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方向与路径
2023-12-09李梦卿陈姝伊
□李梦卿 陈姝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2022 年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实施教育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具有积极意义。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方面为职业教育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赋能助力,将有序推进“教育链”“技能链”“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的衔接,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全方位育人、服务社会等多项职能,有助于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加明确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方向和路径,构建更加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完善职普融通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同发展是教育强国战略下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为破除职普分流的现实边界,职业教育必从课程体系、教学机制、社会观念等诸多维度进行变革,畅通职普融通渠道,为高质量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提供支撑。
(一)推动职普课程体系渗透融合,强化“教育链”与“技能链”衔接
职普融通的思想最早来自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反对将职业教育对立于普通教育,并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职业的对立面既不是闲暇,也不是文化修养。它的对立面,在个人方面,是盲目性、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方面,是无根据地炫耀自己和依赖他人过寄生生活。”[1]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等诸多环节皆以职业能力为主导进行设计,这使其成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技能与知识是对立面。杜威也认为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不应该相互对立[2]。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并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的渗透融通,推动两种类型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实现人本取向的素质教育。
教育强国战略下的教育应使学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创新能力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课程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为走出职普课程体系对立的固有思维,职普融通必须紧密贴合时代需求,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普通教育“教育链”与职业教育“技能链”有效衔接。同时,课程融通的具体程度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学生需求等长远发展进行考量。既在普通教育中设置从小学到高中阶段“职业启蒙—职业知识—职业规划”完整的职业课程体系,同时也在职业教育中增加文化课程的占比,以帮助职业教育毕业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理想的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将学科知识与技术技能连接起来,在实践中感受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在职普融通的教育中逐渐领悟未来发展方向,为升学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动职普课程体系的渗透融合,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有利于促进“教育链”与“技能链”充分衔接。
(二)创新职普师资联合教学机制,破除教育边界共育优质人才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并不会局限于单一的社会分工或单一的职业角色。教育是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职普融通本质上是两种能力的相互贯通,职业教育提供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求的职业能力,而普通教育则提供劳动者基本的文化素养,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则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实施者,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这是民族的希望”[5]。教育强国战略下的教师,不论是职业教育教师还是普通教育教师,都承担着振兴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职普师资联合是职普融通的重要桥梁,从现有条件出发,打造职普师资联合教学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优势互补,打破职普教育“边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政府主导,推动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结对子,双方互派教师进行跨校走教,开展联合教研、合作研究,建立职普师资“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的常态化机制,探索职普融通的教育教学新形式。职业学校增加文化课程比例,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普通学校中设置职业启蒙教育等相关课程,由与之结对子的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授课,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通过职普师资联合教学,解决双方师资存在的知识单一化问题,在师资互通中借鉴彼此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普通教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双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正向引导职普平等教育观念,营造“尊才重技”社会文化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6]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将人力资源大国优势转换为人才强国优势,加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融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盲目的普职分流,人为制造着教育不平等,在学生尚未真正了解职业兴趣时便关上了未来职业选择的大门,在不同的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弱化了对学生潜能的激发,而且存在着看似利用所长公平竞争的表象下隐藏的是变相的社会歧视现象。职业教育长期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其学生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职普融通是改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对立”的一剂良药,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职普融通始终是职业教育的“单向奔赴”,除却资源与课程等多方融合不佳外,长期形成的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观念也是影响融通的关键因素。因此,职业教育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须确实建立健全职普融通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诸多偏见。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重道轻器”的传统思想观念。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7],“道”与“器”似乎一形成便有贵贱高下之分。这种传统观念即是职普融通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才应是多元的、富有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这意味着“道”与“器”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要引导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正向认知,营造“尊才重技”的文化氛围,要利用好网络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并自上而下发挥好政府和学校思想宣传工作。以建设技能型社会为切入点,将立德树人作为主题思想,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准确向社会传递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同时,为改变公众“重才轻技”的功利观念,政府应在重视普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开展立体化宣传,发掘一批技能成才的典型事迹,打造一批职业教育宣传新平台,办好一批宣传展示品牌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8]。自上而下地引导社会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努力营造“尊才重技”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激发校企育人活力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教育强国战略的驱动下,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激发职业教育新活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一)重构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加强“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
