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发展策略研究
2023-12-07魏新
魏 新
(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0 引言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大省和能源基地,以煤炭资源加工为首的产业结构、能耗构成、运输结构特征突出,同时也是我国货物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省份,和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最繁重、态势最严重的省份之一[1]。山西省主要为公路和铁路运输,水运和民航占比运输极小。其中,公路运输货运量占比近年基本保持在60%左右;随着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不断推进,公路货运量占比略微下降,铁路货运量占比稳步上升。2022年山西铁路货运量为10.45 亿t,同比增长1.6%;公路货运量为10.7 亿t,同比下降6.7%。
1 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山西省交通运输事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公路、铁路在“晋煤外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煤炭运输为主、“黑白”货物运输严重不平衡、运输强度大、重型货车多等行业特点。根据《山西统计年鉴(2022)》,从铁路完成的分品类货物发送量来看,2021年山西省境内太原局完成铁路货物发送量10.19 亿t,其中煤炭发送量达到8.06 亿t,占比79%,其次为集装箱、金属矿石、钢铁、焦炭、矿建材料和钢铁,以上5 类货类占货物总发送量的19%,其他占2%(如图1所示)。
图1 太原铁路局2021年铁路货运量分类情况
2 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山西省运输市场结构偏散,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状况,物流运输车辆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现象。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货运场站功能单一、站场及专业设备严重老化、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大多运输公司经营模式以单车承包为主。在车辆调度层面,因为很少使用信息化技术,以至于不能精准定位车辆的行驶状况及物流进度,导致物流整体服务能力偏低。山西省作为传统资源型省份,对物流运输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物流增值服务需求较小,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由于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尚不成熟,导致货运资源整合率偏低,货运资源的集聚性较弱。同时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如农业、商贸业之间没有有效地衔接起来,导致物流企业发展形式比较落后。
2.1 不同运输方式基础设施衔接不畅通
在某些重点的综合交通工程建设中,因为各运输形式间各自为政,又难以协调一致,从而导致跨方式交通衔接困难,产生了“连接不畅、相邻不通”的现象;而各种运输形式间又易盲目投入运力、重复投入资源等发展不协同现象,从而导致了各种交通运输形式间的无序竞争,影响综合交通发展效率。比如各自的集装箱基地分别规划建设的铁路和公路,就不能共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某种资源浪费。此外,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一些铁路地区集疏运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口岸和大中型工业的铁路专用线设计落后,不得不采用公路长距离或短途公路运输的形式,这样导致运输成本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下降。
2.2 公路、铁路合理比价关系尚未形成
铁路与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需要增加两端倒运环节,便捷性不足,公铁运输价格存在倒挂,企业无力承担高额的运费差异,如某运输企业长治市至日照港铁路运输费用为180 元∕t,公路运输费用为160 元∕t,铁路运输将产生1%~2%损耗且无法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部分大宗货物运输费用倒挂主要表现在:一是两端均无公路接驳、且铁路运距在500 km 以上的线路,例如安钢集团的铁矿石从日照港上岸运输至安阳厂区,运距约600 km,铁路全程运价为127 元∕t,全程汽运则为105~110 元∕t,全程铁路运费高于公路运费;二是两端存在公路短驳运输、运距在1 000 km 以下的线路,例如河南阳光油脂集团从荥阳至平凉铁路运输运距约700 km,全程门到门铁路运价为160 元∕t(含公路短驳费用),全程公路运价为146 元∕t 等。此外,专用线的使用对铁路运输的线路价格影响并不显著,即使用铁路专用线运输并未导致运价大幅下降。综上分析,铁路运输在价格方面与公路运输相比处于较为劣势的状态,价格差异已成为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移的一大障碍。
2.3 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元化的市场服务要求,铁路运输市场化程度和高度竞争开放的公路、水运发展态势比较还相对落后,物流管理水平、发展能力与铁路自身的市场需求差距仍在[2]。铁路企业主要从事干线运输,提供“门到门”全程运输服务的能力不高,时效性较差,不能满足客户快速性需求。此外,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协调仍存在一定障碍,进一步阻碍了铁路运输服务水平的提升。
2.4 多式联运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山西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装备专业化程度低,多式联运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铁路专用货车和专用平车、公铁两用挂车等,由于载具、吊装设备、托盘等匹配性差,换装、倒载次数多,运输效率相对滞后。联运服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联运机组、快速转运器材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专用载具信息还存在不足[3]。而铁道现有车辆、装载车、货运在途、到港预确报,包括有关海港运输、货运堆存、轮船入港等铁气联合信息,都需要通过铁道与海港共用。
3 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发展策略
要做好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市场驱动、量力而行,统筹兼顾、效益优先”的工作原则,积极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
