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2023-12-08周雨佳王娅蕾侯丹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市场需求双循环

周雨佳 王娅蕾 侯丹

摘 要:以国内纺织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OLS回归分析法,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需求对纺织业技术创新驱动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应。理论分析表明,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需求均通过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技术创新,国际市场还通过干中学和创新溢出效应影响技术创新。实证结果显示,国际市场需求对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国内市场对于纺织企业的创新驱动表现得并不显著,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需求的交互作用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需求对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和产权差异。文章研究结果为双循环新格局下如何调整不同的需求激励模式以及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来提高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双循环;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驱动;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23)05-0070-11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泛加入全球产业链,外循环在促进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外部形势改变,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遭受重创、贸易摩擦频繁、全球经济态势疲软,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适时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和国外循环有效对接、相互助力,利用国外的进出口贸易来调节国内经济生产和发展。新发展格局的适时提出以及强调“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表明,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现实路径。

但在全球化产业分工中,我国制造业一直深陷产业链“低端锁定”泥潭,核心关键技术在国外,低端高损耗在国内,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创新驱动力不足,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陷入比较优势陷阱[2]。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升级转型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助力点,在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坚持高效率的创新投入是推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加强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是我国现实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方针。

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了2669.5亿美元、2767.3亿美元、2718.9亿美元,交易额的持续保持表明了我国在全球纺织品服装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2021年、2022年尽管疫情影响明显,出口额仍不断上升,达到2911亿美元、3155亿美元、3233.4亿美元。但纺织产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作为我国重要传统产业,其发展模式仍为高投入高消耗与高污染低效率并存,中低档产品占主导。产业利润率低下,核心竞争力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无论是在纺织技术升级,还是纺织工艺技术升级上,均与世界先进纺织技术存在巨大差距,影响纺织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本文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双循环背景对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表现,并深入挖掘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和产权性质方面所体现的差异性。希望有助于提升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摆脱低水平竞争循环,形成竞争优势,突破国际约束,在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上实现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和统筹优化,打造自身独特的产业链[3]的发展思路上达成共识,从而实现我国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

1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我国工业技术创新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1978-1991 年)、加速阶段(1992-2005年)到自主创新阶段(2006-2011年)以及创新驱动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历经从学习、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许多产品在速度、成本、质量和创新性等方面在全球市场上展开竞争,并取得了成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表现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循环发挥重要作用[1]。

但是,由于国际贸易格局被实力强劲的发达国家大买家以及跨国公司所把控,让发展中国家处于GVC低端俘获,只能以低要素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占据的市场份额有限[4]。而且长期依赖外循环导致我国企业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5],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不高、支持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不配套、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公共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問题,影响和阻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6]。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全球产业链调整,我国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近年来,转向内循环为主既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路径,也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7],更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8]。

双循环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并且相互融合。市场需求规模大的国家在实施国内循环时,不仅能稳定经济发展趋势,还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来减少生产和研发成本,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中“站稳脚跟”。国内循环能够产生本土市场效应[9],本土市场的发展为国际市场发展赋能,国际市场的发展又带动内需增长[10]及大循环的发展[11]。只有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国内大循环才能畅通无阻[12]。

新格局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多层级消费市场,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打造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支撑。在底线开放思维的基础上以全面自主创新引领[5],将技术作为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之外的第四要素,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融合[13]。

2研究假设

2.1 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

需求引致创新[14]理论强调了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认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就是市场需求、需求导向以及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需求能够指引创新的方向和速度,技术创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产品和技术提出新的标准,从而助力技术发展来适应新型市场需求的标准。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巨额利润,产品销售的增加又可以反过来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5];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可以促进开发未来市场,以挖掘新的发展资源来推动技术创新;创新收益会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乐观的需求预期会增加创新投入。企业管理层在技术创新上最重要的是使其产品、工艺、系统和服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需求动因不仅是诱导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内在原因,而且是决定一国(地区) 产业升级动力的关键内生要素。

对西班牙创新型制造业的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在2013年的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降低了10%,相应的创新活动也降低了2%-3%。对日本40个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場规模的增加将会促进地区生产率(技术创新能力) 的提高[16]。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投入呈倒U型影响,市场规模偏大或偏小,技术创新都不活跃,只有市场需求规模达到一个较高的界定值时,技术创新才会活跃,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具有特大市场规模的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17]。

