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内河沉船事故救援

2023-12-09顾宗刚

城市与减灾 2023年6期
关键词:沉船水域救援

顾宗刚

我国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奇异,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 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 多条,面积在1 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 个。近年来,发生在江河湖泊的水上救援事故日益增多,水上救援事故中沉船事件也时有发生,消防救援队伍出动参与处置率也随之大幅提升。据中国海事局发布的《全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报告》,2018 年我国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76 件,死亡失踪237人,沉船83 艘,直接经济损失2.9 亿元;2019年水上交通事故128 件,死亡失踪140 人,沉船42 艘,直接经济损失1.7 亿元。

沉船事故原因分析

(一)人员超载

人员严重超载是导致沉船事故重大人员伤亡、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1985 年发生在黑龙江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太阳岛的“8·18”沉船事件,造成171 人不幸溺水死亡,其中儿童达43 人。按照当时规定,船的载客量是148 人,实载人数达238人,超载率高达61%。1992 年发生在陕西省绥德县枣林坪乡的黄河水域“6·13”特大沉船事故,渡船最大载客量为25 人,实际载客91 人,事故造成10 人溺亡,39 人失踪。

(二)货物积载、绑扎不当

船载货物重,体积大,装载不合理,货物布置、系固不当,船体受力不均,稳定性差,易导致船体倾覆。2017 年8 月28 日23 时许,辽宁省丹东市两艘船只在鸭绿江西水道进行货物交接装卸时,众多装卸工集体从大船跳向小船致小船倾覆,造成8 名装卸工溺水死亡、1 名装卸工失踪。

(三)突遇风浪

2021 年5 月22 日上午9 时许,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11 人结伴乘渔船从富裕县友谊乡东极村嫩江岸边,前往对岸游玩,11 时30 分左右返回,等到嫩江鸡心滩处,突遇风浪,导致翻船,先期2 人获救,4 人溺亡,5 人失踪。

(四)碰撞、触礁

船舶触碰礁石或相互碰撞导致船体受损而翻沉。如2017年7 月31 日22 时55 分,长江太仓段发生两船碰撞事故导致1 船翻沉,183 只集装箱掉江,15 名船员落水,2 人失踪。2018 年8 月27 日,广东清远市粤英德货8030 船在北江飞来寺上游附近水域发生触礁翻沉,7 人遇难。2022 年12 月22 日1 时50 分左右,山东威海石岛东南约23 海里处发生一起船只碰撞事故,导致一艘渔船沉没,5 人死亡,6 人失踪,构成重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五)船体设计不合理

因其先天的船体结构局限,导致其稳性差、抗风浪能力低,船体承载浮力弱,稳定性不强。如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沉船事故,渔船船体两侧舷板设计为单站板,船体摇摆平衡受力弱,抵御风浪能力差,易因外力作用发生侧翻。

此外还与操作者的安全行为有关,如操作技术、操作经验不足,是否违章航行、违规操作等。

沉船事故特点

(一)人员伤亡重

2015 年6 月1 日,东方之星客轮翻覆事件,造成了特别重大灾害,导致船上442 名人员遇难(图1)。2014 年4 月16 日,载有476 人 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海域意外进水并最终沉没,295 人遇难,9 人下落不明。2023 年6 月14 日,希腊附近海域发生沉船事故,造成79 人死亡,数百人失踪。大家熟知的,1912 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造成1503 人死亡,震惊全世界。

图1 载有458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倾覆

(二)财产损失大

一是船舶自身建造和运行过程所花费的物力和人力成本较大,沉船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打捞技术性高、风险大、时间长、费用高,投入的费用往往大于实际经济价值。三是沉船事故导致民众的消费和出游心理受到抑制,对当地经济的冲击力较大。

(三)社会影响大

沉船事故不仅给遇难者家属造成巨大悲痛,悲伤的情绪会形成连锁反应,在社会面造成负面情绪。人们总是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救援处置、事故调查处置、善后处理等信息格外关切,国内外媒体也高度关注,甚至会引发严重的舆情危机,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四)阻断水上交通

