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价 激发创新

2023-12-08刘月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9期
关键词:自卑感师生情感

刘月梅

摘要: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摘要:评价  激发  创新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的权威是教师,评价的内容是成绩,一贯的做法是重“结果”轻“过程”,重“划一”轻“个性”。在这样的“权威”与“划一”中,多少有个性的学生、有个性的答案遭到否定。因此,创新教育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呼唤课堂评价的开放。

开放评价形式,激发创新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快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接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为此,我认为开放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传统单一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建立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评教师等多种评价形式。这种开放的评价形式,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为学生激发创新情感创设了条件。

重视学生的自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互评相结合。”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的互评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

重视学生评教师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

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评学生,学生也可以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说敢评,甚至提出跟老师不同的想法。有位年轻的教师,在为《麻雀》一课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你说的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又一次活跃了,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出一种亲子之情。这位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并接受了对自己的评价,正是在这种师生相互平等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

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创新也得到充分体现。

开放评价手段,激发创新

新心理学分析学派创始人A.阿德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自卑感总是让人失去自信,精神沮丧,情感脆弱,缺泛创新。心理学实验显示,一个人所受外界评价与自卑感成正相关,即积极、友好的评价可以促进个体自卑感的克服;反之,則会让人陷入更深的自卑之中。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探究,也需要研究评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

尊重学生的评价

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该落脚于选拔和鉴定,而应在于通过评价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把握评价的尺度,并非凡事都求清晰,有时不妨模糊一些。

评价要融入真情

现在不少教师的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人的心灵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必须带有浓浓的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施,热情地给予褒贬。如有位教师教《威尼斯的小艇》时,让学生拿着纸船在黑板上星罗棋布的线条上穿行完时,老师说:“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还有“你确实有头脑”“很有自己的见解”“鲁迅是大文豪,你是小文豪”等等。都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些鼓励性的评价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敢说、敢做、敢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给以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中不同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以他们的评价也不同的: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评价,就能有效地克服阻碍学生创新活动的消极心理,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创新,为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

2.《教学策略》网络资料

3.《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网络资料

猜你喜欢

自卑感师生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