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处理“主体与主导,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2023-12-08韦节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9期
关键词:被动心理教师

韦节国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一些新的教学课题又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學生厌学和被动学的问题已刻不容缓的提到了日程上。为什么许多老师,尤其是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都发出了同一问号“现在的学生无法管了,学的不如不学的多,教了快一辈子学了,现在反而不会教了”,甚至一些领导在处理此问题上也是一筹莫展。这一问题带有普遍性和深刻性。鉴于此,许多老师都在绞尽脑汁地去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形成书面理论并加以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种心得,具体做法如下: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成熟期大大提前了,这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育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心理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渴望与成人一样,受尊重理解。针对这一心理,我首先利用空闲时间去尽量和他们接触、谈心,其次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教师架子,去和他们心贴心的沟通,达到师生的心理共鸣。再次,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无好生差生,不分三六九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崇高地位,方能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让他们心服口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恩威并举”。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人人都有自尊,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程度也不同,青少年学生尤其敏感,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个人情绪(或无意)说出刺伤学生自尊的话来,否则他们就会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造成教学被动,甚至造成学生厌学心理情绪的滋长。自尊是人的天性,而自信则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无论怎样一门课程,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与学生心灵沟通交朋友

鉴于当前知识专业化、教师年轻化的特点,我认为这一点尤其奏效。在学生的心理活动中,他们认为你这是对他成熟的肯定,对他价值的赞赏,顺利成长的他们乐意和你交谈,什么都和你说。针对这种袒露无疑、非常单纯、介于幼稚与成熟的思想,我给他们加以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确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气息,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把你作为他们的朋友了,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也就顺理成章了。有了上面的三点基础,下一步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是:

培养激发学生兴趣

如同自信心一样,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窒息的学习,再谈主动学习无异于痴人说梦了。下面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几点激发学生兴趣的体会。

要恰如其分的让自己的知识艺术化

他要求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让抽象的直观化,把书面语言艺术化,生活化。

传授知识生动化

它要求教师语言要有较强的表现力。让相声、小品的幽默走进课堂,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掌握知识渊博化。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分功,因此,一个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兼容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教师的自身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也就日趋理想化了。

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我认为集体荣誉观在中学生身上尤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我曾经在一次校运会上看到这样一个场面:某一个班级因为班主任有病无法到场指导学生,学生便自发的围绕在体育委员周围,运动员和体育委员精心排兵布阵,而非运动员的学生在拼命为本班级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把立德树人的方针演绎为教学的情感教育,完全改变私塾制的“帮下出状元”的传统教育模式

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方针策略,“以德治国”可谓是一个创举,其含义就是要求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就是把精神文明用法律的形式锁定在国策中。既然中央如此,我们为何乘此东风,贯通到教改中来呢?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让教师的良好形象在学生的思想中潜移默化,使之体会到教师的真正威严。

“开卷有益”的启示在实践中的运用

以前我们只是听说“开卷有益”这个词,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了。中考政治科目的开卷考试,给我一个启迪:我为什么不把这种方式拓展到历史的教学实践中呢?针对学生(尤其是落后生)表面对对成绩不在乎、实际上对分数却非常渴望的心理,我采取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两种平时检测的方法。

总之,对学生的管理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动力、一种乐趣。提高学生素质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人格的升华,最终师生彼此乐融融。教学成绩、教学效果理想化,各种关系叨叨了完美与和谐的统一,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被动心理教师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最美教师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教师如何说课
心理感受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