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融合

2023-12-07胡婧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写作能力

胡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与写作相融合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阅读对写作的作用

1.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很多学生写作时会面临很多困难,不知道写什么,因为平时累积的素材太少了,导致找不到合适的事例表达想法,也不能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丰富文章内容。阅读能让大脑中的资料库充实起来,写作时,不管面对何种形式的文章,脑子里都有相对应的资料,就不至于愁眉苦脸找不到材料了。平时可以坚持阅读,及时补充大脑中的素材库,丰富的素材储备对于写出内容饱满的文章大有裨益。

2.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的理解能力弱容易出现作文偏题、跑题等问题。通过阅读,学生能逐渐知道怎样把握作文中心,同时也能了解别人的文章是如何立意的,自己写作时可以借鉴,降低了偏题、跑题的可能性,从寻找文章重点和关键材料入手,也可以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3.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强语感,在作文中减少病句的出现。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容易犯如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等错误。刚开始教师可能注意不到,但久而久之,学生在这方面形成了习惯,就不好改正了。阅读能训练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读多看才能熟能生巧,让写作过程更为流畅。

二、古诗词对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可行性

1.古诗词教学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将生活中的经历、感受和思考相结合,以文字的形式表达想法和观点的过程。优秀的文章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要想作文中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小学生接触的古诗词比较多,这些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所蕴含的情感、所表達的思想都可以作今后写作的素材。由此可见,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可行的。

2.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古诗词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比如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夸张、一语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等。此外,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叙事、议论、刻画和抒发等表达方式,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学习了古诗词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学生便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为文章增色添彩。因此,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古诗作文化的几种形态

1.扩写古诗

将古诗作为扩写对象能确定写作范围,并解决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偏题问题。扩写时,教师会先讲解其意义,并要求学生理解、诵读这首古诗,避免学生在扩写过程中对古诗词内容不熟悉的问题。学生理解了古诗词的意义后,可以用笔记下自己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这个过程不但有助于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能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扩写与译文不同。扩写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字处理方式,它不是在教师提供的译文中添加一两个词,而是应该添加扩写者自己的感觉,而且这些感觉表达出来的语句应该能使扩写内容前后贯通、自然流畅。

2.改写古诗

古诗的改写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从原诗中汲取灵感,也可以跳出原有的诗词的框架。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原诗的文风、组织格局和主旨。以白居易的《草》为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一句引出了草原上的草,第二句描述了草的生长规则,第三、四句则写出了草的顽强。先是描述,接着是讨论和抒发,最后两句赞美了所有新事物都是不可战胜的,并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改写时,先要明确自己的改写目标,比如描述野草蓬勃繁茂或歌颂它坚强的灵魂。一旦明确了改写目标,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例如,可以发挥想象力描述广阔的草原、枯黄的草地、野草的生长,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可以根据古诗的格局抒发真情实感。

可以改变内容,用新的情境和场合描绘野草,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门前的几株野草被石子碾断了,突然有一天,它们又重新绽放出青翠的姿态,在微风中摇曳,令人赞叹不已。”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改写与诗意的格局相符,但重心并未发生改变。假如深入探究,可以将野草置于悬崖峭壁之间,猜测它的来历,描述它的情况,并创设野草即将死去的情境,而后笔锋一转——它又突然诞生,展现强大的生机。“古诗作文化”的写作模式通过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让学生改写内容,以自己的理解表达诗词中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借鉴古诗词中的写作手法,从而丰富作文内容。

3.渐渐走向自然作文

随着改写的增多,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逐步进入“换了汤也要换药”的写作。初期,学生可以选择两首内容相似的诗歌进行转化。例如,《草》和《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到此中来。”描述了孟夏已经过去,但在山寺中,桃花刚刚绽放,春天又重新来临;《草》中,“野火烧不尽”,小草的生命得以重生,歌颂了重生的快乐。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甲事物想到乙事物,从点想到面,从现在想到过去和将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转换移接,学生逐渐可以“天然写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让他们自由表达想法。当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师不要过于严格,只要学生的作品有新意、语言通顺就可以。

4.缩写“自然作文”

古诗词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是因为其简洁明了、对仗工整、节奏感强、韵律优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两句诗,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由作者精心考虑和深思熟虑的结果。然而,很多学生写作时,往往会犯重复啰唆的毛病。因此,让学生学习写诗,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儿童报刊发表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表明小学生也有写好诗词的能力,若能长期练习,会在心中形成词语精炼、句子精简的意识,这样,缩写的目标就实现了。

四、古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融合方法

1.引用古诗词写作,增添文字韵味

古诗文是经典的文学形式,蕴含了作者的思想。引导学生在作文中适当运用这些古诗词,能为文章增添诗情画意,提高作文水平,并加深对古诗词的了解。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写秋景作文时,要求学生引用诗歌描写秋天。描写“秋菊”时,可以这样写:

秋菊很美,我对菊花在秋天绽放的壮丽景象深表敬佩,正如黄巢在《不第后赋菊》中所描写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殺。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

这段文字恰当地引用了诗文,展现了菊花在秋天的豪迈气概,读起来非常有韵味。

2.借助古诗词展开想象,巧妙补白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社会前进,是知识发展的根源。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该引导中小学生开展思考和幻想,并让学生在想象中探索。可见,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古诗词中的“留白”艺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能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写作手法。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补充诗中的空白情节,是很好的练笔方式。清代词人袁枚的《所见》,是一篇描绘孩童日常生活的诗,其中顽皮可爱的牧童人物形象被简洁地概括在20个字中。学会古诗词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补充、描绘这首诗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如:

夏日炎炎,骄阳如火,一位牧童骑着一头黄牛从村子走出去,到达树林的边缘。一棵棵树笔直地挺立,像一排排新兵在迎接他。牧童半骑半躺在黄牛背上,看着天上变幻的白云,一会像草原上的羊群,一会像山脚下的狼……他忍不住放声高歌,清脆的歌声回荡在林子里。

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力,一个顽皮活泼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因此,根据古诗词中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所想的画面写下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古诗词表达的含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能力、表达能力。

3.运用古诗词感受文化气息

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描述的场景很丰富,比如《江南春》这首古诗,千百年来很有盛誉。在它短短的四句诗中,描绘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婀娜多姿。整首诗呈现了一幅朦胧的江南意境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诗中写景的方法,让学生的情境描写更具文化深意和意境。比如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场景描写动中有静、静中有画,瞬间让人联想到一幅春意阑珊的江南风景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中描述的场景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受到这首古诗的意境和文化熏陶,掌握场景描写的技巧,包括字里行间中的场景布局,这既能提高学生作文的韵味,也让学生的作文充满文化气息。

4.利用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写作思路是决定学生文章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应该保持清晰的思路。学生在作文时很少思考和构思,导致写作过程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通过古诗词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主题的关注和理解。以《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的教学为例,这首词描写的是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漂泊,感觉很孤独。作者巧妙运用了小桥、流水、人家、西风和瘦马等元素,展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孤独感,使得整首词的主题更加突出。教师可以通过翻译这些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题,并培养学生运用有效元素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把古诗词教学和作文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情感,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写作能力
踏青古诗词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