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内需)和国际市场需求(外需)两个方面。

2.1.1  国内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国内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基于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产品贸易时,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会产生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在市场规模所引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持续作用下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使该地区的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满足本地消费需求后还可供出口,产生“本土市场效应论”[18]。作为劳动分工、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动力,本土市场规模是形成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19]。

竞争推动创新[20],规模的扩张导致竞争的加剧,为争夺更大市场份额和更多利润空间,企业采取技术创新策略来提供差异化产品,本土市场规模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内在源泉[19]。研究发现,本土市场规模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2],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合作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

此外,在国内市场销售中,企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成本低、信息丰富、贸易壁垒少、及时把握国内市场需求趋势等,因此本土企业存在“本土市场偏好”。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均消费能力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在的巨大本土市场需求使得中国可以在生产和创新中都能实现显著的规模经济。需求的增加和消费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为企业开发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创新投入,形成企业创新投入——消费者购买新产品——企业获取创新收益——企业再次创新投入的内生激励机制。

当然,国内市场需求也可能抑制技术创新,一方面,国内市场体制不健全,无序竞争、国家以市场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过度依赖外来引进技术,导致技术创新进程一度被搁置;另一方面,企业首要看重的是收益率,在巨大的市场和高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企业粗放经营也可获利,因此忽视技术创新。

2.1.2  国际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可能存在驱动效应,除了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外,还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干中学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出口来扩展国外市场,可通过出口需求及时获取消费者反馈,完成知识、信息的交换,进而获得学习机会,得到国内市场所没有的知识信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识结构,实现高效的创新和生产。

技术溢出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创新型企业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支撑其创新支出,并将创新成果外溢至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向竞争对手和客户学习的机会[23],本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激烈的贸易竞争中,有助于提高本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另外,本国企业会在生产领域优先使用国外先进技术,并与国外进口商合作开展研发活动,因此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24]。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受益,其技术创新能力都获得了提高,且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整合,这种溢出效应日益显著[25]。当然,企业的吸收能力决定了这种学习国家先进技术知识的效果。高水平外循环通过这种外部市场拓展、创新要素集成以及生存风险规避三重机制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26]。

实证研究也表明,积极的出口需求会提高生产效率高的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会对生产效率低的企业产生消极影响。“一带一路”沿线中欧班列的开通通过促进出口贸易促进了企业创新[27],这类高水平外循环促进了企业的实质型技术创新与策略型技术改良,实现了技术的实质性变革与经济的平衡性发展[26]。

然而,国际市场需求也有可能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如全球价值链低端俘获。由于先发优势和知识产权优势,发达国家的国际买家和跨国公司牢牢把控了全球贸易分配格局,一直凌驾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甚至会阻挠与创新相关的要素资源在国际贸易中的自由流动,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创新,将其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创新能力较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组装环节[28]。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也会进一步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使其只能活跃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加之制度不健全等内在原因导致创新基础薄弱,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难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过度竞争现象。由于内需的不足,企业盲目拓展国际市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行业竞争秩序混乱,技术创新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H1a:国际市场需求与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成正相关关系。

H1b:国内市场需求与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成正相关关系。

2.1.3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国际国内市场的相互关联研究

双循环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了这种发展形势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的现实选择和主动战略调整。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形成高效顺遂的国内经济循环,更好吸引全球资源,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双循环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联动协同,建立内外贸经济一体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支撑,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在要求。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推动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国际国内市场应是良性转换的互动关系[29],打通出口转内销的渠道阻隔,畅通双循环;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项任务[30]。因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双循环发展格局与纺织业技术创新具有正相关关系。

2.2 异质性差异

2.2.1  地理位置差异

新經济地理理论提出了“报酬递增规律”会影响产业的空间聚集,即市场与地理位置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企业的报酬递增取决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如果企业位于落后、偏远的地区,相应的基础设施就会比较落后,不仅会阻止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而且也会阻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经济收益。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是“报酬递增”的根源。加之企业的收益下降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势必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后续动力。不同收入水平会制约国内市场规模的发展,从而影响技术创新,研究发现,高收入群体的低边际消费倾向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高收入群体对创新产品的高需求会制约本土企业自主创新[31]。我国东部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能力与中西部地区明显不同,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设三:

H3:双循环发展格局对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异。

2.2.2  产权差异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差异使得部分公司能够进行出口贸易,部分公司放弃出口贸易[32],单个企业生产率提高可以使整个行业生产率提高,而技术水平提升又可以使单个企业生产率提高。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非国有企业,其原因是企业平均生产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33],工业领域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仅12.28%,不足全部行业的三分之一,且远低于非国有企业20%以上的回报率[34]。因此,提出本文的第四个假设:

