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2023-12-10赖艳菊郭宝国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家国数学课程情怀

赖艳菊 郭宝国

一、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数学课程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有综合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近几年学生就业的调查反馈,现在的企业在招聘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时除了看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更加青睐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如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只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职数学课程是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学好数学一定要有严谨和细致的态度,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还可以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因此,数学课堂不再局限于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传承中华美德影响学生的思想和社会价值观,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充分挖掘和发挥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最终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构建为“唯物辩证观”“家国情怀”“劳动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数学文化”。

(一)辩证唯物主义

由于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看待事物,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基础学科,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的思想品格教育提供了很多的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做到“引人上路,启迪人智”,将唯物辩证思维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深入、严谨的良好思维。中职数学课程中包含了不少唯物辩证思想和辩证内容,如集合的分类、椭圆的定义与方程、平面几何、指数函数的定义和三角函数等,比如数学概念中的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有限和无限、幂运算和指数运算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

(二)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中国人历来有家国情怀,在中国历史上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领袖。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无私的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和家庭情感,可以增强中职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可以在函数的概念、频率与概率、圆锥曲线、圆的标准方程和数列的应用这些章节中融入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盘古开天成就天地,大禹治水开启中华文明;《诗经》赞美劳动人民,“四大发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劳动教育,要弘扬劳动精神。职业教育本就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劳动意识的人才,自然应重视劳动教育,因此,教师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将劳动教育与数学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四)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集体和家庭、对个人和他人的责任,它不仅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也是人类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一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发展和前途。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适时、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感。

(五)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和数学教育,还包含了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等,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通过融入数学史、数学思想和数学美等,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

三、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跟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体现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等各个领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结合唯物辩证观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运用辩证的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数学概念中的正数和负数,在小学阶段只学习了正数的运算,但会出现“数字小的数不能减数字大的数”的情况,而负数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分数的出现解决了“不能整除”的问题;无理数的出现解决了“开方开不尽”的矛盾,这些都是唯物辩证思维在数学中的应用。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中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從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比如:在讲授对数函数时,告知学生清朝的数学家李善兰研究出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自然数幂求和公式);在讲授数列的概念时,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找出古代有哪些书籍记载了有关数列的问题,在课堂上举例。比如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南北朝时期的《孙子算经》都提及了等比数列的知识。通过举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古代数学史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中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数据的例子作为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脑”和“手”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时,向学生介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劳动事迹,通过举这个例子告诉他们要不断努力奋斗、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汗水砥砺人生,做到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又如在讲授随机事件时,课中播放“守株待兔”的视频,让学生积极讨论对不劳而获的生活的看法,告诫他们切莫贪图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劳动做到自食其力。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的美好生活需要靠劳动去创造。

(四)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对于大多数未成年的中职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接受个人品格的教育,比如责任感的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前有选择地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观看一些经典的影片,引导他们理解书籍和影片中榜样人物的行为动机;课中可举一些时政相关的榜样人物,比如钟南山院士,引导学生学习他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和国士般的担当。比如在讲授数列这一章时,可以举水土流失的例子,通过播放短片,给学生呈现我国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呼吁大家关注生态环境,从身邊小事做起,增强自身的责任心。

(五)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数学文化包含了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思想等重要内容,内涵丰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将数学文化知识与美学教育结合起来,融入课程中,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无限魅力。比如在讲授圆锥曲线时,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线索,寻找曲线的建筑;课中展示一些曲线和建筑,如椭圆形的冰丝带速滑馆、双曲线形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旁的冷却塔等,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建筑的造型之美,教师借机分析其蕴含的数学美,不仅增强了课堂的直观性,让课堂增加趣味性,还提升了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四、教学实践感悟

本学期在21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了思政元素,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个人思想品德和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调查问卷得知,有49%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堂融入思政元素对学习帮助很大(如图1)。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植入一些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也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还可以调整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家国数学课程情怀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