沉船事故发生后,出于救援需要往往对事发区域进行封锁,发布航行警告。沉船打捞、人员搜救时间长,将严重影响通航环境及当地渔民的生活秩序。同时,沉船沉物极有可能对救援船只的安全航行构成潜在威胁。

(五)易引发次生灾害

因沉船装载货物或沉船不同程度燃料油泄漏,造成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产生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变,对饮用水安全和周边水域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此外油污扩散,危险化学品泄漏等若处置不当将会导致灾害事故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沉船事故救援难点

(一)人员、装备集结慢,救援力量一时难以抵达

沉船事故救援是一项综合技术性救援,这类事故通常需要多部门多队伍共同参与,在短时间内难以调集协调各方面参战力量。对于消防救援队伍而言,通常依靠多站建设,人员、装备器材、保障物资较分散,人员集结、装备调集速度慢。同时沉船事故往往发生在江河湖泊流域的某处,位置偏远,两岸未有直通道路,救援力量通常需绕道而行,或铺设临时道路予以应急,救援力量一时难以抵达。

(二)落水人员位置难确定,人员搜救困难

一是沉船事故发生后,救援时间往往滞后于事故发生时间,短时间无法找到溺水者,易错失最佳救人时机。二是大部分江河流域面积广,流速快,特别是羽状水系,大小支流多,交错纵横,搜索救援面积广、溺水人员位置很难确定,搜救难度大。三是水下能见度低,环境复杂,水面下往往暗流涌动,加之有的河道挖沙形成深坑、暗流、漩涡,以及水草、枯枝等杂物,对遇难者遗体的搜索、定位、打捞形成障碍,救援过程复杂而漫长。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沉船事件,最后一名遇难者的遗体在事故发生一个月后才被找到。

(三)救援环境复杂、危险

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通常受到自然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防护及技术要求高,常遇危险环境,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如救援舟艇动力系统易被水流中裹挟的各种杂物缠绕,导致传统动力系统完全瘫痪,被困于水中;救援舟艇在对抗水下暗流、漩涡时,因动力不足而身处险境;救援舟艇遇到水中障碍物、水洞、低头坝、桥墩、桥梁等水面复杂环境,以及受到操作员操作能力的影响,极易导致重心不稳发生船体翻覆倒扣。

(四)协同作战,指挥协调难

救援力量多元,涉及人员、装备、通信联络、部门协同和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指挥协调复杂。各救援力量互不隶属,互不熟悉,力量交织,任务交织,地域交织,行动交织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此类事故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各级行政领导都亲临一线,横向纵向指挥环节复杂。同时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配合意识不强,救援装备适配性较弱,各自为战,将极大限制联合救援的效率。

沉船救援处置要点

(一)力量调集

消防指挥中心受理报警后,问清事故的详细水域、船舶类型、受损情况、被困人数、装运物资种类、数量,第一时间启动社会联动机制,调度集结水文、水利、海事、水域交通、航空、供电、气象、环境、应急、公安、医疗救护、地方打捞队(如蓝天、深蓝打捞队)等各方救援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组队集结(图2),科学选择交通道路和运输工具,安全到达救援现场。

图2 消防水域救援队伍集结

(二)统一指挥

成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现场指挥部,加强统筹,构建应急指挥协调机制,梳理指挥协调关系,保证组织指挥顺畅,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消防救援专业队伍到场最高指挥员要主动介入、积极参与现场指挥部指挥,主动了解通报情况,协调相关工作,发挥专业指导作用,提出全局性、主导性意见,共同研究救援方案,明确重点水域、重点任务。队伍内部根据救援需求,设立分指挥部及救援小组,明确各级指挥员、负责人、联络员,理顺指挥层次。

