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劲风吹不散 总是石油情
2023-12-08任光莉
□ 本刊记者 任光莉
他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先后参加过8 次新中国石油工业重大油气发现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科技攻关第一线,他在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尊重科学、敢讲真话是他崇高的学术品质,他用毕生奋斗谱写了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人生壮歌。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地质学泰斗李德生。
一
1922 年10 月17 日,李德生出生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他自幼饱受社会动荡之苦,小小年纪便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日军占领上海。此时,年仅15岁的李德生被迫告别亲人,穿越日军封锁的钱塘江,以沦陷区学生的身份入读浙江丽水省立临时联合高中。1941 年,高中毕业的李德生参加了多所大学联合招生的考试,被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录取。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将经济地质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系统学习了石油地质、煤田地质和金属矿产地质方面的知识。
彼时的中国,被日军占领了半壁江山,抗日后方汽油和柴油奇缺。一天,李德生坐校车去市区,车子走走停停,原本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花了两个多小时。因为没有汽油,校车只能以木炭炉产生的煤气为燃料,不仅速度慢,动力不足时还得靠司机下车拉动风箱把火烧旺。这件事对李德生触动很大。没有石油,汽车、飞机就是一堆废铁,也不会有化纤、化肥等化工产品。国家石油工业几乎一片空白的现状,深深刺痛了李德生。他下定决心,要为国家石油的勘探开发而奋斗,要让中国早日摆脱石油贫瘠的状态。
1945 年,李德生大学毕业。选择工作时,班里大多同学选择进入科研院所或到大学当助教,李德生却选择前往2500 公里外的玉门油矿工作。玉门条件艰苦,他们这一届只去了3人,李德生便是其中之一。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那里?李德生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为国找油就是报效祖国。”
他们一行3 人坐着卡车,出四川、过陕西、入甘肃,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那片荒凉而广阔的戈壁滩。玉门油矿也成为李德生“石油人生”的起点。
二
到达玉门油矿后,李德生被分配到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领导的重磁力勘探队,从事重力、磁力测图工作,并进行路线地质调查。他和队员们一起翻山越岭,白天拿着罗盘找方位、找路线,晚上搭起帐篷过夜。夜晚的祁连山温度很低,“早上起来把被子一掀,一大块冰”,回忆起那段经历,李德生说,他之前从没到过这么寒冷的地方,可谓盖着“冰块被子”睡觉。
克服重重困难,1946 年,这支重磁力勘探队完成了《甘肃走廊西部重力测量提要》报告,并绘制了河西走廊十万分之一的地质、重力综合图,这也是我国第一份重力测量报告,为玉门油田的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玉门工作期间,李德生潜心钻研,把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1954 年,李德生担任玉门矿务局总地质师,在他的带领下,玉门相继勘探开发了石油沟、鸭儿峡、白杨河等5 个油田,玉门油田的年产油流从1949 年的7 万吨提升到1958 年的100 万吨,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为玉门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对贫油、缺油的落后面貌,建设强大的石油工业成为当时的迫切需求。1958 年,我国川中地区相继发现三口喷油的探井,李德生被任命为川中矿务局总地质师,前往四川参加新中国第一个石油会战——川中石油会战。当时,三位苏联专家也被邀请坐镇指导,他们提出了“渗透性出油”的观点,就是可以通过多井钻探来增加出油量。然而,李德生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裂缝性出油”的结论,即只有在岩石裂缝的地方才会出油,也就是说川中石油无法成为大油田。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争议,即使如此,李德生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在随后的大规模钻井开采中,完钻的76 口井仅获得蓬莱、南充、龙女、营山、广安等7 个小油田。事实证明,李德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尊重科学,敢说真话,是李德生投身石油地质工作以来一直坚守的准则。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国家石油事业的发展。
三
1959 年9 月,东北松辽盆地第三号基准探井喷出工业油流,这意味着东北沃土可能会出现大油田。同年12 月,李德生作为石油工业部工作组成员来到大庆,对松辽盆地的地下油藏进行综合评价。
川中石油会战的结果,令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对松辽油田的勘探开发慎之又慎。当问及李德生时,他根据对地震构造图和沉积相的研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在三个大构造高点各打一口预探井,以此来摸清油田的规模和储量。这个想法得到余秋里的支持,于是三口井的定位和钻探任务就落到李德生身上。
当时正值东北最冷的季节,茫茫雪原上北风凛冽,要确定三口井的位置谈何容易?李德生和测量队队员靠着一幅地图和一个罗盘,冒着风雪,一站一站测,终于测定出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三个构造高点的位置。两个多月后,三个构造高点的探井相继喷出高产工业油流,显示出大庆油田的轮廓。作为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的李德生,也因此赢得了“三点定乾坤”的美誉。
更让人激动的是,这三口井的含油量证明,这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的横空出世,翻开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的一页。1964 年,大庆油田实现原油年产量500 万吨,我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1976 年,大庆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原油年产量稳定在5000 万吨以上,我国彻底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四
李德生先后参加过8 次重大石油会战,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历程。1962年9 月23 日,山东东营的营2 井获日产555 吨的高产油流。种种迹象表明,渤海湾盆地可能会出现继大庆油田之后的第二个大油田。
1964 年3 月,李德生前往东营参加会战,担任地质指挥所副指挥兼地层对比室主任。这次,他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处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构造带上,而胜利油田则是一个“断块油田”,地质学上对这类油田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盘子摔在地上,碎成很多块,能在这个“碎块”找到油,换到另一个“碎块”就未必找得到。因此,要对这种断块式构造作出准确判断,就必须精准分析当地的岩芯、化石、地层等数据。
为解决这个难题,李德生带领地层对比室的同事日夜攻坚。他们根据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测井曲线,确立地层对比标志,又通过井与井的对比,参照地震剖面,标定了油田内复杂的断层系统。一系列扎实的工作,为会战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年年底,随着探井坨9 井和坨11 井测试获千吨高产油流,胜利油田的第一个主力油田——胜坨油田成功发现。
胜利油田的勘探取得巨大成功,由此总结出的理论“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集聚(区)带的理论和实践——以济阳等拗陷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为例”,获得198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除胜利油田外,华北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及天津塘沽海洋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都相继使用了这一理论。
五
1978 年8 月,李德生担任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大量一手数据,他提出我国含油气盆地3 种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案;在渤海湾盆地研究中,又提出“渤海地幔柱”的概念,并全面论述了该盆地的沉积史、构造格局和油气分布规律。
1991 年,李德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委。1994年8 月,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授予李德生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他也成为亚洲迄今唯一获此称号的石油地质学家。2010 年,他因“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2022 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授予李德生“石油科学家楷模”称号,以表彰他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
劲风吹不散,总是石油情。如今,这位年逾百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考着石油地质的发展以及中国能源的未来。他说:“未来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要靠年轻一代的石油人来实现。”对新一代石油人,李德生寄予厚望:“第一要立志,为石油工业潜心研究。第二,要敬业,坦然面对遇到的问题。第三,要勤奋,深入现场掌握一手资料。最重要的,要求真务实,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