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斑见豹显特点,审时度势利备考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2023-12-10詹少文
詹少文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高级中学)
一、设题特点
对于2023年文言文阅读的设题来说,与2022年相比,新课标卷和全国卷虽然总体保持稳定(见下表),但是沿袭了命题中心多年来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思路。这种思路对于我们今后的试题命制、教学和练习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笔者就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的特点作简要分析。
卷别来源文本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2023年新课标Ⅰ卷《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2023年新课标Ⅱ卷《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2023年全国甲卷《隆平集·儒学行义》2023年全国乙卷《韩非子·十过》双单涂黑断句判断加点词的解释, 联系教材判断加点词的解释, 联系教材和成语判断加点词的解释, 联系教材判断加点词的解释, 联系教材和成语客观题概述内容主观翻译题8分简答题3分主观翻译题10分
1.文言文试题出现双文本的考查形式
由上表可见,2022年文言文阅读文本都是单文本,但2023年新课标卷都是双文本,如新课标Ⅰ卷的文言文试题材料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两则材料都聚焦“赏罚”问题,内容关联紧密。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虽然还是单文本,但新课标卷的文本调整对全国卷显然是有预示作用的。文本数量虽有调整,但2023年文言文阅读文本容量除新课标Ⅰ卷和全国甲卷外,变化不大,双文本阅读理解的难度并没有比单文本提高太多。
2.选文范围更广,进一步突破史传的窠臼
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选文取材于《韩非子》 《孔丛子》,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选文取材于《百战奇略》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选文取材于《隆平集》,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选文取材于《韩非子》。由此可见,2023年文言文阅读在2022年《战国策》 《东观汉记》和《说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选文范围。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选材突破了“二十四史”,开始向战国秦汉时期的杂史、别史、诸子等文言经典拓展,体例也突破了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的限制。这种取材特点,一方面有利于高考命题专家发挥自己的命题优势,另一方面也有效防止备考阶段对于试题的猜想和押制。从多个角度来说,对于文言文的考查会更理性、从容、有效、客观。
3.选材价值引领,援古利今
2023年新课标Ⅰ卷展现了儒家和法家主张的不同及思想的交锋,高扬批判思维的大旗,同时新课标Ⅰ卷和全国乙卷重视法治精神,重视奖罚分明,彰显的是时代的法治精神;新课标Ⅱ卷展示的是军事韬略,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与时下的强军卫国思想高度吻合;全国甲卷节选的人物是古代名臣,以图崇德尚贤,以利今人。2023年文言文阅读选文都试图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基因,增加民族自信,立德树人。
4.断句题创新有守正,变化取平易,力戒伪能力
2023年第10题的断句题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新课标Ⅰ卷为例: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试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又如2023年四省适应性测试文言文阅读断句题: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对比可见,高考断句题的考查形式与2023年高考前四省适应性测试的考查形式还是有差异的。高考题大多是几个字后面断一处,相对难度显然要小于四省适应性测试,但二者均超过往年高考的难度。这就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意图。断句题形式创新的背后,彰显的是对文意理解的精准考查。“涂黑三处”意味着可能得0分(多涂或全错)、1分、2分、3分。四个得分等级拉开了考生能力的区别度,更能客观体现考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差异,也使考查变得更加有效。同时,正向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真正读懂文章,基本戒除了运用排除、猜测等“伪能力”的可能性。这道试题就是要求考生在“决不能断” “可断可不断”与“非断不可”之间做出正确的取舍。
