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物学科专业英语中陶瓷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2023-12-07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文化背景术语

马 俊

湖北商贸学学院 外语外事学院 武汉 430079

引 言

中国是一个文化强国和文化大国,对世界文化产生持续影响。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陶瓷文化也逐渐成为一张有力的明信片。陶瓷英语翻译作为文物学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陶瓷文化,其重要性不可低估。通过翻译,中国的陶瓷艺术、制作技术和文化内涵可以得以传播,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为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大门,促进了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一、文物学科专业英语的特点

(一)包含大量专业词汇

文物学科专业英语涵盖广泛的专业术语和词汇,涉及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的概念和名词,如考古学领域的术语excavation(挖掘)、stratigraphy(地层学);博物馆学领域的术语conservation(修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术语heritage preservation(遗产保护)等。通过学习这些术语,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物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并在研究、展览、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梁雁,2010)。

(二)具有跨学科性质

文物专业英语涉及到多个学科,如考古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等,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以便在交流和研究中理解和运用相关内容。在陶瓷专业英语中,学习者不仅需要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装饰样式等,还需要熟悉陶瓷术语,如porcelain(瓷器)、glaze(釉料)、kiln(窑炉)、plastic raw material(塑性原料) 、 non-plastic raw material( 非塑性原料) 、 clay mineral( 粘土矿) 、 porcelain stones( 瓷石) 、 glaze stone( 釉石) 、petuntse(坯子)、pottery clay(陶土)等。同时,学习者还需了解不同陶瓷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在考古学、艺术史和文化人类学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通过掌握陶瓷专业英语,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陶瓷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术,并参与到陶瓷的研究、保护和展示等工作中。

(三)文化背景的多样性

在进行文物翻译时,翻译者需考虑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目标文本的文化因素,确保翻译结果准确传达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陶瓷作品翻译来说,译者需了解陶瓷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观念,如将中国传统的青花瓷翻译成英文时,除了准确传达其外观特征外,还需考虑到青花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以便让读者在英文译文中感受到相关文化背景。

二、浅谈陶瓷英语翻译

陶瓷是文物学科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信息。在陶瓷英语翻译中,译者不仅应熟练运用翻译技法,更应该心怀天下,在翻译陶瓷的同时,把其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让世界各地人们都知晓陶瓷,促进中外陶瓷文化的交流(陈婉婷,2018)。

(一)专业术语翻译应遵守“准确原则”

目前在文物学科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为了确保译文忠实准确,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原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专业知识,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传达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以陶瓷翻译为例,“陶”和“瓷”在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翻译成英文时也有差异。ceramic指的是一种黏土制品,通常可分为陶器(pottery)和瓷器(porcelain);china起源于15世纪使用的短语“来自中国的瓷器”(porcelain from China),泛指所有陶瓷器;porcelain指的是一种坚硬的白色半透明陶瓷胎体,通常覆有一层釉料并带有装饰;pottery指的是由黏土制做并在窑中烧制成的质地粗糙的器皿。

(二)一致性原则

由于陶瓷文本本身具有跨学科性与专业性,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规范。译者应使译文与本学科专业术语保持一致,使用统一的翻译术语和表达方式。有些陶瓷专有名词在西方已有较为统一的译法,如“青瓷/青器”在英语中通常译为celadon。《牛津英语词典》在celadon下有义项为(Chinese) pottery or porcelain with a pale greyish green glaze,因此在翻译陶瓷典籍中“青瓷/青器”时,不必纠结“青”是blue还是green,应直接译为celadon。

针对一致性原则,可建立术语库或使用术语管理工具,对陶瓷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统一管理和翻译。译者还可借助权威的陶瓷专业词典、研究文献等参考资料,遵循行业标准和惯例。翻译完成后还要进行翻译质量检查,包括术语的一致性检查、风格和语法的统一性检查等,及时修正和调整翻译不一致的问题。

(三)文化适应原则

陶瓷翻译涉及到不同的地域背景和历史文化知识,译者应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以确保翻译在目标文化中的可理解性和接受度。译者还需要注意语言风格的适应,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翻译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口味。通过在翻译中注入目标文化的元素和特色,陶瓷翻译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中国陶瓷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认知。

第一,译者需要了解原文陶瓷作品包含的文化背景,包括陶瓷的历史、文化象征、宗教意义等,以传达陶瓷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贴花十二金钗盘pasted colors plate with picture of twelve beauties为例,十二金钗出自中国典籍《红楼梦》,盘上绘有一名女子和一名侍女。由于故事背景复杂,为了保留该文物的文化元素和保证译文的简洁性,复杂的背景被省略掉了,只译出了十二金钗的出处。因此,可将其译为Pasted Colors Plate with Pattern of One Beauty of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洪晶晶,2020)。第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努力保留陶瓷作品所具有的特定文化特色,包括保持装饰风格、传统技艺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特点,如蟠虺纹Pan Hui pattern (coiled serpent design),它是纹饰的一种,以一种蟠曲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寓意皆祥。第三,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习惯用语和比喻,以便更好地传达陶瓷作品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如blue and green landscape style青绿山水(不能翻译成“蓝绿山水”);prunus vase梅瓶( 不译成“ 梅花瓶” ) ;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青花瓷(不能翻译为“青白瓷”)等。

结 语

文物学科专业英语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翻译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语言技巧。翻译人员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文物学科领域的概念和发展,掌握相关术语和表达方式,同时还需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传达文物学科专业英语的含义和风格,提高翻译质量,并为文物学科研究和交流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文化背景术语
基于数据库的专业术语知识图谱自动识别设计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