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3-12-08段红英
段红英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物质溶解的过程,认识一类混合物----溶液;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去污方法、原理-----溶解现象和乳化现象,并比较二者的区别。
二、教学对象分析:
溶液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对溶液存在许多认知上的误区,往往将所有的液体混合物都认定为溶液,对溶液“均一、稳定”的特征缺乏科学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了解过渡到理性认识,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比较等方法,逐步修正为正确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向化学——建立溶液的概念
【师】有没有同学注意到我们学校附近有家“小丽人”洗染店?
【生】知道,在舞雩坛小学门口。
【师】这节课我们先到洗染店学习怎么洗衣服?今天我们负责洗一批化工厂的工作服,污渍主要成分有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油渍和生产用碘等。你打算怎么洗这批衣服呢?
【生】水、洗衣粉、肥皂水、洗涤精、……
【问题】我们先来研究用水洗的方法。你认为洗衣服时,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哪些物质可以被水洗去?
【师】好多同学都不能确定哪些污渍能被水溶解。在你们的实验桌上,就摆有这五种化学药品,给你五分钟时间,来测试一下吧。
【分组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评价
【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我们小组看到氯化钠、硝酸铵和硫酸铜放到水里,振荡后就不见了,说明这三种物质溶解了。植物油放在水里,振荡后,一会就漂浮在了水的上面;碘放在了水里,基本没什么变化,振荡后,一会就沉到水底下去了。我们认为这两种物质在水里没有溶解!
【师】老师发现你不仅观察得仔细,说得也很好!大家说的这个过程就是化学上所说的溶解。从氯化钠、硝酸铵和硫酸铜溶解在水中得到混合物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取出一部分,成分都是一样的均一。如果保持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成分就不会发生改变。而植物油和碘在水里形成的混合物就不均一、不稳定。前面三种物质溶解于水,得到的混合物为什么均一稳定呢?下面我们看一下氯化钠溶解的微观过程(播放氯化钠溶解动画,边讲解)。
【总结】溶液和浊液
【设计理念】带领学生走进洗衣店,探究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三种物质的溶解,比较油与水、碘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初步认识溶液的特征和与浊液的区别。然后,利用微观动画引导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均一、稳定”的实质和溶液的宏观特征。通过认识溶液的组成和对生活中常见溶液的分析,正确辨识溶质和溶剂并认识到“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二)从化学走向生活----认识两种常见非水溶剂的溶液
【师】现在,你能不能给溶液下一个定义呢?
【总结】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问题】
1.在实验中形成的三种溶液,氯化钠、硝酸铵、硫酸铜是什么?水是什么?
2.溶液由什么组成?溶液都是无色的吗?
3.溶液的质量怎么计算?体积也能这样计算吗?为什么?
4.从以上的分析,你还能得到什么?
【总结】
-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不都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3、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但是体积不能这样算。
4、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
【分组讨论】下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试着分析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展示生理盐水、可口可乐、白酒图片),通过分析你对于溶液又有了什么认识?
【总结】
- 很多溶液不止一种溶质。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者液体。
【师】衣服上沾有氯化钠、硝酸铵和硫酸铜的污渍可以用水洗去,那衣服上沾有油渍和碘的衣服用什么来洗呢?
【生】爸爸手上沾上油漆的时候经常用汽油洗,我也用过碘酒,我觉得碘可以用酒精和汽油洗掉。
【师】哦,不错的建议。现在就请大家用汽油和酒精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洗去油渍和碘。
【分组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评价。
【总结】汽油和酒精也是常见的溶剂。
【设计理念】针对水不能溶解的两种物质:碘和植物油,让学生大胆猜想,找出可能溶解两种物质的溶剂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解到酒精、汽油等物质也是生产和生活中的常用溶剂。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去指导生活、丰富生活,展现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三)再次从生活走向化学——领悟化学、生活的关系
【师】我们生活中的油渍,比如菜盘上的都是汽油去油渍吗?
【生】不是,厨房里都是用洗潔精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啊,大家找出刚才做实验的油和水的混合物,滴上几滴洗洁精,振荡一下,看有什么变化?
【总结】1、乳化作用 2、生活中常见的乳化剂
【师】最后,我们怎么洗这批衣服合适?
【生】分开洗,沾氯化钠、硝酸铵、硫酸铜污渍的衣服直接用水洗。而油渍用汽油或者洗洁精洗。碘污渍用酒精洗。
【师】学得不错,生活中也要学会了分类思想,还有其他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学会了判断溶质和溶剂。
【生】我还练习了液体的取用、固体的取用。液体的振荡实验操作。
【师】看来这堂课的收获都很大,希望大家以后都像这堂课表现的一样,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做个有心人。
【设计理念】根据生活中去除污渍的方法体验,再通过洗洁精洗去油污的探究活动认识乳化现象并了解乳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结合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学习化学,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另外,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的过程,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特征思维。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验到结论、从宏观到微观,环环相扣、对比鲜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本节课设计依据为“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导引作用,积极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去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空间,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的尝试,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