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面电子方舱热设计

2023-12-09赵帮绪李逸凡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3年6期
关键词:隔墙风道方舱

王 聪, 赵帮绪, 李逸凡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2.陆军装备部驻成都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电子方舱作为机动式电子设备的承载单元, 根据功能要求,不断向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通常电子方舱内会集成多个系统,然而舱内空间有限,因此热流密度会越来越高。舱内温度过高会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增高[1]。 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对于其在舱内工作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 舱内温度以及设备噪声都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进而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能。 因此,开展电子方舱的热设计时,应考虑电子设备降噪设计。

针对电子方舱的热设计, 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文献[2-4]采用设备级热分析软件ICEPAK 对特定电子方舱的进行建模、仿真计算、优化分析;文献[5]以提升人体热舒适性为目的,开展电子方舱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 但上述文献的电子方舱内的风道结构相对简单,且未兼顾电子设备的降噪设计。 同时,采用ICEPAK 进行系统级电子方舱的热仿真分析,系统建模花费时间相对较长。

本文以某地面电子方舱为研究对象, 方舱内集成有任务系统、公用系统以及无人机系统,提供了一种兼顾电子设备降噪设计的热设计方案,并采用6SigmaRoom 软件对舱内热环境仿真,对风道设计及空调选型进行验证,从而提高电子方舱设计效率及准确性。

1 方舱布局及降噪设计

根据系统的研制要求, 重点考虑电子设备的降噪设计,兼顾功能分区、电气系统性能、车辆配重、使用便利性、维修便利性、改装可行性,进行方舱布局设计。 方舱内部布局如图1 所示。

图1 方舱内部布局图

方舱的外形尺寸(5000 ×2438 ×2000)mm, 舱内划分为工作舱、设备舱和无人机舱。 其中,工作舱、设备舱组成III 级屏蔽舱,工作舱与设备舱之间通过隔墙门隔开, 在系统工作时, 将隔墙门关闭,降低设备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隔墙门的中间区域内嵌透明有机玻璃, 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电子设备工作状态; 同时在隔墙门与门框之间设置橡胶压条,能够有效阻止电子设备噪音从缝隙传入工作舱。隔墙门处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隔墙门处结构图

工作舱内布置有工作桌、座箱、笔记本、折叠椅、 笔记本电脑等,能够满足5 名操作人员同时开展工作。 设备舱内布置有4 组机柜、电子设备、无人机转轴箱、无人机电源箱等。 无人机舱为非屏蔽舱,其与工作舱、设备舱独立,在无人舱内布置无人机。

2 方舱热设计

2.1 风道设计

方舱系统通常选用军用空调设备对舱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等进行控制,使舱内环境满足系统的工作要求[6]。 在该电子方舱的前壁安装一台整体式军用空调,对舱内的热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 为了确保空调发挥其最大工作效能,需要对舱内的风道进行合理设计。

由于无人机不在舱内工作,且无人机舱与工作舱、设备舱独立。因此,仅需要考虑工作舱、设备舱的风道设计。结合方舱布局,风道设计如下:

(1)工作舱内顶面与前舱壁、右侧舱壁及隔墙接合处设置L 形主风道,在主风道上设置7 组出风口。空调冷风从空调出风口经风道送至工作舱内顶部,再由出风口处的风量调节器送至工作舱内,风量大小及方向可手动调节。

(2)工作舱右舱壁与隔墙接合处设置分支风道,一端连接主风道,另外一端连接设备舱风道,在设备舱风道上设置5 组出风口。 主风道内的冷风穿过隔墙送至设备舱风道,再由出风口处的风量调节器送至设备舱内。

(3)机柜内的电子设备均采用强迫风冷散热,设备内风道为前进风后出风,方舱后舱壁设置一个电动通风孔,系统上电后即工作,将设备舱内的热量及时抽出。

方舱内风道设计如图3 所示。

图3 方舱风道设计图

2.2 热负荷计算

方舱的热负荷主要包括舱体内外温差传热、太阳辐射热量、电子设备的热功耗,操作人员散热,新鲜空气换热等[7]。

式中:Q热—方舱的热负荷;Q1—舱内外温差传热;Q2—太阳辐射热量;Q3—电子设备热功耗;Q4—操作人员散热;Q5—新风换热。

式中:K—传热系数, 取1.5W/(m2×℃);A—舱体内表面积;△T—舱内外空气温差。 系统要求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55℃, 舱内环境温度按26℃(人体舒适温度) 计算,因此,△T=29℃。 经测算,舱体内表面积A≈48.3m2。 将△T、A 代入式(2)中计算Q1≈2101W。

