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理异彩 文史相彰
——读《海州有部镜花缘》

2023-12-11王震彩

连云港文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李汝珍奇书镜花缘

王震彩

古典名著《镜花缘》与海州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最近读到徐习军、于洋新著《海州有部〈镜花缘〉》(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全新的视角,汲取前人研究的精华,补遗前人研究的疏漏,结合当下民间学人和自己的最新发现、感悟,通过烦琐寂寞艰辛研究,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间耙梳,进行了对奇书奇人奇镇奇郡奇缘研究之研究,成就了这部洋洋四十万言的新著。

奇书:国内国外《镜花缘》

众所周知,被胡适、鲁迅等大师推崇的文学名著《镜花缘》是一部公认的才学奇书。《镜花缘》以“论学谈艺”的形式,揭露世态、炫耀才学,倡导男女平等,宣扬妇女解放。也许今人不足为奇,但在李汝珍生活的年代那可是了不起的事情。鲁迅先生认为《镜花缘》“与《万宝全书》为邻比”,正是因为它是一部奇书,才引起了作者纠葛、版本纷扰、学术批评、海外传播等话题。

就版本而言,考释《镜花缘》版本的大有人在,而以清朝的版本最多,版本各有千秋,见仁见智,而徐习军、于洋研究提出几个“出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多种清版《镜花缘》的版本都与海州息息相关;对业界所说的“江宁桃红镇刻本”存在的可能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所谓“盗版刻本”存世依据不足,这些观点在业界尚无前人所言。作者还认为,在目前可知的30 多个清版本(作者还阐述了自藏的不见业界介绍的新本)中影响较大的是嘉庆二十三年(1818)苏州原刻本,该版本对后来版本的影响最大;在《镜花缘》诸多刻本中,尤以芥子园的仿刻本为多,而芥子园刻本是由原刻本仿刻本而来。《镜花缘》一问世也就注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围观潮,进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从“初刻本问世 学术肇始”“民国研究 专题鲜明”“当代研究日臻完善”三个章节进行论述,从本土到外地,从国内到国际,展示了奇书共赏的景象。《镜花缘》的海州传播研究值得关注,其学术研究的英语论文浩如烟海,亚洲韩国、日本等国的学者都有大量优质论著论文,俄罗斯与拉美地区的国家也倾注出了极大热情,《镜花缘》还被改编成川剧赴国外演出,法国儿童实验剧团与中法纵横达成战略合作,启动了国际联合制作《镜花缘》项目,可见奇书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

奇人:文坛名家李汝珍

奇人在前,奇书在后,平庸之辈写不出奇书。年少时的李汝珍就是一个超常少年,“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19 岁便随兄长李汝璜从家乡直隶大兴李各庄来到“淮北盐都”——千年古镇板浦,因李汝璜在海州板浦谋了一个盐差,一家人就住在盐课司的院子里。

在板浦,李汝珍接近了当时的文化领军人物凌廷堪,融入板浦文化圈,同时结交了“板浦二许”(许乔林、许桂林)、“中正二乔”(乔绍傅、乔绍侨)、“板浦二吴”(吴振勃、吴振勷)、“东辛二程”(程立达、程立中)等文化名人,这都是李汝珍博学多才的因素。也证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是李汝珍“雅”的一面,“俗”的一面则是他为试官运捐了一个河南“治水县丞”的小吏,并无实质意义,过着“啃兄”的生活。《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不得志时的著述,这一奇书相较于他的《李氏音鉴》《受子谱》而言,《李氏音鉴》居上。李汝珍不仅“奇”在小说家,还“奇”在音韵大家,更“奇”在精于弈理,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酷爱围棋,撰《受子谱》,并在板浦举办过围棋公开赛,《镜花缘》中展露出人生如棋的沧桑。李汝珍学识渊博,经史文学、语言音韵、数理医弈、星象占卜、生物杂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谓学问精深、思想深邃、满腹经纶、博雅多能、才情四溢。徐习军、于洋对李汝珍的研究深入细致,概括表述恰当到位。李汝珍的多才多艺也令人们佩服至极,书画、茶道、钓艺样样精通,音乐、剑术、射艺无所不能,游戏、运动、文旅皆有所长。总之,他以奇人之奇才成就了奇书《镜花缘》,否则,小说中人物的奇才奇遇、奇言奇行就无从谈起。

奇镇:板浦古镇显赫史

一部奇书问世,作者是第一位的,但与其共时代的大背景和小环境都息息相关,李汝珍所处的小环境自然是板浦镇,此镇不可小觑,曾经显赫一时,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均可圈可点。在《海州有部〈镜花缘〉》的“奇镇篇”里,作者从文化沃壤育名著、文人武士聚板浦、美食文化在板浦、历史遗存古板铺、驰誉流芳说教育、古镇文脉系乡愁六个方面论述了奇镇之“奇”。这一话题在业界几乎无人提及,只是在本土人士偶有涉及。所以本书论及这一话题借鉴较少、原创得多。

