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靠朋友落户”是信号也是考验

2023-12-07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48期
关键词:户口簿传统观念亲属

你会选择投靠朋友落户大城市吗?日前,话题“居然可以和朋友一个户口簿”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有媒体多方了解到,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杭州、海口、南昌等城市,可以将户口挂靠朋友户口下。

降低落户门槛,是势之所趋。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13个省份26次提出将放宽落户限制。在多地纷纷推出多种落户方式“抢人”,部分城市甚至接近“零门槛”入户的背景下,探索投靠非亲属落户也就不足为奇。

非亲属落户方式各有利弊。一方面,多元化的落户方式有利于人的自由流动,继而提升城市竞争力,释放消费活力,在个体化社会中与朋友共享户口,还有望降低融入成本,提高社会包容性;另一方面,这不仅是制度上的松绑,也是传统观念的突破,尽管从法律角度来看,挂靠不影响财产的分配,户主无需对挂靠人员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它对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不难预见。如何在制度上强化管理和监督,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实际效果。

更要看到,落户的真正要义,并不在于一纸户口簿,而是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结合前文所述,“挂靠朋友落户”不可能成为主流,更像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项,网友热议的背后透着更高的期待。一个颇具讨论意义的例子是,前不久,山东青岛放出了“租房即落户”的大招,舆论的一大关注点正是其“后半篇文章”:“租购同权”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保障?城市的承载力是否做好了充足准备?

消除户籍中的福利捆绑,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大方向是可以明确的。对于新的政策风向,有网友有意无意地“暗示”——“考验朋友的时候到了”。换个角度看,考验城市的时候,似乎也到了。

(摘自《南方日报》11.29)

猜你喜欢

户口簿传统观念亲属
自然资源有了“户口簿”
户口
精准扶贫如何界定家庭人数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传统观念与民法结构:再论中国古代民法的价值
电视广告中女性模式化形象分析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悲怆者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