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工作
2023-12-08朱月仙
朱月仙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许许多多的农民变成“工人”,这些“工人”的务工地很不固定,哪里工价高就往哪里去。他们把孩子留在老家让老人帮助看管或寄养在亲戚家,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发育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等待我们去“雕塑他”。针对这些特殊的儿童群体,学校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教育。教育得当,他们将是祖国的栋梁之材;教育不当,将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班主任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我们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真情去教育感化他们,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农村 留守儿童
近年来,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常年难得与父母相见,缺乏父母之爱,内心感到孤独、烦躁,迷失了人生方向。我们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老师,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我们班主任老师有义务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班主任老师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贴近他们的心,懂得他们心中所想,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的“家”。隔代教育是“留守儿童 ”问题的普遍现象,面对祖辈对“留守儿童 ”无原则的溺爱,班主任老师要多进行家访。班主任应架起父母与心灵相通的桥梁。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在现实实践中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
一、 “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时间玩手机。外出务工的家长把小孩托付给年老的父母,都会买一部手机放在家里,以便随时了解家中情况。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祖父母又无法有效约束,家里没人做出正确指导,这些“留守儿童”就会长时间玩手机,甚至是通宵上网。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上课不专心听课,成绩欠佳,最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作业不按时完成或完不成,成绩一落千丈。有些“留守儿童”甚至有厌学倾向,不交作业、逃学等等。
(二)娇生惯养、唯我独尊。个别农村“留守儿童”因为脱离了父母的管教,把父母寄回的生活费当作零花钱,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给身边的同学施以小恩小惠,把一些臭味相投的同学“团结”在自己的身边,拉帮结派。对小同学发号施令,对老师说谎,结伙打架斗殴,俨然一个黑帮老大的形象。整天沉迷于电视和网络游戏,极具破坏性,煽动性,会带坏一帮同学。我们学校就曾经有一位叫小龙的男生,他不但自己厌学,不完成作业,还威胁其他同学也不要交作业。有一次全班果真都不交作业。老师查下来原来是他在后面倒的鬼。
(三)性格古怪,不合常理。有部分寄样在亲戚家或者跟祖父母一起好生活的“留守儿童”。在性格特征上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孤言寡语,胆小怕事,没有安全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学交流。要么就是性情暴躁,蛮不讲理,调皮捣蛋,很容易与身边的同学发生冲突。不管是出现哪种情况的“留守儿童”,都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不和谐。
(四)不尊敬老人,不知感恩。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他们把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者亲戚照顾。这些家长只觉得有某些地方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好像亏欠孩子很多东西,总想多给孩子一些金钱,想用金钱来弥补缺失的父母之爱。殊不知这样做恰恰相反。这些“留守儿童”真的把金钱视如“粪土”,他们花钱如流水,铺张浪费,不知节约。
二、做好“留守儿童”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班主任要细心地观察“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班主任不但要潜心于教学工作,同时还要观察我们班上这些“留守儿童”的言谈举止,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加强与他们做思想沟通,给他们送去温暖的爱。
(二)班主任要在班里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针对那些与祖辈一起生活变得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要多组织开展一些欢快的娱乐活动和游戏,使他们重拾童趣。对于那些不尊敬老人,不知感恩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就要组织开展“讲故事”、出版报的形式。宣传有正能量的,弘扬中华孝道的故事。
(三)班主任和家长要家校互访,互相了解。“留守儿童”基本上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乡村生活。俗话说,“父想小儿,爷爷宠大孙”。祖父母在照顾孙辈时,主要是以“宠”为主。对于小孩的一些错误的行为听之任之,甚至是帮助他们找出各种理由来开脱责任。对于孙辈的物质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农村的老人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或者是文盲。对小孩的学习情况,他们只能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他们只负责小孩的衣食住行而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养型”的管理。小孩的自我约束力又底,使许多“留守儿童”荒废了学业,甚至有些小孩走上犯罪的道路。
(五)发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出现的普遍问题。单靠学校老师、家庭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现在我国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各个地方都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逢年过节的时候,发动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组织“留守儿童”集体过节。让他们感到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并不孤单,也让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
总之,我国经济的腾飞,是我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和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共同奋斗出来的结果。缺少了农民工的参与,我国的经济是不可想象的。有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就存在。班主任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人。要做好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