H4:双循环发展格局对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产权性质不同而异。

3研究设计

3.1模型设计

为考察双循环背景下,国内外市场需求对我国纺织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的影响效应,本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_(i,t)表示i上市公司在t年的技术研发强度,〖EXP〗_(i,t)表示i上市公司在t年国外市场需求,〖HMD〗_(i,t)表示i上市公司在t年国内市场需求,_(i,t)*HMD〗_(i,t)代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交乘项,x_(i,t-1)代表相关的控制变量,η_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ε_(i,t)是随机扰动项。系数α_1表示国外市场需求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影响,系数α_2表示国内市场需求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影响,系数α_3表示国内市场需求和国外市场需求相互作用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_i表示控制变量回归系数。

3.2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企业技术创新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研发支出与总资产的比值来度量企业技术创新强度。其中,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和总资产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

(2)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国外市场需求与国内市场需求。借鉴陈丰龙和徐康宁 (2012)[21]的研究,并结合上市企业数据的特征,利用上市企业财务报告中按照地区分布划分的主营业务收入,按照国内外地区分类进行加总,手工整理。

3.3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55家上市纺织企业2018-2020年的营收数据和研发投入资料为研究样本,采用OLS回归分析法,探究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需求对纺织业技术创新驱动力的影响效应。鉴于部分上市公司未按地区分布划分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研发支出数据进行详细披露,导致双循环背景下纺织业的技术创新研究存在数据缺失。本文排除了上述不可控变量的相应样本,最终得到51家企业的150条观测值。上市公司的主要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地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各省统计局。为了消除极值的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的企业数据进行了1%的双边缩尾处理。

4结果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表2中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知:(1)样本中技术创新强度均值为0.017,标准差为0.011,最小值0,最大值达0.043,说明样本中的企业技术创新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国外市场需求即出口规模均值19.8,标准差为1.816,本土市场需求均值为21.14,标准差为1.748,说明在样本期内企业国内外需求有较大差异,即本文的主要变量在样本期内具有异质性,本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可行性。

对本文使用的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测试本文使用的相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问题,结果列示在表3中。表中列出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国外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强度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本土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强度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分析,VIF平均值为1.37,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4.2基准回归分析

表4中列示了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国内外市场需求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准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未加控制变量和年份固定效应,第2列加入控制变量,未加入年份固定效应,第3列同时加入控制变量和年份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国外市场需求即出口规模与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强度存在正向关系,且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和年份固定效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上述研究结论验证了假设H1a。原因可能在于:(1)出口贸易可以让企业产生危机意识,面对国际市场上的激励竞争,努力追求新的观念和技术;(2)企业拥有的创新资源不足,在出口贸易中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也能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3)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或客户协同创新的影响。

观察本土市场需求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本土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并未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起到驱动作用,拒绝H2,其原因可能在于:(1)国内纺织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纺织工业大而不强等问题日渐凸显。既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技术、品牌垄断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也面临国内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制约。同时,其他要素成本也明显上升,“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更为突出,一味依靠规模扩张和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产能过剩也成为其制约因素;(2)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扩大,使国内纺织企业承担了相对较高的原料成本;(3)本土市场需求不足成为导致我国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源。国内纺织市场持续低迷,纺织企业普遍缺乏订单支撑,尤其是大订单、长订单明显减少,整体需求下滑,且出口受阻,导致纺织企业信心滑坡,创新投入不足。

模型2中纳入本土市场需求与国外市场需求的交乘项,探究本土市场需求与国外市场需求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交乘项系数显著为正,即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交互发展将显著促进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且模型拟合优度R2有所增加,表示该模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解释力度更强。国外市场需求带来的技术升级效应反过来会带动本土市场需求的创新效应,近些年来由于全球资讯发达、交往日益便利与密切,导致国内

国外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趋同。我国居民消费观呈现出开放化和全球化、且主动性增强、变化速度加快等特点。故企业在注重国际市场创新驱动效应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即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实现国内外市场创新效应的良性循环。

另外,从回归系数大小来看,出口规模的增加对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是0.0015,出口规模增加一个单位,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强度提升了0.15%。在企业特征变量中,企业规模和企业市场势力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市场势力也进行一定的积累,越有获得超额利润的动力,并且具备知识基础和资金积累,从而加大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度。另外产业集中度会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企业之间对技术创新研发过程的相互交流、借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相互交流和借鉴能让技术扩散频率和速度加快,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从地区层面,金融发展程度越好的地区,企业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更易获得资金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强度具有促进作用。

