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主题单元一轮复习新模式的探究
2023-12-08郑兴旺
郑兴旺
单元教学设计是数学教学设计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介于课时教学设计与学期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开展,可以促进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它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沃土。单元教学设计要全面、灵活,才能巩固所学知识。
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的主体往往呈现“零散”的特点,即备课的时间和内容都是零散的。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材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没有能站在知识网络的高度进行整体思考,每次只能聚焦几个小课题进行教学设计,不能充分考虑前、后的联系,忽视课题在单元内、在整个高中课程内的地位和作用,导致教学内容之间常常出现错位、空位的现象。当老师意识存在问题后,再花时间进行纠偏和补位,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宏观、整体的理解和掌握,更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新模式研究的依据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数学学习的要求以及国内外对两者结合研究的现状;然后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学生个人发现需要、单元设计实施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高中数学主题单元一轮复习新模式的必要性。
复习新模式主要包括基础单元模式、专题单元模式。
基础单元模式:将单元内的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课标设置题目,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知识点,梳理方法,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打破了以前的死记硬背然后填空的模式,最后师生构建知识方法思维框图,从整体把握整个单元的内容,达到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目的。
专题单元模式:专题复习单元里以问题引领,对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进行典例分析,以此进行微专题的突破,对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进行剖析,让学生的思维更上一步,最后一些热点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再上一个层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以下幾点:
(一)做到整体与个体结合。
对每个单元主题内容、每一章节以及相关的内容都进行整合研究,结合单元教学的内容,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把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案、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整合连贯,把握主攻方向,然后设计出单元整体教学教案。然后着眼于各班的实际情况,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以知识为起点到以能力为终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能动性,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实事求是的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必要的调整。
(二)做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既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又符合课本的要求,把教育落到了实处。通过一个个单元的目标教学,收到一个个单元教学目标应有的效果。以集合的单元复习为例,不仅让学生构建了这一单元的知识网络,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知道这道题目的考查意图,也让学生把其中的概念定理记住,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把单元的基础知识总结起来,以题梳点、以题熟点,以题梳法、以题熟法,师生构建知识、方法、思维逻辑框图,达到了两个目标。
(三)优化课堂教学
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单元整体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体现方向性、阶段性、层次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学生是学生的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走向教材,内化教材,运用教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了效果的最大化,有效的大单元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本单元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和哪些知识有联系,让学生对于学习和用的知识更清晰了,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连成了线,铺成了面,甚至生成了一棵棵立体的树,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越学越会学,越会学越想学。
通过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1)注重通性通法,提高复习效率;用好高考真题,理解出题的意图;讲好高考经典题;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注重经验积累,形成方法管理。深度学习意味着面向未来的教育,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培养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深刻的学生。
(2)问题驱动助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实践展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设计、提出问题,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一步步探究,通过解决问题,理解数学内容,同时自然而然地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3)从主题单元教学设想:根据单元教学特征,一是要团队合作,整合单元教学资源;二是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努力创设不同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建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
(4)“大单元”复习模式源于知识深度整合。完全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参考一轮复习资料,重新深度整合教材。依据学科知识的规律、学生思维特点和高考组卷特点形成大单元,并且要善于将知识、考点和模型大单元有机融合,深度整合不是简单的知识重新组合,要突出知识之间内部的深层次联系,要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单元深度整合需要充分发挥高三备考小组和学校骨干教师的智慧,理清知识脉络,深度融合学生与知识、方法和思维的关系。
(5)通过问题组串,搭建知识关联,促进能力整合,倡导思维开放,追求方法多元,注重策略提升,借助师生对话,超越备课预设,实现建构创生,真实情景,真实学习,感悟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通过什么样的复习模式提高学生的效率和能力,还需要每一个教育人去思考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