5.加点词考查重语境、回教材、联常用
2023年新课标卷和全国卷文言试题对加点词的考查中,对一个字的词语的考查占6处,对两个字的词语的考查占8处,对四个字的词语的考查占 2处。这16处对于文言字词的考查既有对词语意思的考查,也有对用法的考查,特别是对用法的考查要引起重视,平时复习容易忽略词语的用法。加点词的考查因文设题,重视语境的考查,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照搬;再者这种考查和教材关联紧密,强化迁移,重视灵活。这既是对新课标的尊重,也是对教材学了不考、学了无用的思想的批判,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课堂。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常用词语”比较考查。比如,新课标Ⅰ卷考查了常用语“诬蔑之辞”,新课标Ⅱ卷考查了“平易” “片甲不留”,全国乙卷考查了“绝世无双”。文言文对现代常用语的联系考查一方面说明了考查的灵活,另一方面也在引导学生重视我们的语言文化,切莫听而无动于衷,闻而不解其意,要做语言的守护人。
6.内容概括题、句子翻译题和简答题总体稳定
无论新课标卷还是全国卷的内容概括和句子翻译题都是相对稳定的,在此不再赘述。甲、乙两卷仍然没有简答题,而新课标Ⅰ卷考查的是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新课标Ⅱ卷考查的是苻坚失败的原因,都是对文中内容和人物行为的理解分析,考查的是准确筛选信息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简答题重视问题的情境化,重视对原因的梳理,这种对“为什么”的分析思维模式显然要高于断句和词语“是什么”的思维模式。这种考查同之前相比,正实现着由言到文的转变,经历着由浅层文意到文章内容的过渡,难度在逐步加大,有效预防考生的原搬照抄和机械翻译,进一步成为提高试题区别度、拉开考生差距的有效武器。
二、备考策略
在明确2023年高考文言文的设题特点后,对于2024年的文言文阅读备考,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
1.多样化文体练习为辅,强基础固本源为主
从2021年以来,高考文言文的选材范围逐步扩大,文体也渐次多元。比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贞观君臣论治》、Ⅱ卷《祖逖北伐》和全国甲卷《契丹盟好》、乙卷《贞观君臣论治》都是纪事本末体;2022年的全国新高考Ⅰ卷《战国策·魏策三》和全国甲卷《战国策·秦策二》都是国别体,全国新高考Ⅱ卷《东观汉记》是纪传体,乙卷《说苑·贵德》则是杂史小说;2023年新课标Ⅰ卷《韩非子·难一》和乙卷《韩非子·十过》是先秦诸子散文,新课标Ⅰ卷《孔丛子·答问》则是杂记,新课标Ⅱ卷《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则属军事理论专著和问答体兵书,甲卷《隆平集·儒学行义》则属纪传体史书。指挥棒在调整方向,复习备考时也要调整战略。要掌握多种文言体裁的特点,熟悉阅读技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实虚词、句式和教材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根本。比如,在复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要明确“东南飞” “槌床” “事夫婿”中的活用情况;要掌握“公姥” “作息” “父母”在文中的偏义特点;要归纳19处“相”的三种用法:其一是动作偏指一方,如“及时相遣归”,其二是互相,如“仰头相向鸣”,其三是相貌之意,如“儿已薄禄相”。如此条分缕析,逐项落实活用、多义、偏义、句式等重点、难点,复习的效果自然可期。回归教材,强基固本,知文体而不囿于文体,是我们取胜的王道。
2.明句式,懂语法,晓标志,强化内功
当2023年的三处涂黑成为断句题的明确要求时,抛弃取巧的排除思想已成为必需,要求真理解已成为做对题、拿住分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过去的高考文本设置为无标点文本,让学生自行断句,加强学生对高考文本的熟悉度,加强语感训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每日进行趣味小语段无标点训练,以求以趣促练,以练提能。比如,可以利用文言同句、对句、排句中“互文见义”的训诂方法,以无标点、无注释的文言文语段来锻炼分析推断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强化“内功”上。
①懂语法,比如,两个名词之间、两个代词之间或一名一代之间是否需要断开?
②懂句式,比如,“人马溺死者甚众”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句式吗?
③懂标志,比如,“不亦……乎” “何……之有” “孰与……乎” “得无……乎”都是固定句式吗?
④懂标志,比如,“曰” “云” “言”等都是对话的标志。
此外,虚词可以表达语气或感情,动词可以明示意思,对偶、排比可以齐整,顶真可以前后相承等,都是需要强化的“内功”。
借助训练形式,强化文言文的“内功”,自然就可以在作答涂黑断句题时得心应手,一击必中!
