多进式的二至三层的砖木结构房屋。店门同样用木板制成,可以灵活拆装,以调整店堂空间。楼廊式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二层沿街窗台,窗台通常向外挑出 600 mm 左右,形成木栏杆的走马楼,砖墙的稳定、厚重与木质结构的精巧、轻盈结合,融入古街中显得独具魅力。

4.门楼式建筑是由石库门建筑发展而来的。而石库门建筑本身也是一种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吸收了江南地区汉族民居的式样。古镇门楼式建筑一般面阔为一至三间,高三至四层,立面为砖石结构,以石材做弧形门顶、门框,以深色实心厚木做门扇,门楼整体装饰丰富,装饰风格中西杂糅,层次丰富。

二、河口镇古建筑门头装饰审美

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2]建筑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交流影响下,古街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建筑样式,集中体现在建筑门头上。

(一)建筑门头装饰的功能美

1.会馆门头的身份和内涵表达

会馆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同乡文人、商人或同行业人员组建起来的组织机构,是“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的集会、议事之所。鼎盛时期,河口镇有20 余家会馆,至今仍然遗存吉安会馆、山陕会馆、旌德会馆、建昌会馆等商业会馆,会馆装饰是所有者财力和思想的直接体现。从空间造型上看,会馆门头一般为左右对称结构,给人以稳定庄重之感。各会馆在大门上方都有名人撰写的匾额,以表明身份,在匾额上方放置本地所信奉的神祇。如吉安会馆门匾上书写“吉州福地”四字,门梁上有四个石材门簪,虽然已经不具备木质结构的加固功能,但其装饰图案和规格依然能体现会馆的地位。再如福建会馆在建筑规格上按照皇宫殿宇构建,使用了黄色琉璃瓦、歇山顶、飞檐翘首,显得金碧辉煌。现在虽然残缺不堪,“福建会馆”几个字已模糊不清,但会馆门楼规格及其装饰的繁华程度仍体现了贵气。

2.商铺建筑门头身份及销售内容的广告作用

商铺建筑首先要凸显其商品信息,要把店名放在最显要的位置。如金利合药店,将刻有“金利合”三个鎏金大字的青石匾额嵌入二层正中偏下的位置,处于整体建筑立面的最中心位置,青石匾额上方又嵌一个圆形镂雕店徽,内容与采药有关,人物动态分明,构图平稳,手法精湛,很好地体现了商店的精神内涵。再如吉生祥药店,“吉生祥”三字高悬在一层横梁之上,显得既大气又稳重。恒孚煤油栈使用比较简洁的装饰,门梁石上的门匾刻有店名,字体与门仪、枕石的气质相符,整体严肃大方,充分体现了店家的实力与内涵。

另外,有的店铺装饰有标语,以凸显诚信的文化理念。如金利合药店大门两边各开一扇窗户,每扇窗户两边各挂一副对联,里面的对联为“精制饮片丸散,杜煎虎鹿龟胶”,外面的对联为“诚心室老药铺”,表达了药店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内容。匾额两边也有一副对联,内容是“采办参茸燕桂,拣选道地药材”,与一层对应,二楼外围的柱面上的对联为“发展中华国药 保障人群健康”,既宣扬了药店的经营理念和宗旨,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事的方法。

3.弄头装饰的指示作用

河口古镇有九弄十三街,每条与主街相连处都有弄门头,门头上写有弄名,以辨方位。巷弄门头装饰与阁楼式店门相似,有两三层高,底层门柱与左右店面高度持平,门梁、门匾装饰有对称的吉祥浮雕图案,雀替多为几何结构,显得较为大众化。

(二)建筑门头装饰的文化美

1.强调艺术美的门框装饰

门头装饰中最突出的是门罩、门梁、门仪、门枕石等装饰,这些部分都是在具有建筑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装饰加工,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增强视觉美感。有些门罩用木质材料做成多层复杂的装饰结构,雀替上装饰各种祥瑞图案,有的会馆门头上还用石材制作门簪,门簪截面装饰有吉祥图案,这完全是文化理念传承和视觉审美的需要。

2.呈现庄重、吉祥思想

从一楼看,金利合药店大门两侧的石柱庄重美观,从上到下分为五层,最下一层模仿古代的石墩,方形给人以稳重感,石墩还刻有代表“如意”和“生平”的吉祥图案。再上一层有一个花瓶放在特制的基座上,花瓶表面刻有数条鱼,瓶上插花,内容为两童子手拿铜钱纹及梅花,再往上是方形柱顶造型,为了承载上方弧形的重量,达到视觉和谐,设计十分精巧。整个造型寓意四季平安、招财进宝。吉生祥药店属于楼栏式与门楼式相结合的石库门风格建筑,有上下两层,左右开窗,不同的是,二楼的窗外有美人靠坐围栏装饰,中间的牌匾上方是三维雕塑,以福、禄、寿三星作为店标,与上下三幅的内容相呼应,体现了商店的宗旨。众多的阁楼式店门装饰主要集中在木质门梁和门枕石上,多以祥云、牡丹、菊花等常见纹样浮雕进行装饰。店门为可拆卸的长条木板,白天开张时可完全打开,不需要进行过多装饰。

