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

2023-12-07谢弘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奖章选材小学生

谢弘

写作好比做衣服,材料选择是关键。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靠技巧,七分靠选材。当前小学生的作文选材容易偏离生活,雷同率较高,写作缺乏个性和创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好素材积累工作,根据写作命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让文章更有新意,同时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的问题

当前,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笔、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的问题较为常见。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感受,虽然学生有选择写作素材的自主权,但很多时候都会受到教师“一刀切”的限制。比如在以“我的母亲”为主题的写作中,教师要求从“母亲忙碌的身影、脸上的皱纹”两个方面写母亲为家庭和孩子的付出。如果学生都从这两个方面选材,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大同小异,缺乏个性。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做到选材的多样化,实现具有个人特色的个性化写作。

2.脱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作文有内容、有深度,就必须以源于现实生活的丰富、有深度的写作素材做支撑。因此,要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以获得第一手写作素材。但由于受到自身生活经验和年龄的限制,学生能从生活中攫取的写作素材往往容易脱离现实生活。比如以“学习雷锋”为题作文,教师家分享了这样一个典型的写作片段:

在放学路上,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拎菜的塑料袋破了个口子,几个小土豆蹦了出来,老爷爷却没有发觉。我马上向旁边的小卖部借了个塑料袋,一边走一边捡掉下来的土豆,准备还给他……

这样的作文给人的感觉不真实,不符合常理。所以,写作素材的选材要贴近现实生活。

3.小学生的选材思维被束缚

思维是打开话匣子的金钥匙,忽视思维能力的提升就不能为素材的积累做支撑。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较少,这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此外,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以感性为主,导致他们在选择生活素材时存在局限。因此,小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从不同的角度选择素材。如以“身边的一件小事”为题写作,学生可以从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等多方面进行素材选择。

4.小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足

正所谓“立言之要在于物”,缺少材料,就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虽然有的小学生具有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但由于受写作规律的限制,很容易淡忘之前的经历。很多学生往往缺乏对所写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将生活经历与教师课堂上的写作指导衔接起来,难以将生活经历有效转化为有用的写作素材。

二、小学生作文选材应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小学生在选择素材时,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因为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通过文字感动他人。所以,选材的素材一定要真实、可靠,切不可胡编乱造。如前面提到的作文片段:“我”在看见老爷爷的菜袋子有个口子时,去小卖部借了袋子一边走一边捡。难道不是应该立刻告诉老爷爷吗?作者这样写不仅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还会产生很大的疑惑。

2.新颖性原则

作文是展示给他人看的,读者都更容易被新颖、别致的内容吸引。因此,在写作练习中,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特点的、个性化的或稀有的素材作为写作内容,避免选择那些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内容,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另辟蹊径,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激起读者的兴趣。

3.典型性原则

典型通常指具有代表性、能反映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选材的典型性就是指选择材料时要筛选那些更具探究价值的素材,这些素材能将自己的写作意图更准确地表达出来。我们选择的材料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但要体现深度和探究的价值,要能与想要表达的主题相契合。

三、小学生作文选材的方法

材料选择在写作中非常重要,只有精心选择,才能体现文章主题,进而将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所以,要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将真实、典型、契合生活的素材运用到文章中,让文章内容更充实、更饱满。

1.拓展思路,展示生活

生活是学习的源头,特别是以主观感知为主的作文学习,更要以生活为背景。在生活中感知事物本身,积累点滴经验,可以充实作文内容,保证写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因小学生的选材思路被束缚,导致文章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就是要将看到的、想到的、自己经历的用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里为素材选择提供了方向——展示自己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大都围绕学习、家庭进行,但还是有经历过的、看到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引导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到了作文课上,就可以结合写作要求选择平时记录的生活素材,避免写作时“无话可写”。

所以,学生要注重强化生活体验,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对事物的见闻写出来,这样写作时就可以调动生活经验,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写作中。比如以“找春天”为题作文,就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公园找寻春天的踪迹;也可以参加社区举办的“放风筝”“骑行”等春天里的活动,而后将感受与体会写出来,如此,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就跃然纸上。