3.精研高考真题,重视多方积累
高考真题相对经典、典范,精研高考文言文试题有利于我们把握命题规律,知晓试题变化,及时掌握阅读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比如,2023年全国甲卷考查了“何怨”和“今安在”两种不同的宾语前置句的对比,乙卷中“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的两个状语后置赋分。精研高考试题对于我们的复习是特别重要的。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将十年的高考真题进行挖空训练,可以将多年的高考实词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多次反复诵读高考的文言文材料……
除此之外,回归教材,刻不容缓。比如,将教材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活用、通假字和文化知识等重新梳理,对断句的技巧进行积累,灵活掌握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和句末疑问(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的用法,对教材中运用使动、意动用法的语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可烧而走也” “耻学于师” “吾妻之美我”等)进行积累……以图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建得万丈高楼。
4.抛弃题海战术,织好知识网络
时至今日,在高考试题稳中有变的情况下,踏实复习,规范操作,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如何才算有效复习?系统复习课本是有效的,织就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网络是有效的,将做过的文言习题及时归纳整理也是有效的。以实词为例,现实中每个实词的临时语境意是一个点,这个实词的一类意思就构成了一条线,而多类意思的组合就构成了一个面,用一段文字将它们全部连缀起来就是一个知识的网络。比如,将“度”连缀成文: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之,至市方知忘度,徘徊几度欲反,度之再三,则度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责其不知以脚度鞋之大小。后人度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岂不谬哉?
除此之外,学习的形式也可以网络化。比如,文言文学习的练习、校正、诵读、标点就是一个网格,读文、质疑、释疑、整理也是一个网格,如此这般,知识点覆盖全面,学习就会趣味无比,效率也会提高许多。总而言之,提高分数要仰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文言文学习及复习的重心,应该在思维品质的提升上,也就是要提升根据临时的具体的文本环境进行推断的思维能力。
5.提高思维品质,重视批判性思维
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文言文阅读两则材料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双材联动,张力无比。虽是材料上的选择,但也说明命题专家对这种批判性思维检测能力的认可。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兼容信息,客观理智,拨开云雾,识得真相。这种思维不是让我们去质疑否定一切,而是让我们有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有严格的检查和严密的推理。批判性思维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细节和整体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文言的字词;批判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通过语言联系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使自己对文言文本有更深层的理解,从而提升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学以致用】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郑子产晨出,过东匠之闾,闻妇人之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遣吏执而问之,则手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
或曰:子产之治,不亦多事乎?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后知之,则郑国之得奸者寡矣。不任典成之吏,不察参伍之政,不明度量,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则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故宋人语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不修其理,而以己之胸察为之弓矢,则子产诬矣。老子曰:“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其子产之谓矣。
(节选自《韩非子·难三》)
材料二:
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节选自《左传·昭公六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一处给一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御,指驾驭车马,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御”词义相同。
B.治,指办理、处理,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中的“治”的意思不相同。
C.辟,指法律、法令,“扈江离与辟芷兮”中的“辟”词性词义与之不一样。
D.劝,鼓励、勉励,与“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中的“劝”的词义是不相同的。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产在听到妇人哭声后,停车细听,随后派人将妇人抓来审问,进而得知妇人绞杀丈夫的真相,这是靠推测内心情感来识别罪犯的。
B.在听声辨奸案例后,作者用“或曰”来提出异议,后又用两个“曰”客观列举几种说法,引导读者进行分析,一直没有呈现自己的看法。
C.叔向说自己本来对子产为政寄予厚望,但看到子产竟然不顾传统而将秘藏于官府的刑书铸在鼎上公布时,对子产的厚望就荡然无存了。
D.面对叔向的言辞激烈的谴责书信,子产的回复是相对简洁: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惠及子孙;虽然不能遵循教导,但还是会牢记教诲之恩德。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则因物以治物。
(2)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
5.叔向为什么要反对“铸刑书”?
