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3-12-10牛蒙迪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有助于学生提升地理学习能力,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为学生拓展地理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采用“互联网+”模式可以借助各项新技术的应用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技能。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思维的创新和总结,形成新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引言
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培养学生互联网学习意识,并结合学科特点丰富知识结构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需要具备“互联网+”的教学思维,不断提升互联网资源应用能力,合理运用现有的教学形式,结合互联网资源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有效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拓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接触更多地理知识,并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教研增强课堂教学设计和网络资源与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刷新自身对高中地理教学领域的认知,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水平,快速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拓展学习视野的地理高效课堂,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涵盖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教学技术支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网络技术,结合与地理教学相关的网络教学动画、视频、图片等形式,制作集知识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地理微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地理教学质量。当教学效率提高时,教师会有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而通过有效的课堂互动增进师生关系,同时,应用各种新型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加深对高中地理内容的理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教师在教学准备期间应当灵活变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有效运用互联网资源和网络应用技术,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积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经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互联网+”模式中获得新体验。
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多元化的教学切入点导入教学内容,并融入与课程相关的互联网资源,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并增强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吸收程度,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有效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是一个资源空间站,教学资源包罗万象。教师需要有效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拓宽自身的教学视野,在网络上实现自主教研,参考地理专家以及国际上的地理教学教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意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丰富高中地理课堂的内容,并设计立体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过程更具层次感。
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新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教师可以将互联网教学资源导入高中地理课堂中,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此外,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思维创新,发现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并找到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资源内容,重新制定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1]。
例如,当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引入互联网教学资源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推动地理课堂教学进程,使学生在区域性环境中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促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发挥实质性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很容易被动画、视频的资源类型所吸引,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选择合适的动画和视频教学内容,将其融入地理课堂,以满足学生的预期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新时代的教学手段充满信息化元素,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有效结合教学资源的应用,才能使学生喜欢地理课。以《人口分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与人口分布相关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介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时,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源中的视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的例子,例如油田所在地的城市崛起和油田开发后期的城市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矿产资源的发现、开发以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交通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全面掌握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增强对人口分布的整体认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提升教学效果。
(二)结合互联网思维优化教学结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充分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之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互联网+”构建地理知识框架,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理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达到高效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整合整体的内容,并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作用,对将整体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与重构。
例如,在《城乡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梳理教学结构,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学目标了解即将学习的整体内容,形成逻辑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城市内部空间模式的形成,结合案例分析和练习,对课程学习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件内容,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师的提问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对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了解和案例分析,掌握乡村内部结构特征和变化,再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从农林牧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空间的合理规划、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和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充分加深学习印象。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学习内容,同样按照流程完成学习过程,让学生对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结构区别和差异化进行对比,并设置课堂讨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答案,促进学生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进行学习拓展,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的讨论分析。此外,教师还要整理核心知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2]。
(三)融入互联网教学理念实现有效的教学拓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互联网教学理念,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拓展,使学生能够结合网络资源进行实践学习,从多角度了解地理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层次,并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地理学习中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融入互联网教学理念,提升教学价值。首先,要引导学生懂得服务业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其次,通过融入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分析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不同服务业类型的布局特点。目前,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产业,教师既要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知识的了解,又要鼓励学生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客观认识高中地理课程所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从服务业理念出发,在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认知上增强学生对于服务业的了解,并结合特点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服务业所涉及的领域范围之广。最后,融入互联网教学理念可以提升教师的资源应用能力,动态呈现服务业的分类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对于服务业的理解。
互联网技术可以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通过对课件的制作改良和内容优化,会呈现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的课堂教学形式。动态化的教学效果以及导入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元素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对服务业的了解之间的巨大差别。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和视野的局限性,进而产生主动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并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服务业的了解,再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地教学引导,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学习效果[3]。
(四)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使教学产生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只有掌握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才能在信息时代不断增强自身的互联网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还要能够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并结合高中地理课程进行学习实践。
例如,在《人文地理社会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对城镇进行社会调查,并识别土地利用方式与特点,结合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和步骤,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水平。通过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可以加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升地理实践水平,使学生重视地理课程学习,增强对学习的理解,提高地理素养,实现教学的价值。在调查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积极开展调查活动,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做好调查准备,包括制定涉及调查的方案和路线、选择基本调查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获取地理知识和解释地理問题。同时,教师也要检查调查步骤是否有遗漏,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调查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快速获取资源信息,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全局观念,并学会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4]。
(五)增强学生互联网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互联网+”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互联网认知,并且能够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学生的互联网意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打造自主参与课堂,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通过自我思考和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同时,通过练习形式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图层叠加分析法,使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综合思维,了解分析步骤,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相关的工具材料对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与评价,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的优点和基本操作步骤,并通过图层叠加分析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该方法的实践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从概念、优点、基本步骤和应用方面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必备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进行地理图层叠加时,确保比例尺与不同图层的坐标系统统一,将整体的模拟操作过程制作成课件,在地理课堂中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动态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演示。
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资源中找到相关的动画课件,引导学生先看动画内容,再进行实践操作。当实践操作完毕时,教师要插入判断题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全程辅助,如果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地教学指导。在作业设置时,教师可以设置分层作业,重点考察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通过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选择,并说出原因,以此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图层叠加分析法,并将其引伸到空间分析功能领域,使学生对叠加分析有立体化的认知,促进学生了解叠加分析作为CIS中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了解在同一空间参考系统下进行集合运算,生成新数据的方法,这类数据既可以是数据集,也可以是地理对象,叠加分析的目标是对空间位置中空间对象的特征与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多层的数据叠加,会产生新的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5]。
四、结束语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领域正在发生着改变,很多教师都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探索学科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径。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融入互联网资源与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并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牛蒙迪 邹城市第一中学
参 考 文 献
[1]商中亮.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4):95.
[2]李慧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04):283-284.
[3]赵莉.探究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87.
[4]李慧慧.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03.
[5]袁卫星.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