现代复杂性科学揭示了复杂组织系统是由生成主体相互作用,这些主体受到各种规则的限制,在经过学习和适应这些规则后,与组织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关系,产生涌现现象[9]。从系统论视角出发,一个组织系统的发展将经历“内稳态—新的功能耦合网—新的内稳态—进一步建立新的功能耦合网……”的演化过程[10]。产教融合是一个组织系统,也必然要经历构建新的功能“耦合网”过程,推动职业教育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为适应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变革需求,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必须挖掘优势资源,重构人才培养关键要素,消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低的问题,提高“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效率。
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了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等要素[11]。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才培养不能只注重单一维度的过程与考核,须通过重构关键要素,打破不能充分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局限,充分对接区域市场需求,从革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实训实习条件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着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的新需要。要秉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以生产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动能,畅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产教“合而不融”的现状。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12],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出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以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达到同频共振的最佳状态。
(二)建立目标导向协同育人机制,激发校企双向赋能育人活力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field)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network)或构型(configuration)[13]。场域中占据不同位置的主体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资本的支配,各主体以特有的方式展开活动。产教融合作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典型模式,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职业学校“教育主体”在文化场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业企业“产业主体”在经济场域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各主体间遵循着各自场域的规则,形成各自场域的意向性结构[14]。从1991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的政策变迁,从“结合”到“融合”到“命运共同体”的表述演进,产与教的紧密相连始终不变[15]。为确保产教融合更为紧密,“产业链”与“教育链”衔接更加顺畅,建立目标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更有利于激发校企双主体育人活力。建立目标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改变过去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状态的重要举措,双方合作以符合校企共同利益为前提,引导企业主动“登场”,增强二者合作紧密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16]产教融合是契合职业教育将育人“身”与育人“心”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政府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的主导,约束教育场域和产业场域在合理规范的环境中合作运行,引导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依循政策制度融合发展。而对于当前“校热企冷”现状,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办学动力,通过完善合作保障机制来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通过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诸多举措,以促进校企合作长期稳定运行[17]。诚然,职业学校应更加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优秀企业合作,全面了解把握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倒逼教育教学创新变革。要将人才培养作为职业学校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抓住职业教育综合治理变革的契机,推进职业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18]。同时,企业亦应主动对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重视人才培养对企业技术革新的作用,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条件,改变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常常“缺位”的现象。
(三)优化产教融合政策制度设计,健全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基础和创新动力。教育强国战略下的职业教育须抓紧这一转型升级新机遇,从产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沟通桥梁产教融合入手,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事的第一步就是‘谋’”,即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只有“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19]。从宏观层面来看,加强教育强国背景下全方位的产教融合,则须优化基于产业与教育双主体的政策制度设计,努力实现以产定教,以产引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从宏观层面加以系统设计,优化产教融合的方法和路径,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2023 年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 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启动遴选第二批30 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再遴选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政府作为主导者,须为高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法律依据与制度保障,营造产教融合的良好环境。但目前相关人事政策、土地政策、财税政策等配套支持政策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21]。缺乏类似《产教融合促进法》这样的法律法规范畴内的文件,职教集团(联盟)、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作用还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诸如混合所有制这样的产教深度融合形式还缺乏政策制度引导保障,《方案》提出的如何加大金融、投资、财税、土地、信用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等,也亟须从国家层面强化制度设计,鼓励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性、开放性、共享式产教融合型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交互式、多层次、跨领域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平台,构建矩阵式、高水平的自组织生态系统[22],为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三、创新科教融汇范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数字时代的到来推动着职业教育必以新姿态迈入“数字+”世界。科教融汇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协调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下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化配置,切实发挥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形成“科技链”与“人才链”的良性沟通,面向时代发展新需求,激发新技术服务新产业。
(一)构建“教学+科研”办学格局,促进“科技链”与“人才链”互通
