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青花瓷的美学特征和创新运用

2023-12-07刘祖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青白青色青花瓷

刘祖英

刘祖英陶瓷艺术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 333000

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中的一种,以青花作为主要装饰特征而得名。又名“白地青花”,“釉里青”、“白釉蓝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釉下彩绘技法。青花瓷用钴矿为原料,先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后施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300℃左右高温一次性烧成,成品明净素雅,呈现一种青翠欲滴的视觉效果,青白相间,永不褪色。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享有“永不调谢的青花”之美誉。

一、传统青花瓷的装饰特征

现代一般将青花分为传统青花和现代青花。传统青花瓷标本最早出现在唐代,元代趋于成熟。元青花画面纹饰繁多,动物纹、植物纹、回纹、卷草纹、莲瓣纹,波涛纹、八宝纹、人物纹等是元代常见的纹饰装饰题材,纹饰主次分明,华丽深厚。至明代,青花纹饰成为瓷器的主流,线条和云纹、波浪纹、莲纹等自然形态图案元素进一步得到加强和补充,大大增加了青花瓷的表现力和装饰效果。到清康熙时,青花纹饰更是发展到顶峰。图案多为历史故事、诗词、山水、花鸟等具有意义的图案,将青花瓷赋予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

传统青花瓷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其装饰特征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技法,色泽单一不单调,通过“料分五色”的浓淡深浅万千变化,可将单一青色呈现出意趣无穷的丰富艺术效果,较之“五彩”更加清丽隽秀。最主要特征是青花的青色,虽然青花的发色的主要因素是钴,钴经高温烧后呈蓝色。但中华民族向来有“赏青情节”,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青有一系列“隐喻”,诸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天”“名垂青史”等等,文人墨客的这种赏“青”情节影响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及走向,陶瓷工匠们把这种钴料的蓝色称之为“青花”,把澄净的蓝色称之为“青色”。陶瓷工匠用青花料精细绘制的或硕大或润泽的不同图案和纹饰装饰在白瓷胎上,无论是花鸟走兽、山水人物还是纹饰图案,大多婉约淡雅,造型匀称,线条柔和,清新脱俗,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视觉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青花瓷的线条流畅,形状优美,其线条造型侧重于线条的简洁和流畅,不繁琐,富有美感。各种图案采用简洁、纯粹的手法,如回纹、莲瓣纹、波涛纹等装饰图案。这些图案线条造型完整,简洁优雅,使青花瓷显得高雅大方,文化内涵丰富。

二是青花瓷在色彩的运用方面,通过勾线疏密、分水深浅、渲染明暗等技法,虽然使用的是青色一种色系,但在瓷器胎体上表现出的效果却有不同层次和变化,鲜艳而明快,如晴空般干净。图案的青色与洁白的瓷胎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是青花陶瓷的图案繁多,内容丰富,主题多以自然景物、传说故事和文人雅士等为主。在图案处理上,通常采用对称、平衡的形式,强调整体感和协调美。并采用简笔勾勒,至某个部分略作渲染,让人感到清晰、简洁和不失润泽。

通过观察传统青花瓷的图案,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青花图案构图合理,简约含蓄,富有韵律感。其装饰图案代码就是古代民间文化的象征,仿佛是民间文化的全息展示,蕴含着很高的审美情趣。青花瓷独具的装饰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启示和挑战。

二、“青白对比”在青花装饰中的美学趣味

陶瓷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其审美特质与物质媒介材料的天然审美属性有着密切关系,或者说,物质媒介材料是艺术创造的重要艺术元素和艺术基因。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一种精美的装饰工艺,它使用深蓝色的颜料在白色的瓷器表面绘制图案。青花装饰中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青白对比”,这种对比在青花装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青白对比”能增强青花装饰的视觉效果。由于青色是青花装饰的主调,而白色则是青色的背景色,两者的对比可以让青色的细节更加清晰,也让瓷器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明亮和独特。另外,青白对比也能让细节更加丰富,让图案更加立体和细致,因此青花装饰常常使用青白对比来打造高质量的瓷器。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先生创作的青花作品《芦苇深处》,巧妙地利用青花“青白对比”特色,分三层构图置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芦苇深处”的沉静与热闹。作品构图新颖,纹饰生动自然,青白色彩明快,手法挥洒自如,格调秀雅洒脱。兼有民间艺术的意趣和文人艺术的高雅,凝聚了青花装饰的艺术神韵和时代审美情趣,别具一格。

