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较真“账号”与“帐号”,有积极意义

2023-12-08倪丽彬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帐号账号语言文字

倪丽彬

是“账号”还是“帐号”?近日,某著名高校的邮件登录系统页面中文词汇错用,引发关注。

开篇简洁明了,既紧扣文章标題,也为下文的论述做好铺垫。

与上述新闻相关联的是,今年7月以来,有媒体持续报道多家社交软件和互联网平台登录页面、相关表述中把“账号”错成“帐号”。在国家语委的关注和推动下,相关社交软件和互联网平台已相继修改。媒体报道中,多位语言文字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帐号”为旧时用法,现在正确的表述是“账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只有“账号”词条,而无“帐号”词条。

由此段的拓展叙述可知,第一段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类似情况多有发生,可见规范语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语文文字专家的明确说法,澄清了错误认识,也回答了第一段所提出的问题。

较真“账号”与“帐号”,有意义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当下互联网影响下的社会文化生活的转变。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现代汉语词汇旧词新义现象十分普遍,许多词汇被人们灌注新词义后在网络上爆火,并随着使用人群越来越多,使得这些拥有新义的旧词成为了人们约定俗成的“正确”表达,进而被延续使用下去。

这样的情形受社会变化和流行文化影响,并借助网络的力量得以迅速传播。但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在一些严谨行文表述中,相关词汇仍旧遵照着其符合语言文字规范的原始语义使用。因而,机构或个体仍然需要学习正确的汉语词汇用法,较真“账号”与“帐号”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上面两段文字,构成了一个设问形式的“问”与“答”结构。较真“账号”与“帐号”,貌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却关乎语言使用的规范与正确,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更要保障语言的规范与准确。

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正享受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因而也引发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容易“提笔忘字”的讨论。人们越来越少写字、输入法越来越智能是不争的事实。当智能输入词汇越来越精准,其结果是人们想要书写单个字或词时,往往很难正确输出。

网络时代,人们写字越来越少,智能输入法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人们“提笔忘字”。

普通个体,在表达指定词义时错用字词旧的用法,无伤大雅。面向广大用户的各类机构主体,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则必须严格遵照使用规范汉字。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明确规定,也是各类机构主体所应尽到的推广规范语言文字的义务。广泛流行的网络文化,使得个体对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下降,而要让绝大多数人保持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就必须从约束机构正确使用规范词汇做起。

本段是上段的自然延伸,普通个体写错字影响不大,但是各类机构和平台,用户众多,必须保障书写规范,这是其应尽的义务,否则会误导广大用户。

实际上,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现如今十分常见,除了“账号”与“帐号”,许多人还分不清“登陆”与“登录”、“充”与“冲”、“定金”与“订金”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表达。这样的情形,久而久之就会让更多人缺乏对规范语言文字的认知,并不利于规范语言文字的普及和特定场合严谨言语文字的使用,也将会导致一部分个体因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而造成自身损失。

本段从“账号”与“帐号”的不规范使用,联想到“登录”与“登陆”等等的误用及危害,来说明规范使用语言的必要性,也是暗扣文题,强调较真的积极意义。

评点

小处切入,以小见大。“账号”与“帐号”的误用,看似一件小事,微乎其微,却可以见出机构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况且,类似的词语误用并不是个别现象,值得关注。作者对此类误用词语现象的危害进行了阐发,意在引发人们重视。个体的提笔忘字,机构的不算偶发的词语误用,都提醒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资料来源“光明网”/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帐号账号语言文字
“账号”不是“帐号”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彤彤的聊天账号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如何查看迅雷数字账号
语言文字
专家支招4类网上帐号最易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