4.3地区异质性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协调,各个省份在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开放程度、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本文以东部和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进行划分,来测试市场需求和企业规模等影响因子在这两大经济区域的不同。表5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样本回归结果。

表5中回归结果表明,相比较中西部地区,国际市场需求对东部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更强,而本土市场需求与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创新正相关,不显著,但与中西部地区纺织业技术创新显著性负相关,说明有一定的抑制性作用。交乘项对东部纺织企业显著性正相关,与中西部纺织企业也是正相关,但不显著。上述研究结论验证了假设H3。原因在于:(1)开放型经济结构促进了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更高,政策支持力度大,出口规模大,社会总需求逐渐扩大,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再加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东部地区企业改进技术和调整产业结构,社会运行效率更高效,由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较中西部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21];(2)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近年来虽然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对于民生工程的生产领域投入较少,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教育落后,市场体制不健全,从根本上讲中西部地

区自身“造血”机制不健全,面对出口贸易稍显动力不足;(3)国内纺织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露。我国纺织工业虽然规模大但是实力不强,而且还受到两方面强势力量的压迫,一方是发达国家有新技术、有品牌效应,另一方是发展中国家凭借着低成本参与竞争。另外,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也在逐年递增,以往通过扩张规模和低成本优势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落后,再加上产能过剩,我国纺织业发展已变得极为困难,创新动力和创新收益下滑。

4.4 产权异质性分析

考察企业股权异质性是否会改变国内外市场需求对于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企业运营模式、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委托代理成本以及权责分明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故认为市场需求对于国有和非国有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列示在表6中。

根据表中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在出口规模方面,出口销量的增加对国有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明显作用,但是对非国有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却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并且本土市场需求会间接加强此驱动效应。另外,在本土市场需求方面,本土市场需求的增加对这两类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没起到驱动作用,甚至对国有纺织企业表现出了抑制性倾向,上述研究结论验证了假设H4。原因在于:(1)出口贸易对于非国有纺织企业来说,它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购买以及并购的方式来进行技术创新,国有纺织企业则更偏向于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的方式来进行技术创新,非国有纺织企业更加看重收益率,所以会采用风险较低的研发方式来获得现成技术;(2)对于国有纺织企业来说,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造成了国有纺织企业效率低、激励机制不完善,同时国有纺织企业还存在资本过度密集、债务负担大、生产要素价格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市场需求对于国有纺织企业来说驱动作用不明显。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需求及国际市场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可以共同解释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此外,干中学理论和创新溢出效应可以进一步解释国际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響机制。然后运用OLS回归分析,利用多家纺织业上市公司数据,分别进行了主回归估计、分地区估计和分产权性质估计,由分析结果可知:

(1)纺织企业的国际市场需求对其技术创新有显著驱动作用,而本土市场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出口驱动;

(2)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交互作用也能激励纺织业技术创新。

(3)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国际市场需求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驱动效应,但明显东部地区的驱动效应更强。本土市场需求对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对中西部则存在明显的抑制性倾向。而两类市场的交互作用对东部纺织企业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对中西部地区正相关,但不显著。

(4)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产权性质差异。国际市场需求对非国有纺织企业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本土市场需求非国有纺织企业技术创新无显著驱动作用,但是对国有纺织企业存在抑制性倾向。两类市场的交互效应仅对非国有企业纺织企业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5.2 政策建议

市场的本质是开放(袁恩桢,2016),对中国来说,不仅需要对外开放,更需要对内开放,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当务之急。需在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上,随时适应国际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逐步造就国内、国际市场产品需求的同质性。

(1)提升纺织业技术创新活力和创新水平。推动纺织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和生态化生产,实现传统纺织业的结构化转型与升级,搭上时代便车和时尚巨轮。要加快企业的科技化转型,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推动纺织业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在国际大循环中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2)增强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在进一步开发国际市场过程中,摆脱以“技术模仿—套利—低成本竞争”的不利竞争循环路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建立起区域价值链,逐步形成国內价值链,再加入全球价值链,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向国际化中高端产品迈进,形成以“区域创新链—国内创新链—全球创新链”的良性发展路径。