其次,“青白对比”能够在青花装饰中传达情感和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代表着宁静、清新、优雅和安定,而白色则代表着纯洁、简约和高雅。青白对比因此被认为是表现优雅和清新情感的最佳方式,瓷器装饰中常常用青白对比传达对美好生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在古代中国,青花瓷曾经是皇室贵族和富人的专属物品,因此青花装饰中的青白对比也传达出了荣耀和尊贵的意义。

再次,“青白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花瓷制作的工艺水平。青白对比的处理需要熟练运用“抽丝”、“破碎”、“散点”、“画叶”等装饰技法。掌握青色的深浅适宜调配,实施者需具有高超的技术和经验才能完成好。因此,青白对比处理的正确与否,也是评估青花瓷制作工艺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之,“青白对比”在青花装饰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强化装饰的视觉效果,传达出情感和意义,以及反映出青花瓷制作的工艺水平。对于喜欢和欣赏青花装饰的人来说,了解青白对比的作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项古老而精美的传统工艺所蕴意的美学内涵。

三、青花陶瓷装饰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现代青花是在继承传统青花文化基础上,深受现代艺术观念影响发展起来的,追求的是一种艺术观念的独创和实验表现,更多地带有观赏性。但不论是传统青花还是现代青花,它们最终呈现给我们的装饰特征,都是“幽靓明净、素洁雅致、娇而不艳、雅俗共赏”,被视为一种极具文化价值的艺术形态而独树一帜,成为东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现代青花讲究的是创作者的自由意气,一无依傍,二无束缚,表现出一种自由潇洒、自然随意的气度”[1]。传统青花瓷的装饰特征,在现代创作或设计中也经常被运用。现代陶艺家或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借鉴传统的青花表现元素,将传统青花瓷的特征装饰运用到创作中,从而产生出具有独创性的、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的优秀作品。

第一,青花瓷的装饰表征在于其青花装饰图案,这是青花瓷的主体部分。在图案的构图与设计方面,需尊重并发扬青花瓷的那种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整体与细节等相对应的传统美学特点,并把这些艺术特点灵活运用到现代青花装饰设计中;也可以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法,如拼贴、多角度视角等方式,使青花瓷的图案更加富有现代感和立体感。

第二,拓展色彩在青花创作或设计方面的运用范围,已经有陶艺家和设计师尝试将其他颜色如红色、绿色等融入到青花瓷创作与设计中,使单一的蓝色变成多色彩的综合装饰,使作品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瓷质洁白、质地硬韧的青花瓷不仅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的美学魅力,更能满足现代人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第三,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前进的永恒动力。现代青花创作或设计上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技术,如采用数码印花技术、3D打印技术等手段,使传统青花瓷的装饰更臻完美,达到更精致的艺术效果,创作更具个性化、拥有更广泛的艺术品市场,从而推动青花瓷的装饰艺术更加多元化地发展。

第四,不断提升陶艺家和设计师的自身素质,是现代陶艺家和设计师安身立命的基础。一是要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能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充分领会传统青花瓷的艺术特征;二是要考虑到设计作品的实际应用效果,把握好传统青花装饰元素与当代社会审美情趣的契合点。在运用传统青花瓷的装饰元素时,注重传统与现代、古典与现实之间的协调统一,体现岀“创新、实用、个性化”美学特色[2]。

创新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青花瓷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需要重新审视其传统和历史背景,适应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良。实用则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目标,青花瓷作为日渐“艺术瓷日用化”的陶瓷器皿,需要充分满足人们实际使用过程中,如防碰撞、易清洗、不易脱落等要求。个性化则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青花瓷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需要考虑个性化的需求和时尚潮流,如引入现代元素、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等。

总之,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传统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生于斯,长于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自问世之日起,就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印迹。青花瓷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蕴含的绘画设计理念、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式意境和精神世界,在中华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通过对其装饰特征和现代设计要求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在继承传统和艺术创新方面,各个艺术家应根据各自的情况,走自己的路。继承不是照搬,不是模仿,也不是跟着某一名家亦步亦趋,而是继承传统的内在神韵和精神并加以发展。”因此,现代设计师们需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尝试将传统青花瓷的美学装饰特征与现代设计元素结合,创造出更多既新颖又极富时代美感、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实用性的现代设计青花艺术品。

猜你喜欢

青白青色青花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青色的海
流年
还喧嚣都市一个“青白”
云淡风轻悟人生——写在王慧骐《青色马文存》首发之际
纯净的青花瓷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展
青色草原上的关爱情
青花瓷