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2023-12-10许娟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语言数学

许娟

阅读并不是仅仅针对语文学科,在各个学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阅读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打开全新的思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数学学科中也是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思考、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及技巧,边阅读边思考,联系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厘清知识间的联系性,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阅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大家会把阅读归类到语文学科中,对语文阅读的重视度非常高;而数学则是计算、分析、刷题、思考等各个方面,更倾向于习题练习,但根据实际情况,有很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方面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及困难,很多时候并不理解题目给出的意思,无法顺利向下进行。这是明显缺乏阅读能力的表现,显而易见,数学学科也离不开阅读,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停留在表层,学习知识不够扎实,缺乏深入理解、知识运用的能力。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阅读,以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尝试转换思维模式,采用数学语言进行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可以说,阅读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捷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数学、理解数学,增加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特点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数学学科,以数学知识、数学材料为主要来源,在阅读期间掌握正确的方法及技巧,寻找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不断挖掘隐藏的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有效推动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一是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数学阅读基本上都与各个学段的教材同步吻合,知识衔接得非常紧密,通过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籍,以故事形式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奥秘,培养学生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性。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而数学阅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需要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对文本内容进行转化、探究、推理、判断等,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语言转化。数学语言与语文学科截然不同,需要学生对语言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运用数学语言的转化,站在数学角度来探究问题,把文字转化为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从这一方面能够体现出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准确使用数学符号,深入了解公式、概念、图表等本质含义,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如。在整个数学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文字信息后,再将文字转换为数字、数学符号、图表等。数学题干中逐字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忽略一个字就会理解错误、偏离正题。因此,要学会捕捉信息,抓取关键字,思考上下句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挖掘阅读资源,从生活知识宝库中汲取阅读养分,提高学生语言转换的能力。

三是综合认知。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在阅读期间从假设、推理、想象、分析、判断、证明等,对数学知识进行感知、理解,这是提高学生认知的一个过程;对概念的掌握、阅读内容的分析,需要从多种角度解读文本,各种假设、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这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严谨认真等各方面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期间,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全面落实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感,对语言的运用和转化,充分利用数学语言感知内涵,鼓励学生善于使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深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阅读时学生能够感受文字的变化,体会文本的内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会有明显的提升。正确使用科学的阅读方法,通过参与不同的阅读活动,逐步增强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多样的体验感,阅读的同时,认真思考和分析,探究每一个数学问题,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牢固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基础。同时,阅读也是净化心灵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收获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还能够从中感悟道理,获得深刻的体会,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逻辑思维更加明确、清晰,让我们在做任何事时,保持一个严谨、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宽松、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阅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路径研究

数学阅读,核心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具备核心能力,将这种能力释放在阅读之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文字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语言转化能力、细节关注能力。

一是文字理解。在阅读数学教材時,读者应当具备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明白文本的意思,进一步揣摩深意。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和探究,善于使用数学语言,将文字进行转换,认真阅读每一个字,探究题目中的隐藏条件,不断挖掘关键信息。例如,“等于”这个词语就是指的完全相同、一致的意思,两者没有区别;“不大于”这样的词语,就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小于”,也许是“等于”。又如,“苹果5个,桃子比苹果少2个,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从这句话中可以找到关键字,比、少、一共,“比”转换为“=”,“少”转换为“-”,“一共”转换为“+”。在数学阅读中会发现很多词语需要仔细推敲,对这些数学词语进行深入解读,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理解,加强学生文字理解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提取信息。在阅读中,关键信息的提取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在阅读文本中,能够从中抓取关键性信息,给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带来一定的线索和帮助,抓重点、推逻辑。数学语言表达非常有内涵,很多时候,小学生在阅读时只能简单地理解表层意思,无法体会到本质和内涵,很容易忽略重要信息,还有隐藏的条件或问题,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关键。在进行阅读时,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将一些关键词、字圈画出来,做好标记,这样才能精准理解字词的意思,便于接下来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时,很多学生都会感到迷茫、困惑,很难转过弯来,这一问题中,就要抓住“鸡是两条腿,兔子是四条腿”这一关键信息,这也是题目中的一个隐藏条件,如果忽视这一问题,会难以解决此问题。

