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措施分析

2023-12-10李帆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学习 2023年3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院校

李帆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项信息的数量都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信息更新速度飞快,导致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难度也在增加,但是可以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够从大量的会计信息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数据,进而提高整体的会计处理效率。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提升,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也需要转变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标准,结合新的素质要求来完善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对教师大数据素养的培养,不断地深化会计教学和大数据技术之间的融合。

一、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会计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一)对会计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在开展会计处理时,智能化的手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处理模式,提升了处理效率,又降低了出错率,使得整个会计处理质量得到较高的提升。而大数据背景下,对于会计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新的要求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数量暴增,信息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对于会计人才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来做好各项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从中挖掘出更具价值的会计信息,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重要且具备价值的参考信息。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需要加强会计软件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二)对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会计行业的改革发展,使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因此对于会计人才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会计人员,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筛选会计信息,并进行分析工作,做出准确的会计判断,进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1]。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下会计行业的变化。

(三)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企业的业财融合一体化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并结合数据来做出合理的决策,进而提高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将会计的作用全面地发挥出来。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大数据时代下会计行业的职业能力变化来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调整教学方式来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教学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大数据要求存在差距

高职院校会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和应用,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出具备大数据技能的会计人才。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大数据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会计人才培养当中,高职院校会更加重视会计专业学生的核算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来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处理的规范性。但是容易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大数据技术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达不到当前行业发展的要求。目前,许多企业都广泛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财务会计工作,例如运用了财务机器人,使得许多基础性的重复性核算业务都被机器人所取代。而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未能够综合大数据的要求来更新人才培养内容,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导致学生当前的专业素养难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人才要求。

(二)会计课程和大数据缺乏深度结合

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课程时,未能和大数据之间实现深度的结合。许多高职院校在设计会计专业课程时,往往会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基本核算能力,因此所设置的课程往往都是以基础课程为主,例如会计基础课程、核算课程所占的课程比例较大,其他课程的占比较小,影响了学生会计综合处理能力的提升。此外,即使部分高职院校设置了大数据技术课程,但是缺乏完善的硬件设施支持,缺乏高素质的教师支持,导致大数据技术的教学难以有效实施,教学依然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学当中,未能将大数据技术和会计专业进行深度融合,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实训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大数据时代下,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要求更高,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训教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结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实训教学时面临各种阻碍和困难,影响了实训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一,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会计实训教学都是校内教学,并没有和企业进行结合,导致实训教学和实际的职场环境相脱离,未能为学生创建真实的实践练习环境,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的职场需求存在差距。第二,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配备了电算化教室,但是缺乏真实的会计项目,未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学生只能学习到一些普通的财务软件,但是所学习到的技能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出现脱节的情况,会影响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

(四)人才培养方法比较落后

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时,高职院校也需要更新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法,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落后陈旧,未能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变化来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导致整体的培养模式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2]。例如,许多教师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时,依然是采用老师讲解的方式,和学生的互动教学不多,实践教学不多,也未能借助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方式,导致整体的教学处于落后的状态,既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又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教师的大数据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大数据素养水平也有待提升,未能掌握高水平的大数据技术,导致所开展的大数据教学效果较差。大数据背景下,不仅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更要掌握大数据技术,进而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教学。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还没有更新,未能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大数据技术,未能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式,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高,难以推动会计教学和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教学措施

(一)结合大数据要求来制定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结合大数据的要求来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工作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因此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挖掘和应用能力,培养出会计专业能力强、数据处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3]。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而培养出更符合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的多方面要求,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信息技能,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进而培养出综合素养高的会计人才。

(二)设置科学的会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来做好会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第一,高职院校要对现有的课程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地降低基础课程比例,适当地增加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类课程,增加实训类课程比例,注重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第二,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会计市场的需求来优化课程体系,既要注重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加强拓展课程的设置,设置更加全面的课程来提升会计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识课程应当包含有思想政治课程、信息技术课程、职业道德课程等,注重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而专业课程应当设置会计基础课程、财经法规课程等,还应当包含有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大数据原理课程等。拓展课程则应当包含有电算化课程、财务机器人应用课程等,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地组织各项竞赛的开展,例如开展会计技能大赛、税务技能大赛等,借此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要想提升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校企合作深度。高职院校要结合大数据技术来建立创新的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第一,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数据库,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会计数据,模拟更加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通过创建会计数据库,从企业当中获取真实的会计数据,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会计核算标准和处理流程,借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高职院校可以创建真实的实训环境,通过成立代理记账公司或者和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进而创建真实的培训基地,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企业的会计业务当中。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教师应当加强引导学生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处理效率,提高核算质量。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和企业的协同育人,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借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丰富了会计信息资源,创新了会计核算手段,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高职院校要注重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第一,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理念,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围绕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来创新教学方式,重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培养会计人才时,教师要重视对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要加强慕课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使用,从中锻炼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小组合作教学和任务教学方式的开展,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会计综合能力。例如,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将学生随机分成人数为5 人的小组,并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如设置学生借助大数据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则需要做好小组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但是也要加强合作互助,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提升师资力量

大数据背景下要培养出能力更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高职院校要注重提升师资力量。第一,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大数据能力培养[5]。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大数据行业专家来开展线下培训,进一步培养教师的大数据挖掘能力、大数据价值分析能力,为促进会计专业教学和大数据深度结合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引进既具备会计专业能力又具备大数据能力的人才,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例如,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企业中引进优秀的财务人员来作为兼职教师,进而为学生普及更多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第三,为了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来申报会计和大数据融合的课题,例如申报大数据应用课题或者云会计课题等进行研究学习,从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大数据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大数据理念来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加强实训教学的开展,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升,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专业的会计知识,能够树立正确的大数据思维,进而确保学生的素质能力更好地符合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岗位要求。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