3.1 优化货运结构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加快推进公路货物运输向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转变的工作,提高铁路货物运输在整体货物运输中的占比。充分发挥现有铁路物流园区和铁路专用线潜能,提升铁路运输量。对于短期内因资金、土地等问题而无法修建专用线的工矿企业,鼓励采用公路短驳运输的方式集运至附近的铁路货场,进一步提升铁路货运量。针对煤炭运量大、稳定性强的特点,加大以点带面的运输力度,增加发电煤炭合同运量,减少合同签订量限制,并根据冶金、化工、建筑等民用煤产量较少、分散生产的特性,逐步提高运输互保合同的签订率。在此基础上,以稳定的货源供给来稳定运能。增开大件货物直达班列,对大秦、朔黄、瓦日等主要货运通道实行全线统一调度指挥,确保装车源头与卸货港口、电厂同步配合,做到无缝衔接,确保通道能力和运力调配同步到位。
3.2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进度,尽快建成运营并形成运力。同时,统筹规划专用线建设,探索铁路专用线共用机制。铁路专用线的施工投入额较高、回收期长,一般每千米价值约0.7 亿元~1.5 亿元,运行养护的成本也偏高。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投融资渠道有限,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无法快速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建议对于山西省工矿企业相对集中的矿区或园区,统筹规划建设铁道专用线以及装卸场地、设施,通过皮带机等方式连接各公司堆场,并根据市场化经济原理推动铁道专用线合作共享共用,以扩大社会经济效益,节约社会资源,提高铁道专用线利用效率[4]。
3.3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完善大秦、朔黄、瓦日等地区重点通道和重点煤运区的交通运输规划,以及对天津、唐山地区、黄骅等沿海地区煤炭重点企业入港“公转铁”的疏运安排计划,以提高单列牵引质量,提高空车回送为宗旨。在列车到发密集时段或列车班次阶段性紧张时段,可根据车流输送情况和到发线路运用情况,适时调整车流径路,使通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其他主要运输通道借鉴大秦重载运输经验,实行全线统一调度指挥,在现有主管、委托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确保装货源头和卸货港口同步行动,实现了通道能力与运力调配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效益,释放了重载通道的运输潜能。
3.4 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
铁路企业要在以优质服务争取客户、赢得市场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逐企制定铁路运输解决方案,对大型工矿企业推进铁路运量提升采取多种不同措施,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分类施策,跟进运力互保协议的签订情况。着力推动各种货源协同定制物流运输,通过与重要生产商、重要物流企业项目签定运力互保合同,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种商品协定交通运输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合理制造、合理发运,最大化地利用好运力,并重点抓好煤焦钢油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挖掘客户需求,以顾客的潜在后勤需求为基础,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到达车流进行细分,对停时考核进行优化,加大堆场容量,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可综合采取综合措施;优惠价格方面,则享受到了适度的下浮政策。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对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年运输能力在150 万t 以上的,要因地制宜,逐户制定和完善运输计划,做到应发尽发,应达尽达。支持铁路公司与大型海港公司、现代物流园区公司等合资协作,设计开通大宗直通班列、三晋快运、特需班列等“点对点”的煤炭铁路快运产品。加强对大客户的日常组织监控,动态掌握其每日装车、卸货和需求变化情况,加强与上下游各单位的联系协调产需衔接,在组织平衡运输、稳定核心市场、确保货运总量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到波动减小、关口前移[5]。
3.5 降低铁路收费标准
建议地方铁路主管部门出台有关运费政策,对出山西省运的煤、焦炭和进山西省的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予以适当优惠,并按照在时间、路段、班次上的差异,继续健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费调整机制,提出适当的调价措施,施行差异化运费机制,增强地方铁路的市场竞争性,进一步提升货物的铁路运输比例。
建议铁路运输企业广泛采用“量价互保”协议运输模式,或采用“一口价”收费标准,推动降低铁路“门到门”运输价格,确保将减税降费效应传递给下游企业,缩小铁路运价与公路运价之间的差异,提高货主企业采用铁路运输积极性。
3.6 提升多式联运水平
一是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有序推进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建设。二是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鼓励港口航运、铁路货运、航空寄递、货代企业及平台型企业等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6]。
3.7 完善财税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铁路专用线建设资金支持。针对目前物流园区和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成本较高、企业资金压力较大等问题,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积极争取车购税资金、中央一般预算支出资金等支持,同时积极申请配套资金支持,对物流园区和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给予资金支持,加快建设进度。
在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依法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建议统筹安排交通专项资金的多式联运业务骨干企业和示范工程;由各市安排专项资金,对跨境联运班线给予支持。积极引导多式联运公司向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并通过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拓展公司多样化的投资途径,有效筹措资金。
4 结语
随着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调整运输结构,必须在优化货运结构、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降低铁路收费标准、完善财税支持政策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核心战略地位,通过政府和市场“双引擎”驱动,大力推进大宗物资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