三是语言转化。数学阅读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语言转化,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涉及一些过于抽象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化,将文字转变为公式、符号、数字、图表等,将抽象内容转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中有些内容确实需要多读、多练,只有不断强化,才能加深印象,日积月累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能够在实际中学以致用。例如,在进行“行程问题”的练习时,可以将行程问题转化为图形表达,把文字转化为图形,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准确、高效地解决,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转化能力。

四是细节关注。学习数学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严谨,紧抓细节之处,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时候抓住一处小小的细节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若是忽视对细节的关注,也许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期间关注细节,正确理解所表达的意思。例如,“往返”这一词就是在行程问题中表达两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有去、有回,是两地之间距离的两倍;“对折”基本上用于长度,对折之后的长度是原先长度的一半,总长度是没有变化的等。而这些恰恰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关注细节的关键。

反复阅读,公式概念 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天赋,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往往能如鱼得水般在数学的世界里陶醉,但具备天赋的孩子少之又少,大部分是普通孩子。小学学习知识由浅入深,知识量越来越大,知识难度越来越深,逐渐出现公式、定理、概念等,这些难以理解、难以记忆的知识始终困扰着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吸收。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公式感到陌生,见到公式不是去分析和思考,而是拿起来就背,采用死记硬背的手段,暂时性的记忆并不能理解公式的意思,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半独立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阅读,将阅读教材内容与动手操作两者有机融合,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教学策略,让学生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梯形模型,先观察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模型,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再亲自动手将这两个梯形拼搭成一个常见的图形,同时还要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最后再进行思考拼成图形的面積与这个梯形的面积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一点点地引出公式,也就是梯形的面积等同于拼接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就能够得出梯形面积的公式:(上底+下底)×高÷2。最后,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们自然会感到大脑十分清醒,很快地能够理解和掌握。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科学指导,让学生们学会逐字逐译、认真分析,破解数学题目中的每一个文字。日常学习中,学生们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阅读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失分情况严重。这需要数学教师的引导,一道题目阅读三遍,逐字逐句分析和思考,并在题目中寻找关键信息,再将文字巧妙地转换为数学符号,通过题目联系到所学知识点,进行解答。在分析数学文字时,应当读精、读透,只有对题目彻底理解,才能妙笔生花。

广泛阅读,课外读物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除了要从数学教材中不断挖掘信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还要广泛地阅读,从课内联系到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充分发挥自身的阅读能力,运用阅读方法将阅读真正落实到实践之中,博览群书,为学生们推荐符合心智、学习需求的书籍,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会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于学生的课外书籍,如《不一样的数学故事》《从小爱数学》《有趣的数学旅行》《藏在童话里的数学》《我超喜爱的趣味数学故事》《奥德赛数学大冒险》《数学童话集》《神奇的数学思维逻辑书》等,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阅读视野,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知识空间,见多识广、丰富积累,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推荐绘本类、故事类等书籍,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有极大的帮助。绘本中的内容有鲜丽、缤纷、五彩的图片,形象、逼真,同时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在积极的情绪下更容易读懂数学知识,内容浅显、直观,掺杂公式、符号等知识点,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打开对数学知识的求知和探索的心门。另外,在实际生活中,相信绝大部分小学生对故事都没有排斥感,精彩、动听的故事,还有数学秘密深藏在其中。当定理不明白时,通过阅读数学故事,能够了解定理背后的秘密,告别死记硬背的老旧方式,积累知识、探索新知。

综上所述,在“阅读+”这一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阅读的培养,有效的数学阅读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效果。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推陈出新,不断挖掘丰富的数学资源,根据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等多方面来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数学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项目“‘阅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JY14-L340)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语言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语言是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有我语言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