2.选材新颖,體现时代特征

小学生作文选材不新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陈旧,二是思想陈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提升思考能力,加强对生活中人、事、物的分析。只有做到选材新颖,才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1)人弃我取

为了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要选择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作为写作素材。例如,在题目为“一次考试”的写作训练中,一名学生的素材很有新意,写自己参加了一名专家开展的儿童心理测试,并根据专家的指导,开始改变自己。通过一次心理测试反映心理问题,这样的选材就比较新颖,再加上情感真挚而且有着深刻的思考意义,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美。问他是如何将这种新颖的材料选出来的,他向大家讲述了思维过程:首先,看到作文题目时,我在脑海中搜索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但觉得这些都太平常,其他同学也会想到。于是,我想到自己上周参加的一次心理测试活动,便将这个过程写下来。将心理测试作为本次写作活动的题材,非常新颖,让文章脱颖而出。

(2)掌握正确的取材方法

对于作文中的取材选择,学生习惯选择“相同”舍去“不同”,倾向于大的范围而忽视小的,导致文章缺少新意和趣味。

第一,选择真实的素材。舍弃印象不深的内容,而选择亲身经历的。例如在“奖章”这一主题的写作中,很多学生选取自己并不熟悉的大人物来写,导致内容空洞、表述不实。而一名学生则这样取材:刚进入一年级,看到高年级学生的奖章,觉得很酷很帅,回去便要求妈妈给自己买一个。没想到,自己戴上买来的奖章去学校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就连老师也劝他摘下来,并向他讲述了奖章的意义。他在羞愧中摘下奖章,并在内心发誓,一定会重新戴回奖章。从此,他努力学习,经过奋斗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奖章。这个取材就非常真实,且童趣十足,让人有读下去的意愿。

第二,以点带面。作文题目范围广,学生可以描绘的内容也比较多,则可以对具有代表性的一点进行细致描绘,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比如写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文章,很多学生从穿衣、出行、住房等方面描写,就比较平常。但一名学生将“以点带面”的效果发挥到了最佳:一名50岁左右的大娘进入商场,向售货员说想买一件年轻款的衬衣。售货员以为她买给孩子穿,没想到大娘说是买给老伴的,说他们要向年轻人学习,跟上时代的潮流。为此售货员感慨道:之前总是能根据顾客年龄、身份判断他们想要什么款式,现在不行了。在这种以点带面的取材中,达到了“窥一斑知全貌”的效果。

3.选材典型,富有趣味性

老舍先生就非常注重典型材料的选择,《北京的春节》便是鲜活的例子。为了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中国节日习俗的美好以及自己对新中国的赞美,分别选取了正月中最具代表性的“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除夕”进行描写:

在腊八节这天,大家要泡醋蒜,为了过年那天吃饺子用;在腊月二十三以后,祭灶王、大扫除、买年货;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在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对这几个特别地方的描写是作者表达情感最为典型的材料,也是最具说服力的材料。以典型材料表达观点,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典型材料的选择,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身边的事物,以真正把握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积累素材时,单靠生活远远不够,还需要积极拓展认知,为写作积累好素材。其中,阅读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记录好词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之用于文章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通过阅读接触更多的事物,让他们获得精神的启发,同时积累有用的写作素材。

4.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积累素材,写作时才更容易做到一气呵成。所以,要引導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自己在生活和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而写日记就是最佳的方式。可以将平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每天坚持记录,养成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最真实、最深刻的学习体验。切记写日记不是记流水账,语言可以不加修饰,但必须做到真实。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整合课上与课下的学习时间,利用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资料、积累素材。

综上所述,材料选择是写作的重点,选材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只有选择适合的、新颖的材料,才能写出别有新意的文章。

猜你喜欢

奖章选材小学生
漂亮的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我是小学生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