三、铅山河口古街建筑门头保护与文化宣传

古建筑文物修缮首先应遵循安全原则,古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即使是石材构件也不可能完整如初,必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侵蚀,如果以完全恢复原状为原则,不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降低建筑的文物价值。其次应遵循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最后应遵循风格统一的原则,经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添配的石料应与原有石料的材质相同,规格相同,色泽相仿。补配的纹样图案应尊重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在修缮前尽量排除造成损坏的根源和隐患,利用旧料进行修缮,应以预防性的修缮为主。[3]另外,由于单体商业建筑体量都很大,修复起来消费巨大,因此,对于门头的修缮是相对可行的。

(一)突出木质装饰风格的统一性

商业街大部分是赣派风格的建筑,这类建筑店门结构相对简单,以木质材料为主进行组合设计,整体装饰较为简洁。在一堡街、二堡街上,有的保存较为完好,有的则破败不堪,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遵循前面提到的修缮原则基础上,把整条街近似的赣派店面统一起来,尽量做到修旧如旧、整齐划一。然而,当前把所有新开店的门匾统一色彩和字体,机械地悬挂在横梁之上,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建筑风格的统一是值得肯定的,但招牌的统一与当年商业的景象是不相符的,而且从视觉上来讲,门匾挡住门梁的做法给人以破坏感,使建筑主体被破坏,很不美观。

(二)突出特色构件的修缮

有些建筑装饰具有明显的他乡特色,如金利合药店、吉生祥药店的弧形门顶和窗户顶、民居建筑的门罩和门匾装饰。在修缮时要对这些具有典型特征的部分进行处理,遵循古建筑修复原则,使这些富有视觉美感的造型继续凸显出它的气质。有的建筑门罩、雀替比较有特点,可以加大修复力度。

(三)适当保留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痕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街的很多店面的石柱、门框、门匾上的雕刻被损坏,稍大面积的墙面都被粉刷成白色,写上宣传标语,木板店面也写上了标语,现在这些标语还隐约可见。有的随着自然的风化或人为的清理,石灰墙面脱落,露出斑驳的青砖墙面和残缺不全的浮雕,如福建会馆、吉安会馆、吉生祥药店的外墙面等。由于清理不彻底,我们可以从一个门楼上看到不同时代的装饰痕迹,可以感受到建筑所经历的时事变迁。笔者认为,适当地保留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痕迹是必要的,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思想的载体,它既可以是当时建造者文化思想的载体,也可以是后来者传递信息的载体。不同时代留下的痕迹,可以更好地让后人理解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更能理解历史的厚度与深度。

(四)适当保留残缺样式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一些已经残败的装饰物件进行固定,可以让人们看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效果。如今,很多古建筑或古街焕然一新,虽然建筑形制和色彩符合当时的形象,但缺少年代感,给人以强烈的仿制感,削弱了人们了解建筑背后故事的冲动。笔者认为,整条古街不必完全修缮如初,在大部分得到修缮、复原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破损的物件保存下来,可以是断裂的窗格、剥落的墙皮或残缺的浮雕,从而让观者更好地体验不同时期的信息,感受古街的历史。

(五)数字记录与宣传

由于财力有限或管理缺乏的原因,如今古镇只有十几处代表性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大多数店面的店门、居民楼的门楼都没有得到及时修缮。很多极具特色的装饰正在快速腐坏,修复起来非常困难。然而,数字虚拟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建昌会馆虚拟视频很好地把会馆建筑的搭建过程展现出来,人们通过最后的虚拟形象感受到会馆建筑的宏伟与瑰丽。基于此,古街上的其他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虚拟视频制作。

1.对建筑门头制作过程进行数字演示

这样可以详细地展现复杂门楼雕刻制作的过程,也可以展现其不断损坏的过程。从时间的维度来考虑,可以把不同阶段的装饰变化通过动画呈现出来,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建筑从建造到毁坏的整个过程。从宣传的角度来看,把视频配上语音和文字,可以包括建筑的所有者信息、结构、装饰等,也可以对发生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让观众更详细地理解商业建筑的魅力。

2.建筑门头不同时期被修改的虚拟展示

例如金利合药店,现如今看到的“金利合”三个字是2015 年前后重新制作并装上去的,原来的浮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已被损毁,最上层的“药材通商”四个红色大字在2015 年前后的古镇开发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又如吉生祥药店,“吉生祥”三个字之所以保存了原貌,是因为其经过粉刷,之后在开发过程中上层石灰被清除得以重见天日,一、二层之间的标语也被恢复到初建时的状态。每一个痕迹都诉说着一段历史,我们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呈现出来,再配上讲解,使人们更加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及故事,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四、结束语

建筑门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建筑的保护问题,跟上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使用先进技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让古代建筑文化得到传承。现在,铅山河口明清古街的建筑门头附着着各种标牌、电线、小盒子、动物巢穴等,我们可以通过数字艺术去呈现每一个标牌后面的故事,展现人与建筑的关系。

猜你喜欢

古街会馆药店
《古街夜景》场景设计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岩九饮会馆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药店里与大表哥偶遇
镇远·两湖会馆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
医保药店和非医保药店价格差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