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敢与善”导写

2023-12-08孙国勇吴娇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深林风貌青年人

孙国勇 吴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人要敢想敢为。“敢”应该是青年人做事的态度和认识,正如鲁迅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故而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在山河飘摇的危难之际,发出“我们不干,谁干”的呐喊。

青年人又要善作善成。“善”是青年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方法,青年人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自讨苦吃”,多受一些“热锅”上的煎熬,多经历一些“磕磕绊绊”,多面临一些“惶恐不安”的心理挑战,在摸爬滚打、风霜雨雪中“壮筋骨、练胆魄、增智慧”。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材料,写的是对“青年人要敢想敢为”和“青年人又要善作善成”的阐述,另一部分是引导语。首先,考生要对材料的关键词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关键词有三个:青年、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敢想敢为”指的是敢于立志和冲破桎梏,敢于担当和实践;“善作善成”指的是善于在实践中在磨砺中自我提升,有所收获。处理这类两个关键词的作文题,要找出两者的关联,使之成为有机整体。此外,还要有敏感的任务意识,把引导语中的“启示意义”落实到位。

例文

敢与善,当代青年风貌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麦天涛

少年强,则国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对青年有新要求,也为青年提供展现风采的舞台。敢与善是当代青年实现自我价值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也展现出青年的神采飞扬的风貌。

敢是敢想敢为,是青年人做事的态度和认识;而善是善作善成,是青年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方法。敢是成事的基础,善是成事的关键。二者助力青年破浪前行,抵达彼岸。

敢想敢為,急流勇进。如鲁迅所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活力与朝气,让青年脑海中装满星辰大海,再艰难的事,只要敢想敢为,终点就近在眼前。百年前,中国青年在山河飘摇的危难之际,发出“我们不干,谁干”的呐喊;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技术短缺,世界封锁,国人自力更生造出了原子弹;而新冠病毒席卷之际,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十天奇迹”在我们手中实现。敢想敢为不是空话,是我们青年坚毅勇敢的英姿。

善作善成,吃苦进取。青年人要在社会中学会自讨苦吃,多经历风雨,多面对挑战,在摸爬滚打风霜雨雪中“壮筋骨,练胆魄,增智慧”。作家狄更斯童年时生活困苦,家中负债,当过黑作坊的童工……但是这些艰苦也磨砺出他强大的内心:他将窘困生活的点滴转化为文字,此是善作;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描绘出精彩的人物形象,则是善成。既然风雨和挑战无法避免,那我们就在其中不断成长,活出青年的模样。

敢与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空有敢而缺少善的本领,那就只是异想天开、白费力气;可掌握了善却没有敢的勇气,也只能空有一身才华而畏缩不前。这也正如数学中每一条公式的诞生的两大条件: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两者都举足轻重。

揆诸当下,并非所有青年都敢善兼备。有的青年佛系躺平,选择摆烂;有的青年浑浑噩噩,虚度年华;有的青年恐慌焦虑,郁郁寡欢。鲁迅曾言:“有一分光,发一分热。”青年应该大胆想象、敢于打破常规,有想法就脚踏实地地行动,吃苦耐劳,在磨砺中不断学习,才能交出时代的完美答卷。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国家的未来寄予青年,无数人的幸福掌握在青年手中。遇事敢,善其事,方是当代青年最美的风貌。

评点

文章立意准确。作者找准了关键词:青年、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文章紧紧围绕关键词来进行分析论证,又紧扣了材料中的语句来论证自己的论点,所以在审题方面做得准确稳当。在论证过程中,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交替灵活使用,大大丰富了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处理两个关键词时,充分挖掘了两者之间的有机关联,使得论证更加严密,逻辑性更强。除此之外,“启示意义”这个任务也完成得很到位。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深林风貌青年人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Helping elephants to the deep forest 妙手助力“象”往深林
妙手助力“象”往深林
《深林》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清明图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