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体验

2023-12-07吴佳丽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写作能力生活化

吴佳丽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当下,教师需要构建更加有活力的现代化写作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和素养,在注重现实体验和强调现实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层次更为丰富的写作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传统的刻板套路化写作模式,从而实现更加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写作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创新写作模式

1.创设生活情境,建立基础概念

传统的小学写作教学存在过度重视理论以及写作模板套路化等弊端,新时代的小学写作教学须在不断激发学生写作活力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写作教学进行深刻反思与改革,重新建立学生关于写作的概念。小学生处在认知不断发展与乐于探索的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提升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去实现更高效的写作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去重新构建学生关于写作的基础概念。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该课的写作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形式创设逼真的写作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写作情感的基础上,播放各种不同的雨声以及下雨的场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秋雨的真实画面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来源于生活”的基本概念。其次,还可以通过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写作。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基本写作概念,不仅有利于加强写作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刻板化教学模式,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创建更为灵活的现代化写作教学范式。

2.创新写作模式,碎片化写作

在生活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多种联系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灵感。首先,教师可以用创新的写作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写作。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编写童话故事。比如,可以根据自己在动植物园中看到的花草、动物等编写一个和公园有关的童话故事。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某些自然现象编写童话故事,如雨天的蜗牛、雪地的狐狸以及晴天的蝴蝶等。其次,教师在不断加强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引導学生通过碎片化写作的方式打牢写作基础。比如,学生在根据现实观察进行童话故事编写的过程中,可以仅根据观察到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者某个动物进行碎片化的童话故事写作。碎片化的故事写作可以是某个完整的情节设计,也可以是某段完整的对话或者某个完整的旁白。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碎片化写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写作方向和主次矛盾,然后通过学生的具体写作表现进行强化训练,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最后,教师应不断创新写作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加强现实生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基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形象的写作,并在碎片化的写作过程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小学写作教学往更深的层次发展。

二、参加生活实践活动,触发写作体验

1.参加生活实践活动,记录生活片段

实践是认知的来源,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不断发展自身认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参加生活化的写作实践,通过现实层面的探索形成更广阔的写作认知视角。首先,可以围绕某个具体的写作课题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索。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例,在生活化写作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愿分组,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的写作类型,如自然景观、民间习俗、人物观察以及社会事件等。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写作类型进行实地探索和观察,并在充分的实践讨论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写作。比如某小组成员选择了民间习俗的写作,需要根据某种具体习俗或者多种具体习俗进行观察和讨论,再结合主观感受去写作。其次,多元化的写作过程也是不断记录生活的过程。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记录生活片段的方式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比如在观察某种具体的民间习俗时,被它神秘的仪式所吸引,就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以便提高文字运用能力。最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组织生活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活观察在写作中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在潜意识中树立生活化写作理念,通过记录生活的方式提高写作能力,从而实现写作核心素养的提升。

2.触发写作体验,提倡情感输出

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存在记流水账、语言空洞以及表述不明和层次混乱等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强现实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不断触发学生的写作体验,引导学生将写作建立在扎实的现实生活而非空洞的想象上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进行相应的情境感受,比如可以提问:“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描写灰雀?”“你怎样看待灰雀这种动物?”“你认为自己和灰雀之间的情感是怎样的?”其次,教师在不断触发学生写作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输出,以使他们的写作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提问机制让学生对自身的情感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恰当的语言对此进行修饰,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饱满。最后,在生活化的写作教学中,触发学生的写作体验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输出,不仅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不断纠正错误的写作观念,并在充分运用生活化写作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灵活的写作方式。

三、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写作思维

1.积累生活素材,拓展文化视野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缺乏素材积累的情况下,学生的写作容易出现语言不通顺以及内容空洞等问题。为此,在生活化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积累生活素材的方式不断拓展写作视野。生活化写作素材一般包含日常感想、生活事件、景物观察以及人物接触等。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将现实中的事物以文字的方式转述成可利用的写作素材。比如,某学生经常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但是由于这些事过于“接地气”,不能成为可直接利用的写作素材。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对事件进行改编或简单概括,或者提取精髓,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写作素材。其次,积累生活化写作素材的过程也是不断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过程。当学生利用文字记录生活素材时,文字运用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以及情感共鸣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也就是说,学生对文字世界的接触越深入,其文化视野也就越广阔。最后,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不仅有利于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2.培养写作思维,丰富精神生活

如果说基础的写作在于文字描述和情感输出,那么相对高级的写作则在于思想输出。由于小学生存在认知的局限,难以实现有深度的思想输出。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简单的生活化引导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首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基于现实的基础上有效思考。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春季的变化”“动物的迁徙”“人类的劳作”等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发散思考,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情感审美。其次,生活化写作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丰盈学生的精神,助力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写作意识,且能以现实为基础产生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最后,生活化写作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现思想输出,引领学生追求更高的写作目标。

四、融入生活日常,进行内在驱动

1.融入生活日常,提高写作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將写作作为单独的教学板块进行单独教学,而忽视了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生活化写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写作融入日常生活,并以此提升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效率。首先,应引导学生将写作融入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一定非用布置课后写作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写作,可要求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写作氛围中充分释放写作活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笔记录生活或抒发感情。其次,在传统的教学中,写作训练大都是以相对专业化的命题形式出现,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浓。而引导学生将写作和日常生活相融合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同时也有利于营造相对自由开放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写作价值观。最后,引导学生将写作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兼顾更为全面的写作类别,从而实现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写作教学的全面进步。

2.内在驱动,给予学生肯定评价

学生对写作的长期兴趣在于内在价值的驱动,因此在生活化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价值驱动,并构建相应的写作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全面评估。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比如可以将写作评价系统分为课堂评价、课后评价以及综合评价三个方面,并以此考查学生的写作核心素养。其次,在构建写作评价系统的过程中,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写作优势,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中追求更高的写作目标。最后,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内在价值驱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更加自信,有利于教师构建完善的写作教学系统以及实现人性化的写作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可从多个方面加强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生活化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让学生以生活为写作源泉实现更为灵活的个性化写作目标。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写作能力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