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饲料:积极推进鱼料豆粕减量方案
2023-12-07
▲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期,农业农村部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提倡“提效、开源、增效,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多措并举促节粮”,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我国饲料产量持续扩增,豆粕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源,其消耗量逐年提高。但国内大豆产能不足,极大部分依赖进口,有数据统计2022 年间饲用豆粕消费量6580 万吨,而2022 年我国大豆总产量2029 万吨,总进口量9108 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0% 以上。自2018 年起,我国受国际形势影响豆粕进口量下降明显,大力引导饲料养殖企业推广低蛋白日粮。我国饲用豆粕在饲料消耗中的占比从2017 年的17.8% 降到2022 年的14.5%,节约豆粕约1400万吨,折合大豆约1800 万吨,相当于1.3 亿亩以上耕地的产出量。因此,大力推行豆粕减量替代对养殖者成本、饲料生产者节料、全行业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饲料)是一家从事水产饲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大型的集团化优质水产饲料企业。为积极响应国家豆粕减量行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体现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粤海饲料从以下方面优化低蛋白、低豆粕配方技术,精准调配饲料营养,改良杂粕替代方案,推进饲料豆粕减量使用,缓解进口大豆依赖,促进饲料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低蛋白(豆粕)饲料开发
豆粕作为一种主要的蛋白原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鱼体所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降低饲料蛋白水平是降低豆粕使用的主要途径。针对大多数鱼类营养需求数据不够精确,粤海饲料集团聚焦精准营养数据建立和低蛋白饲料开发,通过平衡蛋能比和氨基酸来实现低蛋白(豆粕)日粮,从而达到豆粕减量的目的。
(一) 合适蛋能比
蛋能比作为衡量饲料中养分均衡的重要指标,合适蛋能比能降低饲料蛋白添加,从而减少蛋白质的浪费和豆粕的使用。以珠三角生鱼为例,市场上各大厂家的生鱼膨化饲料蛋白含量差异可以达到4%~7%,而降低1% 的蛋白含量能减少配方中2%以上的豆粕添加。基于上述发现,粤海饲料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相关研究,先后在不同品种进行相关试验,根据研究结果调整配方,提高鱼类对非蛋白能的利用,达到降低日粮蛋白含量的效果。以黄颡鱼为例,通过合理非蛋白能配比和添加剂使用,低饲料蛋白组和高饲料蛋白组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基于试验结果,市场上的黄颡鱼饲料蛋白可以降低1%~2%,折合配方中豆粕减少2%~4%。
(二) 氨基酸平衡
鱼类对蛋白质没有直接需求,而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一定需求。因此,通过精确鱼类对氨基酸需求,对进一步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有显著的作用。近年来,粤海通过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在鱼类氨基酸需求和代谢领域取得较大突破。粤海建立了大量原料氨基酸数据库,以及其在不同品种中的消化率,并对主要品种进行氨基酸需求量的进一步确定。在实际配方应有中,通过添加晶体氨基酸平衡饲料氨基酸模式,进一步精准控制饲料总蛋白含量,提高蛋白效率,降低豆粕使用量。
二、原料替代
降低豆粕使用量的另一方面工作为利用其他蛋白源替代豆粕。近些年来,粤海主要利用杂粕和新型非日粮蛋白源来替代配方中豆粕的使用。杂粕泛指除豆粕以外的其他饼粕,相比于豆粕,杂粕有着价格低、来源广、产量大等优点,也有着氨基酸不均衡、抗营养因子多等劣势限制其添加量。新型非日粮蛋白源主要包括一碳单细胞蛋白(菌、藻)、昆虫蛋白、棉籽蛋白等。粤海饲料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蓝色粮仓”科技项目,建立相关原料使用标准和方案,从而降低豆粕使用,提高杂粕和新型非日粮蛋白源使用量。
(一)建立数据库
杂粕原料来源复杂且质量波动较大,因此对其质量的有效监控尤为重要。粤海饲料集团依托自身强大的检测能力,对不同种类和来源的杂粕进行大批量检测,确定其营养价值,建立动态数据库。数据库包括营养指标、消化率和毒素等。粤海饲料通过常规湿化学方法、近红外扫描、动物实验、仿生消化仪进行大批量检测,建立并动态修正应用数据库。经过多年积累,数据库中非常规原料已包含DDGS(玉米、稻谷或小麦)、棉粕、菜粕、芝麻粕、葵花粕、花生粕、米糠、小麦、大麦等多种原料,已检测并动态修正的指标包括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18 种氨基酸、粗纤维、消化率、各类毒素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目前已在饲料生产中广泛使用。
(二)建立精准合适替代量
▲ 粤海饲料科研人员进行试验
在原料替代方面,粤海在普水料和海特料中进行了区分。其中,海特料主要通过利用新型非日粮蛋白来降低豆粕使用,通过一系列替代实验,棉籽蛋白和菌体蛋白等在海特鱼中得到较好的应用,配方中的豆粕水平至少能够降低5%。相比于特水料,普水料的豆粕替代方案更依赖于杂粕。在普水鱼上的结果表明,利用棉粕、DDGS、葵花粕可降低草鱼配方中豆粕用量5%~7%,降低罗非鱼配方中豆粕用量3%~5%。粤海饲料通过不断试验研究,对各类杂粕在不同鱼上的合适替代量建立了精准标准,并在后续实践中完善配方构架,使产品趋于成熟。
(三)初步建立相关原料预处理方案
杂粕原料中的有毒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可通过熟化、脱毒、发酵等技术进行剔除。2007 年,粤海饲料成立广东粤海生物有限公司,致力于微生物添加剂和微生物肥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近年来通过发展生物发酵技术,粤海饲料不断优化和提高杂粕的使用效率,通过近些年来在自由基地养殖实验,取得一定突破,为后期推广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技术更新提供充足的理论数据。未来,粤海饲料将专注更新原料发酵的技术,包括杂粕原料的脱毒、生物酵解等预消化技术,提高杂粕等非常规原料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的消除率,降低原料中毒素含量,极大的提高非常规原料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豆粕减量的目的。
三、全集团配合推广
粤海饲料旗下有20 余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及国外区域。通过集团建立数据库,动态统计各分子公司的配方结构,并向各分子公司推广低蛋白日粮配制和多方位评估杂粕等非常规原料的检测标准,给予分子公司对原料的使用具体方案。通过一线饲料公司按照配方设计数据化、全程可控化生产配合,结合公司服务部和技术部对养殖效果全程数据收集,与其余公司的效果做横向对比,与往年做纵向对比,在不影响养殖效果的前提下,持续进行豆粕减量行动。
四、总结和展望
未来,粤海饲料充分发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持续落实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将从以下几点继续探索:(1)持续优化原料数据库,通过公司的强大检测能力,不断动态更新、细化、迭代数据;(2)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原料价值的变化,及时给各个公司更好的原料使用建议,增效降本深入挖掘杂粕替代的潜力;(3)优化非常规原料预处理技术,构建扩充菌种库,优化非常规原料的预处理技术;(4) 改善饲料生产工艺,细化加工工艺参数,工厂添加配料仓和原料仓以满足多元化原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