板浦作为淮盐文化的源头,是“淮盐文化”的根和魂。盐税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源,曾经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板浦因盐而兴,板浦是人文荟萃之地,国学大师凌廷堪、海州才子“二许”等文坛宿将,武状元卞赓等武林高手,都是板浦人的骄傲。美食文化在海州板浦也深入人心,“穿海洲、吃板浦”并非戏言。板浦出名厨,商朝开国宰相伊尹就是最早的厨师之一,他与皇帝、神龙并称“三圣人”,据传伊尹曾在板浦附近的伊庐山、大伊山隐居过。盐居百味之首,滴醋是绝佳的调味品,他们为板浦的美食增光添彩。板浦的历史遗存极为丰富,昔日的板浦绿水绕城,峙云门、庆成门、崇文门、阜成门等古城门耸立四周;国清禅寺、李汝珍纪念馆、吴振勃纪念馆、汪家大院,星罗棋布;镇区内,梵宫林宇、庙堂院祠就多达二三十处,这些历史遗存承载的就是文化。板浦教育历经家教、私塾、学堂书院,古老的书院记忆着人们崇文尚学、文武兼修的文化品位。板浦的现代教育起步较早,民国初年就有了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苏光小学、板浦高级中学至今仍发挥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板浦的文脉代代相传,留住乡愁;板浦的文化辉煌乡里,泽被后世。淮盐文化、醋文化、精英乡贤文化、饮食文化、书院学堂文化、五大宫调文化等,十分珍贵,不可多得。总之,是板浦这块文化沃土滋养了奇书《镜花缘》。

奇郡:《镜花缘》里觅海州

徐习军、于洋认为,《镜花缘》的背景地只能是海州,这个观点正确,论述精彩。《镜花缘》描写的山水、海岛环境,与今天山海相拥的环境基本一致,小说中的门山里人,即是云台山周围的渔村人。渔湾有一片水潭叫莲花池,润沟里无泥土,却在石头上长出莲花,千年不死,万年不败,青春常在,秀色可餐。《镜花缘》讲的便是镜中花、水中月,书名是否就是从莲花池中悟出的?渔湾有一巨石上刻有“花境石”。云台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镜花缘》中的“小蓬莱”描写就有东磊延福观庙宇后面摩崖石刻“小蓬莱”的影子,古海州云台山的山光水色成了李汝珍创作《镜花缘》的背景和素材。在饮食方面,云雾茶、葛根粉、辣黄酒等地方特产,都在《镜花缘》中出现,展示了古海州的饮食品类,茶文化、酒文化、饮食风俗和饮食观念。海州戏曲在《镜花缘》中有一定分量,对乐器、乐曲、歌曲演唱、戏曲表演、说书场面等方面的描写,反映出李汝珍丰厚的海州历史文化积淀。古琴合弹和箫笛合奏有出色的描写,说大书、唱小调、敲锣鼓和“海州五大宫调”精彩纷呈,杂戏博艺好戏连连。《镜花缘》展示了多种才学,医药之术、偏方之要、本草之识,最为亮眼。云台山被誉为“海内四大灵山”之一,是宋代《图经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典籍的“本草宝库”,李汝珍的医药才学不亚于他的音韵、博弈才学。金银花、葛花、荠菜、山螃蟹、秋葵、麻油等食疗价值被充分挖掘和展示,不仅使《镜花缘》闪耀着才学的光芒,也使得《镜花缘》成为一部海州民俗文化的风情画。

奇缘:海州文人心系《镜花缘》

孙佳讯为《镜花缘》的作者之争而努力,捍卫了李汝珍的著作权益;彭云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开当代海州《镜花缘》学术研究之先河;李洪甫重视考据,弄清本真,为家乡文化做出贡献。还有吴鲁星、杨石青、李时人、张传藻、吴加庆、许厚文、夏兴仁、余克超等,更有年轻一代学人,为《镜花缘》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辛勤耕耘。值得一提的是,李明友的论著《李汝珍师友年谱》,还原了李汝珍师友;姚祥麟深耕板浦文化,写出了大著《板浦春秋》,结缘《镜花缘》使他成为当代“李汝珍”。令人欣慰的是淮盐文化古都,乾嘉学派重镇,皆因《镜花缘》得以还原,板浦古镇的历史面貌、古镇文化影响力的提升,皆因李汝珍得以实现,李汝珍纪念馆让人流连忘返,静守纪念馆的杨光玉,30年倾情奉献,丁坚的《镜花缘》收藏,让《镜花缘》文化得以文旅赋能,塑造《镜花缘》海州文化品牌正在逐步实现。

《海州有部〈镜花缘〉》并非完全聚焦于《镜花缘》文本研究,而是以《镜花缘》与海州地方历史文化为视角展开研究,这一新的视角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使得《海州有部〈镜花缘〉》成为第一部《镜花缘》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专门文献,这一开创意义还在于其研究具有学科建树价值。期待更多类似的新著问世,成就海州历史文化品牌建设的黄钟大吕。

猜你喜欢

李汝珍奇书镜花缘
镜花缘(视频)
奇书骏马佳山水
《镜花缘》,果真一番镜花水月?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镜花缘(13)
镜花缘(2)
镜花缘(1)
镜花缘(8)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