【文言文阅读·学以致用】参考答案
1.ACE【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如是”是紧承上文作的一种假设,何……之有”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句式,教材上有“何陋之有”的句式可供迁移,“有”的后面应该断一下。“矣”是一个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
2.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文“抚其御之手而听之”中的“御”作名词,指驾车的人或车夫。A项将之解释为“驾驭车马”,词性不对,意思差别也大,本文的“御”与《过秦论》中的“御”词义不同。
3.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一直没有呈现自己的看法”错,材料一“其子产之谓矣”一句就显现了作者的观点。前文的“或曰” “曰”是间接呈现作者的看法。
4.(1)况且事物众多而个人智寡,寡不胜众,个人智力不够来普遍地了解事物,所以要利用事物来治理事物。
(2)国家将要灭亡,必然多订法律,恐怕说的就是您这种情况吧!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且夫”作发语词,“此之谓”属于宾语前置。(1)中的“且夫” “知” “因”,(2)中的“多” “其”和“此之谓”的句式是需要注意的得分点。
5.①有违历史传统;②有违古代经训;③国家将灭亡,才多订法律。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对原因的分析是这类简答题的常态,作答时,需要对文本做细致的情境分析。“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说的是历史传统中先王的做法与子产是不一样的,一则是“议事以制”,即通过衡量事情的轻重来断定罪行,二是用“义” “政” “礼” “信” “仁” “禄位”来引导老百姓。《诗》中也有介绍做法:“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意思是说效法文王德政,每日都可安抚定四方,万邦都会归附。从历史来看,夏、商、周都在末期制定了法律,都带来了灭亡。综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文言译文】
材料一:
郑相子产早晨出门,经过东匠闾时,听见有妇人在哭泣。子产按住车夫的手,(示意停车,)仔细听听。过了一会儿,子产派官吏把那个妇人抓来审问,她就是亲手绞死丈夫的人。另外一天,车夫问他说:“您凭什么知道那妇人是凶手?”子产说:“她的哭声显得恐惧。大凡人对于亲爱的人,刚病时就会忧愁,临死时就会恐惧,既死后就会悲哀。现在她哭已死的丈夫,不是悲哀而是恐惧,所以知道她有奸情。”
有人说:子产治国,不也是太多事了吗?奸情一定要等亲自听到和看到,然后才了解,那么郑国查到的奸情就太少了。不任用主管狱讼的官吏,不用参照对比的方法去观察,不彰明法度,而依靠竭尽聪明劳心费神去获知奸情,不也是太没方法了吧?况且事物众多而个人智寡,寡不胜众,个人智力不够来普遍地了解事物,所以要利用事物来治理事物。臣下多而君主少,少不胜多是指君主难以普遍地了解臣下,所以要依靠人来了解人。因此不劳累身体就办好事情,不使用脑力就得到奸情。所以宋人有句话说:“每一只麻雀飞过羿的身边,羿也定要把它射下来,那就是羿在胡干。把天下作为罗网,麻雀就都逃不脱了。”了解奸情也有大罗网,那就是万无一失的法术罢了。不整顿法制,而用自己的主观判断作为察奸的手段,那是子产在胡干。老子说:“凭个人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患。”大概就是说子产这种做法了。
材料二:
三月,郑人把刑律之书铸在鼎上。(晋国)叔向遣使带给(郑国)子产一封信,说:“开始我对您曾有期待,现在已没有了。从前先王衡量事情的轻重来断定罪行,不制定刑律,这是担心百姓有争辩之心。还是不能阻止犯罪,所以(又)用道义约束他们,用政令匡正他们,使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操守符合诚实守信、信仰符合仁德道义,并设高官厚禄鼓励那些遵纪守法的人、用严刑重罚打击那些放荡不羁的人。夏有乱政者才制定《禹刑》,商有乱政者才制定《汤刑》,周有乱政者才制定《九刑》。三种刑律广泛施行,全都是(在国家)将亡前期。现在您辅佐郑国,划田界、设弊政、立三律、铸刑文,想以此管束百姓,不也是(说明国家)有难了吗?《诗》说:‘效法文王德政,早日平定四方。又说:‘效法文王,万邦信附。’像这样,何必要有什么刑律呢!百姓知道了争夺的依据,将会丢弃礼仪而求助刑书。就是一个针尖,也要争个你死我活。(以至于)疑难大案滋生,行贿受贿盛行。在您之后,我推断郑国将衰败!肸(叔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必然多订法律,恐怕说的就是您这种情况吧!”(子产)回信说:“确实如您所言。我能力有限,不能惠及子孙,(但)我也要挽救当前的世界。虽然不能从命,(但)岂敢忘您的忠言之惠!”
创新写好文
“创新”是作文的不二法门,“创新”是我们作文栏目的根本宗旨,“创新”是我们美丽的面容,请刷脸走进我们的作文园地吧!
为了“创新”,我们需要跟随名师的脚步,学习名师作文的经验、方法;为了“创新”,我们需要让思维活跃起来,一题多写或升格训练,“登高望远”角度不同,风景自然不同;为了“创新”,我们必须加强演练,或模拟,或预测,在练习中做思维体操,刷头脑风暴,在自己的园地里练身手,一展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