式中:λ—遮阳系数,取0.65;Κ—传热系数;SS—被照射面积;ES—辐射强度,取1120W/m2;AS—吸收率,取0.8。被照射面积取舱体内表面积A 的一半, 即SS=A/2≈24.15m2,代入式(3)中计算Q2≈992W。

式中:η—电子设备热效率,取0.16;Ν—电子设备最大输入功率总和。 经统计并计算Q3≈1811W。

式中:Ρλ—单个人体散发的热量;n—工作人数。舱内环境温度为26℃,取人体散发的热量Pλ=125W,系统需5 名操作人员同时工作,代入式(5)中计算Q4=625W。

式中:Cp—舱外空气比热,取1.006 kJ/(kg×℃);ρ—舱外空气密度,取1.093kg/m3;V—换气量;△Τ—舱内外空气温差。 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新鲜空气,按每人17m3/h 计算,换气量V=5×17=85m3/h,代入式(6)中计算Q5≈876W。

综上,计算Q热=6405W。根据方舱热负荷并结合舱外设备布局,选用1 台FKWD-70 整体式军用方舱空调,空调制冷量为7000W,能满足方舱的制冷需求。

3 仿真计算及分析

本文采用专业的系统级热分析软件6SigmaRoom 对该电子方舱的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 6SigmaRoom 具有丰富多样的模型库,包括空调、机柜、服务器等专用模型,界面简单易用,操作便捷,支持三维模型导入,能有效提升仿真计算的效率。

3.1 仿真模型建立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电子方舱的简化模型, 并通过6SigmaRoom 软件的模型接口导入软件,建立计算实体并调整计算域,得到电子方舱的仿真模型如图4 所示。

图4 方舱的仿真模型

3.2 仿真参数设置

在6SigmaRoom 软件中设置仿真参数如下[8]:

(1)舱壁材料的导热系数设置为1.5W/(m·K),表面发射率为0.92,日光反射比为0.5;(2)风道材料的导热系数等效设置为1.3W/(m·K);

(3)工作桌、座箱、机柜、折叠椅等舱内不发热器件根据实际材料情况设置;

(4)根据发热设备的实际功耗情况,设置4 个机柜内每个电子设备的功耗,设置操作人员的发热功耗;

(5)根据FKWD-70 空调的技术参数,设置空调的最大制冷量为7kW,最大流量为1500m3/h,温度控制点为18℃;

(6)设置环境温度为55℃;

(7)设置迭代步数为1000,采用标准KE 方程模型,激活太阳辐射,强度设置为1120W/m2,网格类型为非结构化网格,最小网格尺寸为1mm。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通过网格生成、仿真计算、后处理得到方舱的温度场云图如图5 所示。

图5 方舱的温度场云图

方舱的热流场云图如图6 所示。

由仿真计算可知,工作舱的环境温度小于26℃,依据《GJB898A—2004 工作舱温度环境的通用医学要求与评价》标准,舒适等级要求的温度范围为18℃~27℃,因此,舱内温度适宜操作人员工作。 同时,设备舱内环境最高温度小于70℃, 局部高功耗设备温度在68.5℃, 温升不超过15℃,设备可稳定工作。 因此,所选型空调及风道设计能够满足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工作要求。

4 测试验证

方舱内全部设备开机工作时, 采用声级计分别测量隔墙门打开及关闭时操作位的噪声值见表1。

表1 隔墙门打开/关闭操作位的噪声值

另外,打开空调并将风速调至高速风档,采用风速计测量风道出风口处的平均风速, 并计算风量及风量分配比例见表2。

测试结果表明:隔墙门处的降噪设计对噪声抑制效果明显,当隔墙门关闭后,操作位处的噪声下降10~12 dB;同时,风口1~风口7 位于主风道的风口,送入工作舱的风量占空调总风量的73.2%,风口8~风口12 位于设备舱的风口,送入设备舱的风量占空调总风量的26.8%,测试过程工作舱温度适宜,设备运行正常。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子方舱内的工作舱与设备舱采用分离式布局设计,避免操作人员受设备噪声的影响,从而提升工作舱内的噪声舒适性;进而,根据舱内布局设计空调风道,通过理论计算选型空调,采用6SigmaRoom 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测试验证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能够为同类方舱提供设计参考。

猜你喜欢

隔墙风道方舱
基于主筋轴力长期监测的连拱隧道浅埋段中隔墙受力特性研究
锅炉中隔墙中间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处理措施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基于MoldFlow的空气净化器风道注射模优化设计
冷藏冷冻装置
说风道水话“择日”
新型高温隔墙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浅析二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烟风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