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素材积累习惯培养的策略

2023-12-07秦悦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习惯小学生文章

秦悦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影响其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上,以期找到更好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出吸引人阅读的文章。要想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尤为重要,因为写作素材的多少往往关乎着其写作内容是否丰富,写出的文章是否具有真情实感。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这一教学任务,成了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素材与写作的关系

1.素材是写作的前提

在小学生写作过程中,素材是文章写作的前提条件,素材积累不够,文章就会比较空洞。因此在进行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之前,都应该合理选择和运用素材,将最合适的素材运用于文章中,为文章润色。如果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就能在遇到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文章时,得心应手地运用不同类型的素材,而不是在写作过程中苦于没有素材而难以下笔,或无奈地凑字数,致使文章内容空洞、情感苍白,也导致整体写作效率的低下。

2.写作是素材的呈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的结果往往可以看出素材的积累是否有效。有的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准确把握写作的目标和方向,这样一来,积累素材也是有目的性的,运用于文章中不至于跑题,这便是有效的素材,反之则是无效的素材。因此,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是素材积累的结果。再通过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学生能获得启发,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从而积累更多更有效的素材,运用于写作中,让写作更加高效。

3.素材与写作相辅相成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主要表现在:素材的积累助力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感情更加真实饱满;而好的文章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更主动地积累各种素材。因此,这个过程是良性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是素材积累与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

二、积累素材习惯的养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1.让学生的写作目标更加明确

小学生有了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会在大脑中形成庞大的素材库,这样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写作,都可以信手拈来,从而解决了因为素材不足而不知如何下笔的问题。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可以让学生写作的目的更加明确,而不是因思绪混乱、缺少素材而乱写一气,不知所言。

2.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如果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就能自发、主动地积累各种素材,并不断总结积累素材的方法,运用素材中的精华。这样一来,学生将素材运用于写作中,能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内容一旦丰富起来,就不需要再去尴尬地凑字数,写作过程自然会更加顺利,写作效率也会提升。

3.让文章更加生动精彩

想要作文内容生动精彩,素材是第一要义。小学写作中的素材大部分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培养素材积累习惯就是要从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并将其记录下来。当需要写与之有关的作文时,就可以活学活用,将这些丰富精彩的素材运用其中。

4.让文章更具真情实感

良好素材积累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感受更多的真情,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这种真情实感是由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引发而来的,不是胡编乱造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这样的作文才符合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更多教师在写作中所追求的理想作文模式。

三、素材积累习惯的培养策略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教师有必要创新写作教学方法,从情境、生活、评价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的素材积累更加顺利。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联想和想象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习惯,可以通过创设写作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目前,情境教学法已经全面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生活性、体验性、情感性极强,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结合、影音并茂的方式,创设合理的写作情境,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身处情境中能切身感受,大胆体验,产生真情实感。

例如,在“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写作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在情境中展示二十年前家乡是什么样的,再展示今天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可以具体呈现一些事物、建筑或场景。比如二十年前的家乡大多是小矮楼和平房,二十年后高楼林立;二十年前在家乡公园里,老人一般都在下象棋或下围棋,二十年后老人大多打太极拳或跳广场舞……这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置身于二十年前和现在的家乡,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此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根据视频联想一下,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情景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为想象提供丰富的材料参考,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奠定基础。

2.联系生活实际,用心观察记录

由于写作教学的生活性极强,因此,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素材积累习惯的过程中离不开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小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用心观察、记录,产生丰富的写作灵感,这些灵感同样是调动写作素材的组成要素。

例如,在“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看生活周边有哪些好地方,或者自己去过哪些好地方,这些地方好在哪里。如果让你推荐它,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容它,可以吸引大家来到这里。这时就需要用心观察并记录这些好地方的名字、好看的景物以及推荐的理由,这些都能成为写作素材。等到教师布置与素材相关的文题时,便可以将这些素材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吸引读者的眼球。

3.走进生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为了切实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除了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还应该鼓励他们走进生活。小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明白道理,收获感悟,同时,身处实践中,更有利于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个积累素材的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当然,这也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能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让作文更加精彩,更有真情实感。

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种植一棵植物,通过对植物的细心照顾以及和植物之间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件,了解这种积极进行生活实践的方式能让作文更加真实具体,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照顾植物的不易,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如在种植荷花、照顾荷花的过程中,发现荷花身上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这些素材的积累可以让文章更具真情实感。

4.注重评价反馈,师生共同总结经验

为了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还需要及时评价与反馈学生的作文,与学生共同总结写作经验,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从而助力素材积累的方向更加明确,内容更有针对性,将素材在写作中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在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找出素材积累及写作中的不足,及时改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积累情况和学习情况反思自身教育教学中的不足。由此可见,这也是一个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必然会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

例如,在“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素材积累基本来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体会的家乡风俗,在学生将这些写作素材运用于作文中后,教师就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说一说这些素材运用得好在哪里,又有哪些不足之处。这样,就能让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明白自己在下一次素材积累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如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很多学生只提到了包粽子,却对包粽子的材料和过程没有进行细节描写,那么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让他们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包粽子的教学视频,了解包粽子的材料和方法,之后再下笔写。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下次遇到同樣问题时主动查阅资料,补充知识空白后再写作。

综上所述,如果素材积累不足,文章就会空洞,因此在写作之前,应该合理选择和运用素材。有的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准确把握写作的目标和方向,积累素材时能带有目的性,写作时就不至于跑题。除了学生主动积累素材,教师的评价与反馈也能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获得启发,从而积累更多更有效的素材。素材的积累能助力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感情更加真实饱满;而好的文章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让学生更主动地积累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注重素材的积累,便是写作的原动力。当然,素材积累习惯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和启发,让小学生自发、主动地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并合理地运用素材。如此才能让原始素材更加高效且有意义地运用于写作中,为文章增添色彩,而学生也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小学写作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猜你喜欢

习惯小学生文章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放屁文章
好习惯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