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幼儿保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10姚燕芬
姚燕芬
前言
新时期,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体验式教学模式广受学生和教师和欢迎,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教学符合度,在贴近真实的教学案例中积累幼儿保育技能,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另外,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夯实育儿技能,引导学生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对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自身的保育技能,提升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幼儿保育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出问题,发表自身的意见,在错误中改善和创新保育技能。
一、体验式教学在幼儿保育技能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幼儿保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适合体验式学习方法的运用,通过选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确定主题,创造出一个与幼儿保育课堂教学有关的环境,学生通过分析、收集有关的信息进而处理遇到的问题,为以后进阶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幼儿保育课堂的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进行思想教育;传统的幼儿保育教学主要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在体验式学习方法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对幼儿保育认知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对幼儿保育知识研究的积极性;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幼儿保育技能进行提升,能够体会幼儿保育知识的趣味性。
(二)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实践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幼儿保育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课下进行总结和改善,在下一次体验课程中进行改进,提升自身的幼儿保育方式方法;另外,在情境案例的分析和体验中,通过中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寻找最适合的体验点和分析对策,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习惯,在个人表述环节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责任意识
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充分融入课堂中,共同体验教学案例,在参与分析中提升个人的幼儿保育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体验教学促进岗位技能能力的目标。另外,在体验式课堂教学中,中职学生可以对多种教学角色进行体验,将技能运用到体验活动中,实现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增加学生的幼儿保育专业技能的有力方式,能够提升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了解幼儿保育过程中应该做到的职责和义务。做好师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创新是核心,通过采用对体验活动案例进行回归分析,报告分析,多元化评价等方式,集思广益,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提升幼儿保育技能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做好学生的反馈工作,对学生的体验报告进行审阅,找出其中可能蕴含的问题,不断创新,改善体验课堂教学方式。
二、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要求
(一)体验过程流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许多教师在体验课堂上以案例分析探讨为主,没有将学生的体验工作放在首位,忽视了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在幼儿保育过程中需要的实践操作为主,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实地探讨分析,而不只是在理论分析中完成体验式课堂的教学,从而没有发挥出体验式课堂的教学优势。
(二)体验式课堂缺乏教学评价环节
幼儿保育体验式课堂是一种模拟真实幼儿保育中的场景,将其中的实践技能运用其中,对自身不足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可能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机制,只是完成课堂上的体验教学活动,而缺乏教师的课堂点评环节,小组之间的互动评价环节,个人对个人或者小组之间的评价过程。即使部分体验式课堂中融入相应的体验评价环节,但是缺乏深度总结和反思活动,让学生的情境案例只是停留在表面,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技能交流过程。另外,缺乏信息化程度的融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幼儿保育体验教学中的要求分析
体验式教学的精髓就是要在教师的适当把控和引导上,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相应问题的解决,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收与放的结合。“放”就是教师事先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给学生准备相应的议题或者是幼儿保育技能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就是在学生进行一定的个人思考和分析之后,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或者是降低后續问题的难度,避免打击学生在幼儿保育技能提升方面的自信心,因此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收放结合。
三、做好中职幼儿保育的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举措
(一)创设多样化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情境体验法就是在课堂上创立特定的情境,以课堂情境为中心,围绕设立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自己创设环境,在课堂环境的创设中,可以适当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给学生设定特定的主题,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或者自己寻找新的材料,依据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运用形象化思维能力,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
幼儿保育问题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幼儿保育知识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情景化教学就是事先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增加学生的熟悉度,然后融入一定的幼儿保育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在引导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化教学是减少学生的抽象思维缺失、难点问题找不到突破点的一种有效弥补,在情境教学中加大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使用经验进行相应的解答,从另一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体验案例分析
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进入讨论案例的阶段。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案例,让每个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讨论案例阶段,小组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当小组提出疑问时,及时解答。
(三)做好体验式教学的反思与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考核的重点是综合能力,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考核。本课程采用的评价方式有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如案例精细动作“对捏撕纸”,当第三组分析案例、形成案例分析报告之后,第三组对“对捏撕纸”进行试教。试教结束之后,第三组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其他小组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结论
体验式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幼儿保育技能提升十分关键,也是帮助学生在校园中体验真实工作所遇到的问题的总结和个人提升的良好方式。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和整理,形成个人独特的分析和学习体系,从而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