(3)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驱动力来促进纺织业技术创新。国内市场是纺织业寻求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纺织企业要增强本土市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同时培育高标准、高要求的消费群体,让本土市场需求成为国际市场需求的领头羊,形成良好的中高端消费结构;另一方面,纺织企业要在本土市场扎根成长,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工艺水准和扩大相应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相应制度和机制来促进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做支撑。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动力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辩证且全面的看待双循环发展策略,将技术创新融入到国内国外双循环体制中,实现整体性引导。面对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累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习国际先进纺织企业的技术和知识,改进自身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准;学习其发展模式和运作经验,提升国内纺织业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在国内循环路径中,不过分追求创新而忽视产业链的效率和安全,不仅要保证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要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要将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进行深度融合,以良好的国内循环来抵御未来潜在的国际风险,以活跃的国外循环破解国内循环可能的非流畅性。

参考文献:

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 2021,37(1):1-19.

葛扬,尹紫翔.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 2021(4):7-9.

段文平.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30(3):126-128、132.

Gereffi G .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1):37-70.

陈劲,阳镇,尹西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J].当代经济科学, 2021,43(1):1-9.

李猛,黄庆平.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问题与政策建议[J].青海社会科学, 2020(6):31-40.

黄群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1(1):9-16.

钱学锋,裴婷.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内生动力[J].社会科学文摘, 2021(3):49-51.

张俊山.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市场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 2021(7):25-36、113.

许晖.中国跨国企业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角色与微观机制[J]. 管理世界, 2021(9):28-30.

孙军,高彦彦,朱国军.国内国际双循环、本地市场效应与经济发展范式转换[J].江海学刊, 2021(4):102-108+254.

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6):24-34.

Schmookler J. The amount of invention is govern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 the evidence of cross sections :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66,27(4):61-75.

张震宇.市场需求特征和创新收益预期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联合作用:理论研究[J].技术经济, 2014,33(8):35-41.

Davis DR,Weinstein D E. Market Size,Linkages,and Productivity: a Study of Japanese Regions[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EB/OL].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86190, 2001-10-4.

孔令文,徐长生,易鸣.市场竞争程度、需求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J].管理评论, 2022,34(1):118-129.

Krugman P. 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 950-959.

冯伟,徐康宁,邵军.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产业创新机制及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55-67.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M].Watertow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陈丰龙,徐康宁.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5): 44-56.

张国胜,胡建军.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J].财经科学, 2012(2):78-85.

李兵,岳云嵩,陈婷.出口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来自企业专利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 2016,39(12):72-94.

Baldwin J. R. ,  Gu W. Trade Liberalization: Export-market Participati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novation[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4,20(3):372-392.

张杰,郑文平.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效应[J].经济研究, 2017,52(3):151-165.

朱兢,肖婧文,付晓蓉. “一帶一路”视角下高水平外循环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 2022,43(5):121-130.

王雄元,卜落凡.国际出口贸易与企业创新——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9(10):80-98.

Humphrey J.,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 [J]. Regional Studies, 2002,36(9): 1017–1027.

袁恩桢.中国进入市场动力转换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动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7):15-20+91.

宋则.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政策融合[J].中国流通经济, 2022,36(6):18-24.

孙早,宗睿.本土需求与企业自主创新——为何合理的收入分配更有利于企业创新[J].财经研究, 2022,48(3):94-108.

Melitz M.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 2003,71(6):1695-1725.

龚关,胡关亮,陈磊.国有与非国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基于资源配置效率与平均生产率[J].产业经济研究, 2015(1):93-100.

刘江.工业领域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效率比较:2003-2011年[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17(4):9-14.

Impact of Dual Cycl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extile Industry

ZHOU Yu-jia1, WANG Ya-lei2, HOU Dan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China;

2.School of account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data of domestic textile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this paper uses OLS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domestic market demand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under the new dual cycle development pattern. Theore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arket demands both abroad and domestic affe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scale effect and competition effect,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lso affec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learning-by-doing and innovation spillover effect.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has a significant driving effe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extile enterprises. Although the domestic market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driving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of textile enterpri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extile enterprises. Further analysis depicted that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ownership variance in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and domestic market demand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extile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d important empirical evidence for how to adjust different demand incentive modes under the new pattern of dual cycle and adhere to the strategic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Keywords:dual cycle;textile firm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driven; market demand

(责任编辑:赵绪福)

作者简介:周雨佳(1999-),女,助教,研究方向:企业并购与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077).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市场需求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