(三)信息共享

一是联合水文、水利、气象、环境等部门加强信息反馈,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在应急信息采集、整合、利用等方面的作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位置、人员数量、装载货物、地形、水利、气象等情况及周围环境、岸边地形地貌对救援的影响,预判可能存在风险及危害程度,为科学实施救援提供信息支撑。二是各救援队之间及救援小组之间要统一联络信号,包括哨音、手势、旗语、无线电、手机等,通常采用国际水域救援通用语,而且所使用的通信信号所代表的意义必须互相确认。三是对于流域面积大、搜救面积广的水域进行人员搜索时,注意搜索顺序,划分搜救区域,搜索后要留有标记,避免重复搜救,提高搜救效率。总之,要加强与协调各救援队伍之间的信息反馈、联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四)协同配合

沉船事故救援是一项多单位、多部门相互协同配合的工作,需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任何一个环节都决定着救援效率的高低。如气象、水文部门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水文信息,水上交通部门绘制事发区域水域图,公安网航及时传输水面图像,为现场指挥部及各方救援队伍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对于位置偏远的事发地区,供电部门应采用应急电源车、移动发电机提供救援所需的电力,应急部门应在搜索区域两岸设立补给点,为救援船只及人员提供油料和饮食等救援物资。

(五)沉船打捞

沉船打捞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打捞程序主要包括收集信息、确定位置、沉船勘测、方案制订、清理障碍、水下固定、起浮、拖航移位、搁滩等,通常需要专业打捞救援队实施,在此不再表述。

(六)人员搜救

1.常用器材装备

搜救遇险人员的器材装备主要有直升飞机、无人机、水面遥控机器人、水下控测装置、水陆两栖车(船)、冲锋舟、橡皮艇、钩杆、救生衣、救生圈、水域救援抛绳包、抛投器、保险绳、水域救援服、水域专用头盔、水域救援手套、PFD(个人漂浮装置)、潜水装具、望远镜、扩音器、高音哨、强光照明灯等。

2.人员搜寻应考虑的因素

(1)事故发生的时间、位置以及环境条件对人员搜寻产生的影响。

(2)搜寻目标位置的不确定性。

(3)救援船只的续航能力。

(4)水下探测设备的类型及适用性。

(5)搜寻时的水况。

(6)搜寻期间目标运动的趋势和幅度。

(7)遇险人员生还可能性及幸存者的预期生存时间。

(8)救援人员编组及任务分工情况(图3)。

图3 水域救援队伍编队行进

(9)次生灾害的影响。

(10)现场救援行动可能存在的其他突发风险因素。

3.安全管控

每个救援编组设置安全员,掌握现场安全及救援人员的生理状况,严格检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实防护等级和防护措施(图4)。上游设置观察员,对上游水域的水面状况进行监测,判断突发的险情,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下游设置拦截员或利用绳索、拦截网、充气水带等拦截系统,拦截落水的救援人员或被困者。

图4 安全员检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

4.人员搜寻

(1)搜索定位。

空中搜索。利用直升飞机、无人机对水面进行空中搜索,及时发现漂浮在水面及被困在水中突出物上的被困人员,同时利用GPS、GIS、图像传输设备等对落水人员数量和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水面搜索。各救援队伍成立搜寻编组利用救援船艇,划分搜索区域,船艇观察员配备望远镜,时刻观察水面情况,发现遇险人员及时定位和施救(图5)。

图5 水面和空中搜索

崖基搜索。救援人员根据沉船范围,水流方向,沿河道两侧岸基进行徒步搜索。

水下搜索。利用水下探测设备如声纳探测器,探测确定被泥沙埋压或被水草缠绕的遇难者遗体位置(图6)。同时根据风向、风速、流向、流速等,判断落水者漂流范围,为救援船只及时追踪落水人员位置提供可靠数据。

