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变革”导写

2023-12-08许世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马车火车变革

许世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型作文题,虽然题干材料简短,但是思考空间很大。想要论述清楚道理,必須先厘清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马车和火车同样是交通工具,但是它们的材质、动力、效率等等都不同,这些外在与内在的不同造成了两者本质上的差距。从更大层面来说,马车可以象征过去、传统的事物、文化,而火车则代表变革之后产生的新事物、新文化。正因为马车与火车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再多马车的数量上的简单叠加也不可能得到火车,或者说产生与火车同样的效果。

在构思作文时,既可以分析火车与马车这两类事物的差异,也可以论述火车所代表的先进文明、先进事物的积极意义,还可以阐述马车所代表的传统文明、传统事物在新时代的价值,从而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

在面对这种“微言大义”的作文题时,切忌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而是要多尝试在不同语境、不同条件、不同场合下思考题中材料的内涵,深挖其不同侧面的意蕴,方能辩证、深入地论述材料所给的命题。

例文

拥抱变革,不忘过去

□一考生

木心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描述了社会节奏缓慢的闲适图景。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总是很快,快到从前的马车已无法荷载。许多的马车加在一起,或许可以在商品价值上换得一列钢筋铁皮的火车,却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与火车相当的速度与效率。

马车是农耕时代孕育的交通工具,是传统文明的象征;火车是工业时代制造的交通工具,是现代文明的代表。马车与火车虽然同样名为“车”,却有着本质上的差距。晚清政府眼中的精锐骑兵为何不敌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皆因列强的坚船利炮是“火车”,在打击敌方的速度与效率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清王朝再勇于冲锋的骑兵终究只是“老马拉的破车”,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战场中逃不过成为“活靶子”的悲剧命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并不满足于“小米加步枪”取得的革命战争胜利,而是根据世界大势的变化,高瞻远瞩地建设国防工业,及时地试爆了原子弹、氢弹,成为世界多极政治力量中举足轻重的一极。历史长河,浩浩汤汤,顺之则生,逆之则亡,唯有顺应时势,勇敢拥抱变革后产生的新事物,登上前进的“火车”,才能彻底超越老旧的“马车”,高速地通往充满希望的未来。

当然,时代的“火车”在速度与效率上超越“马车”,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彻底抛弃“马车”。尽管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发达,轻便的电子阅读设备高度普及,却仍然有不少忠实的读者走进书店、图书馆,翻开那一本本厚重的纸质书,慢慢地品味那书卷中隽永的意蕴;虽然如今厂房里的工业流水线正在以人类手工难以企及的速度生产出同质、同类的产品,但是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总愿意去探寻那些手工古法制作的传统小吃和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并且,其中许多还被认定为人类文化遗产不断传承,甚至为现代工艺的改良和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虽然“马车”不可能简单地叠加出“火车”,但依然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特定赛道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价值。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我们既需要追求变革、拥抱变革,不断提高发展的速度与效率,也应该包容过去、记住过去,让灵魂与生活惬意地走在路上。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在高速地变革、发展中不遗失传统的美好。

评点

文章开头以木心的诗句引入话题,简洁精炼地指出马车与火车这两类事物的关系。随后,文章进一步分析马车与火车这两类事物的本质不同,并运用正反两个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拥抱变革、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性。然而,文章并没有狭隘、片面地论述“火车”的重要性,而是拉开格局,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阐述了在新时代中传统事物、传统文明的独特价值,从而辩证、深刻地分析了题中这两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在全文结尾处,文章再次强调了两种事物各自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有力地呼应了文题。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马车火车变革
马车与游船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变革开始了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