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3-12-07陈思思
陈思思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增强对作文评价作用的认识。评价学生作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其写作方面的问题,还要关注其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另外,要注重师生沟通,确保作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激励性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此,将其引入作文教学中十分必要。
一、激励性评价引入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作文评价是有效开展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作文教学更多的是以注入式的方式进行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因此,学生很难发挥主体性,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亟待改进。因此,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应用激励性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评价于作文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关乎作文教学的整体质量。而以往作文评价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写作能力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写作的优缺点,并指导其弥补写作中的不足;第二,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情况。但是在实际的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而且部分学生有应付心理,往往不会仔细看教师的评语,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评价的结果上,对结果的“好”或“不好”极为敏感。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工作量较大,不能细致地评价每个学生的作文,导致学生很难从教师的评语中看到有价值的信息。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引入激励性评价,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充分互动,学生也能从教师的即时性评价中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从而积极弥补写作中的不足。
二、激励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降低评价标准,渗透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写作信心
中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学习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感知力发展情况、词汇量的积累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学情制定作文教学方案,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将激励性评价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写作情况,并为他们制定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随时调整评价标准,对于优等生,可以适当调高标准;对于学困生,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要手段,抓住其作文中的亮点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
以人教版教材中“说明的顺序”一课为例,要求学生能通过写作练习,掌握合理安排写作顺序的方法,能合理运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完成说明文写作。可见,本次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初期引入趣味性内容。展示漂亮的建筑图片,也可以展示校园图片,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期待。教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互动,如“以上建筑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谁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呢?”接着,可分别邀请一名学困生和一名优等生进行自主表达。学生描述完毕,教师可先评价优等生,将其表达中正确的部分提炼出来,联系本课教学重点进行点评。如“xx同学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表达的,使用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西南、西北等方位词,将建筑的空间位置精准地呈现了出来……”接着再评价学困生的表达,一般学困生的表达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表述无重点,因为其观察是没有秩序的,听者很难辨认其描述中的主次项。而教师评价时,就要使用委婉的语言,不能直接用“好”或“不好”等绝对性的语言,而要应用引导性、启发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或“用这个词会更加精准”,等等。这样能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表达中的问题,又不至于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了这样的课堂互动,教师基本能了解学困生和优等生在表达逻辑上的不足和亮点,在以后的作文评价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当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随机抽取两名学困生和两名优等生的作文,将其呈现在电子屏幕上,跟学生一起点评。在评价学困生的作文时,教师要先找到其作文中的亮点,如对其使用的新颖的成语或极具吸引力的开篇进行重点评价,并将这些亮点放大,让学困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接下来,针对其作文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点评,由于教师已经适当降低了评价标准,因此教师可以点评其写作中涉及本课知识的重点部分。而对于优等生,教师则要适当调高评价标准,并针对作文中的细节重点进行点评,帮助其完善作文,继而提高其写作水平。由此学困生能在其中受到更多的激励,慢慢树立写作的信心;优等生则能不断进行自我优化,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2.设定评价目标,进行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教师要采取能够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可提前设定评价目标,而这些目标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动机。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入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写作。而且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他们能得到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因此能产生一定的满足感。教师要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看齐,主动探究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在高水平的写作中,学生能产生更大的乐趣,就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写作。而看到学生的写作态度发生转变后,教师则要转变作文教学的侧重点,要由原来的注重作文指导转变为关注作文评改,让学生将内驱力转化成催化剂,从而写出更高水平的作文。
以人教版教材中“学写故事”一课为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600字左右、情节丰富的故事类文章,能在互评中阐述观点,提出修改建议,并在得到他人的建议后进行修改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引入如下小故事:唐伯虎是著名的才子,一位老太太做寿,他的子孙邀请唐伯虎到寿宴现场给老人题诗。现场高朋满座,大家都想看这位才子的现场发挥。唐伯虎当场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脸色大变,唐伯虎又写下:“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大笑。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众人又大惑不解,最终唐伯虎落笔:“偷得寿桃献至亲……”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用多媒体展示唐伯虎写下的这四句诗,并提问:“谁能评价一下唐伯虎的这首诗?”这时,有学生表示:“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吊足了人的胃口,十分吸引人……”“没错,如果我们写故事时,也能如此巧妙地安排情节,就能让读者心随我动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将故事情节写得跌宕起伏的方法。”接下来,教师分别讲授“欲扬先抑法”“波折起伏法”“意外巧合法”和“悬念设置法”,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法写一篇作文。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以随机抽选两名学生的作文,让其他学生评价,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同时写下修改意见。教师可以设定以下几个评价目标:第一,根据今天学到的巧设情节法进行评改;第二,根据作文的选材是否贴近生活、流露的情感是否真挚进行评改;第三,根据语言运用是否生动、修辞手法运用是否得当进行评改;第四,根据文脉是否清晰、内容是否详略得当进行评改;第五,根据错别字和卷面整洁度情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能根据评价目标评价这两篇作文。全班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在看到同学作文问题的同时,也能进行自我反思。集体评改结束,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评改内容。教师可以选出一篇评改内容写得最为详细、反映的问题最为贴切的评改结果,对其做适当补充,让其他学生按照这个评改标准写故事类文章。这样设定完备的评价目标,并将激励性评价贯彻于作文评价的各个环节,能够激励学生产生完善作文内容的动机,从而按照最新的评改标准优化自己的作文。
3.使用多元评语,进行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心思细腻,受环境影响较大,十分看重他人的评价,尤其重视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认真评价每个学生的作文,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他们也会更加认真看待教师的评语,并据此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的修改,而且,细致且多元的评语也能让学生注意到自己作文细节处的不足。
以人教版教材中“学会观察生活”一課为例,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提高对自己心灵细微触动的捕捉能力,能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思考所得。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第一,观察大自然。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在不同的天气里,大自然的色彩也不同,或是大雪纷飞,或是大雨倾盆,或是大雾弥漫,都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产生不同的心境。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并及时记录瞬间产生的灵感。第二,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收听广播、阅读书籍,这样才能收集到丰富的信息,同时也能养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看待问题的习惯,这对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深度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对于学生已完成的作文,教师可以从其切入点、对细节的描写情况以及整体情感基调的和谐度等方面进行点评。针对切入点的选择,教师要关注学生所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是否足够“小”。“典型”指的是既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或道理,又不能落入俗套,“小”指的是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问题或呈现道理。如从随地吐痰、过马路时不等红灯等事情中,能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规则意识等。对此,教师的评语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对随处吐痰的人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让人看完之后对这些人产生了极大的厌恶……”;针对“典型”这一点,可以列举能让人信服的例子,可以从身边的人写起,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同学、好朋友,选择的事例也要贴合人物经历,如在描写跟长辈的对话时,可以突出长辈的关心和爱护,长辈讲话的状态可以是严厉的,也可以是语重心长的。而教师可以这样评价:“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就能看出两人的关系,也能看出讲话者当时的情绪及情感。”这样,使用多元评语能让学生更为细致地了解自己的作文情况,将视角切换到细微之处,情感感知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