图6 利用水下探测设备进行水下定位

(2)人员救助。

徒手救援。主要利用救助者的救助技能,在落水区域进行救生。

入水救援。采取涉水、游水、潜水等方式搜索相关水域,寻找、营救落水者(图7)。

图7 指挥员指挥下水救援

绳桥救援。利用地形地物架设绳桥系统营救遇险人员。

抛投抛物救援。在岸基使用抛投器救人,向被救者抛投救生衣、水面漂浮绳、救生圈等器材将其救起,适用于距离岸边20 米以内,有意识的被救者。

拦截救援。在水域下游两岸设置水面拦截网,利用拦截系统,拦截落水人员并施救。

直升飞机救援。利用直升飞机从高空实施救援行动,方便快捷,且救援成功率高。

舟艇救援。利用消防船艇、冲锋舟、橡皮艇等营救遇险人员。

结合现场情况可同时运用多种救援方法,实现救援目的。实施救助时严格制订救助方案,周密组织,严格程序,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

(3)遗体打捞。

排钩打捞。在一根救助主绳上用众多细绳拴系排钩,并加以配重,使排钩贴敷于水底河床,形似水下“耙犁 ”,利用水上交通工具拖动或救援人员在两侧岸基缓慢拉动救助绳,将排钩和遇难人员打捞上岸。使用排钩法主要用于遇难者遗体具体位置不确定,而知其大概范围的情况,通常被民间打捞队采用。

打窝技术。此方法主要用于漩涡、水洞遗体打捞。使用时将排钩依据漩涡、水洞形状沉入水底,对遇难者遗体进行提捞。

渔网打捞。此法类似于渔民张网捕鱼。救援人员站在河岸两边,将拉网垂直于河岸一字排开,将网沉入水底,同时拖动拉网沿河岸相同方向移动,发现落水遇难者起网,再拖至河岸边上岸。

钩杆打捞。主要用于在水面发现遇难者遗体,而救援船只又难以接近时,用钩杆进行拖拽打捞的方法。

(七)提示及建议

1.关注天气、水情

实时通报水情、天气动态,船艇观察员观测现场水域有无激流、漩涡等危险水域,舟艇配备钩杆,严防舟艇漫滩搁浅和大风天行船,风力超过5 级或遇雷雨时舟艇严禁作业。

2.严格执行水域救援各项安全措施

救援人员充分认识救援环境的复杂性,严格执行水域救援禁令要求,落实个人安全防护,合理编组,协同配合,落实避险措施,做好应急准备,确保救援安全。

3.把握救援黄金期

救援初期,迅速展开救援,多人落水时应按先近后远、先水面后水下的顺序,以救助更多的遇险人员。

4.有效控制救援范围

在上游关闭闸门,下游设置拦截系统,将事故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打捞遇难者遗体时,先期以沉船为中心点,实行闭网打捞。后期在控制区域范围内以搜索、探测为主,予以定位打捞。

5.使用相匹配的探测设备

水下搜救探测设备要与救援环境相适宜,实战中使用分辨率低于800 赫兹的水下声纳探测设备,效果不佳,为满足救援需求,分辨率需在1000 赫兹以上。

6.完善统一的调度指挥机制

消防救援部门定期与其他救援力量和部门共同训练,共同演练(图8),形成默契,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通过统一的调度和演练,形成体系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救援。

图8 水域救援拉动演练

7.装备储备实行模块化运转

通过标准化的储存单元、通用化的运输工具、机械化的装载设备、高效便捷的运行管理系统,便于精准调派、警情出动、快速反应,同时也有利于作战力量编成的迅速形成(图9)。

8.强化专业培训和理论储备

强化水域环境基础知识、水域救援行动指南等水域救援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开展业务知识授课、交流学习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夯实理论基础。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深入江河湖泊和急流水域,开展实战化训练,规范作战程序,实践救援技能,强化班组协同,突出装备应用,提升专业队规范施救、安全施救的能力。

猜你喜欢

沉船水域救援
紧急救援
沉船的启示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3D打印大救援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海底沉船
救援行动
沉船探秘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