威廉·冯·洪堡的新人文主义大学理念认为“通过科学达致修养”(Bildung durch Wissenschaft),这种理念认为寻求真理的途径首先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通过培养科学精神,尊重并激发人的可塑性,唤醒人的自我塑造意识[23]。科技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则是科技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手段。随着知识社会的崛起,人类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科研创新已成为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驱动引擎”。以职业性为基本属性的职业教育不应是科研的荒漠,它和普通教育一起为社会培养造就富有理想、胸襟开阔、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在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中,职业院校所扮演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更是秉持科学精神的引路者。德鲁克(Drucker,P.F.)指出,“产业结构改变,要求该产业内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精神。”[24]当数字技术敲开职业教育这扇大门时,如何将科技与教育融汇融通也已成为职业教育战线需要思索的问题。破解职业学校科技研发与创新应用能力不足最为切实有效的方法便是与科研院所共同构建“教学+科研”合作办学新格局,为“科技链”与“人才链”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有效对接奠定基础、搭建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职业教育首次提出科教融汇的新要求。要以“科教融汇”为切入点,将“职业教育”与“科学研究”融通,通过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创新与服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职业教育的科教融汇要从观念和实践两方面着手,一是观念上要不要科教融汇;二是实践上如何科教融汇[25]。职业学校偏重技术技能教学,科研水平普遍较低,学校整体科研氛围淡薄。为使职业学校克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科研水平不高的现状,须联合区域科研院所针对目前产业发展中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集中发力,推动形成科教协同育人的办学格局。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引导教师主动走进企业,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渗透科技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科研兴趣,以科学精神驱动学生成为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科研”的办学格局中,职业教育将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促进“科技链”和“人才链”衔接,服务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二)依托技术赋能推动教育升级,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20 世纪80 年代,认知科学领域迎来了一场认知主义的范式革命,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为核心概念的 “第二代认知科学”(The Second-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成为认知科学领域新的研究纲领与研究方向,它否定了笛卡尔(Descartes)身心“二元论”,认为“身体—心智—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6]。这种“具身式”(On-line)的认知思维是一种身体、心智和环境处于统一整体的认知方式,知识建构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在身体经验和情景互动的共同加持下更能强化课程知识现实获得感。“身”与“心”的结合是职业教育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式。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将科技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场域中,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新生态发展是教育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2023 年2 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主旨演讲中提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数字技术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梯。”[27]职业教育在强烈的数字技术冲击下亟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优化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资源,加快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活动向数字化方向转变,大量数据、信息在不同主体间的流通、传输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满足了各行各业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需要。产业数字化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任何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资源都将被更新换代。科教融汇推动着职业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升级,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发展等均有所革新,人才培养更为精准,职业教育也能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目前,先进制造业呈现数字化、复杂化、多元化发展态势,需要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作出多元化、综合化改变[28]。为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科教、产教互动融合,遵循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建设原则,须充分考虑科技创新和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及时对接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的企业和产业技术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利用AI、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构建三维立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空间,在虚实联动、虚实融合之中增强教学的沉浸性,以促进学生“身体—心智—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虚”与“实”交互的数字化教学场景中提升学生能力素养,以更高标准的人才培养对标我国重要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助推“强国”目标实现。
(三)促进职业教育科研范式革新,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数字时代悄然而至,数字技术正以新形式、新理念进入教育、产业、经济等各个社会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发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然而,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能力不强问题,而且职业学校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所谓的科研也大多以职称评聘需要为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严重偏离了科研初衷。为破解职业教育的科研困局,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引导职业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重点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目的。同时,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参与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在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教育链”与“科研链”的有机融合。
马克思系统阐明了科技与人的关系,他认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29]。科技被人类创造并服务于人类,人类是科技活动的主体,在科技应用与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职业教育开始关注内涵式发展的时候,便逐渐意识到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性。从“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30]到“职业院校要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31]再到“鼓励和支持开展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研究”[32],教育与科技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从政策的演进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科研。我国职业教育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突围,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和“领跑”转变,职业学校必须创新科研范式,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应用型研究,推动科研对接产业,对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须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全面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夯实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石,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业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